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公司倒了,然後呢?】水滴發票App創辦人:檢討失敗不難,難的是怎麼繼續向前看

創業小聚

更新於 2024年11月07日10:48 • 發布於 2024年11月08日01:45 • 曾令懷

我們歌頌成功的新創、發布一次又一次的募資消息、探討新的商業模式帶來的刺激、分享海內外精彩的創業故事。

但是,90%的新創會失敗。

失敗的原因很多種:創辦人意見不合、財務管理不佳、無法產生穩定營收……。哪怕是在全球擁有破億用戶、獲得大企業支持、有知名投資人站隊,都不能保證創業家是最終留下來的10%倖存者。

怎麼讓失敗經驗轉化成下一次的成功,是創業家必學的課題。《創業小聚》與3位「失敗」的創業家聊聊:公司倒了,然後呢?

水滴信用(2020~2023)
共同創辦人:廖玄同
產品服務:「水滴發票」透過AI掃描發票自動對獎,並作為記帳與消費分析依據,獲得App Store評選為2021年「最佳APP」,且擁有104萬名會員。

「失敗其實不容易聊,因為它不有趣。」良久,水滴信用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廖玄同才吐出這句話。

水滴信用的產品「水滴發票」曾擁有104萬會員、獲得App Store評選2021年「最佳APP」,並在天使輪獲得台新銀行的投資。當時,水滴信用創業的願景是:收集民眾的消費數據,加上銀行裡的信用數據,作為更彈性的金融體驗的基礎。

2020年,台灣正打算放行的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政策,讓第三方業者可以串接各家銀行的數據,水滴信用體驗良好、切入時機準確,未來看似一片光明,最終仍然走向熄燈的結局。

水滴發票第二名
水滴發票可以掃描傳統發票,AI影像辨識的功能也記錄消費細節,還可以自動對獎,受到不少用戶喜愛,曾進入排行榜第二名。

這就好像擁有一手好牌,最後卻還是玩砸了一樣,「我們能擁有這樣的好牌真的很幸運,或許也是這份幸運,埋下了一些失敗的遠因。」廖玄同說。

大環境的改變,不是水滴信用失敗的藉口

2020到2021年,是熱錢不斷湧入新創的2年,水滴信用正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誕生。也因為環境相對安逸,水滴信用當時的北極星是「成長」而不是獲利。

廖玄同坦言,水滴信用在做的服務很本土、產品基礎也很本土,當環境與政策稍加改變時,轉身的空間就變得非常狹窄了。

利率提升、開放銀行的進展速度不如預期,就是廖玄同口中的改變。

「利率提升就代表新創的價值不在未來了,而是現在,所以會賺錢的新創,比只求成長的新創更容易吸引投資人。」廖玄同說,而開放銀行的進展不如預期,則是讓團隊一開始的願景、對投資人的承諾,始終保持在一個無法拉近的距離。

當時團隊仍然將希望賭在「信用資料」上,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團隊沒有收入、支出也沒有減少,這個堅持,壓垮了水滴信用。

直到現金流將見底時,水滴信用才決定改變服務定位,嘗試放手一搏。

「我們當時一直拿不到信用資料,可是手握100多萬名會員的消費資料,這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廖玄同表示,這消費資料有如線下消費行為,可以作為商家的「Google廣告線下版」,幫助商家知道客戶樣貌、預測與再行銷,因此團隊朝著這個方向推出「水滴商家」的新服務,然而這時資源不足、投資人不敢投入、早期團員的組成又不是以行銷為目的,救火的速度仍然趕不上火燒的速度。

2023年4月28日,水滴信用正式結束服務。最後的博弈,輸了。

「如果我早一點用消費資料開始做新產品,有了獲利或許能撐更久,可是我一直在想著成長、一直守在信用資料這件事情上。」廖玄同坦言,儘管表面上來看,耗盡水滴信用銀彈的是利率提升以及政策不如預期這2大不可控因素,可是可控的決策權一直都在自己手上,卻被執念綑綁導致團隊沒能翻身成功,「大環境的改變不會是失敗的原因,而是新創自己要去適應的。」

「水滴發票」水滴信用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廖玄同
水滴信用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廖玄同說,早點開始改變而不是執著於自己的願景,或許「水滴發票」的結局就會不一樣。

創業家沒有「帶著情緒處理事情」的權利

對廖玄同來說,回顧失敗是簡單的事情——它已經發生、無法回頭,人人都可以說上一些時運不濟的事,但是怎麼從失敗的情緒走出來、處理好後續的工作,才是創業家該學習的重點。

「我有3個心態上的建議:要負起責任、不要帶著愧疚的情緒做事,以及相信總有和好的一天。」廖玄同說,決定收掉水滴信用的那一天感覺有如世界末日,上到投資人、下到客戶,好像全世界都要來找自己麻煩,「最困難的是面對團隊。」

團隊是一群人的集體意志,可是出現問題時,似乎全部變回了個體,開始計算自己可以拿回多少,有人拿多、有人拿少,就成為吵架的開端,「我每天都在跟人吵架,也每天都在心裡賭氣,我已經夠難過了,為什麼還要我來安撫全部人、吸收大家的情緒?」這是廖玄同對團隊公告結束時的情境,整整一個月,他陷入在負面情緒裡。

廖玄同分享,關鍵的心境轉折是忽然想通了:大家是相信創辦人的願景跟夢想才投入青春和時間,所以你也必須負起責任、收拾善後。有了這個心態之後,加上台新銀行的協助,水滴信用後續的流程才走得比較平順。

「創業家不能帶著情緒處理事情,而是要學會接受它、面對它,不要再卡在那些未竟之夢裡了。」廖玄同提醒。創業圈瞬息萬變,永遠都有新的機會,趕快把事情結束掉,才能有新的開始。

創業家,必須學會接受那些不成功。

哪怕AI越來越強,怎麼讓產品變成事業還是創業家的挑戰

與水滴信用斷捨離之後,本身就是AI背景的廖玄同很快搭上了生成式AI浪潮,只是開局是從負債新台幣400萬元開始。

為了還債,廖玄同從接案協助企業打造各種AI助理,一步步變成現在的新創公司BotsUP,「剛開始接案除了還債,也是累積一些產業洞察,現在我們把經驗變成了一個AI助理的SaaS產品。」廖玄同說,他並沒有忘記當初水滴信用失敗的教訓:要有獲利能力與現金流。另一方面,BotsUP如今一直維持著4人團隊作業,也是為了避免發生團員過多而難以轉型的狀況。

不過,水滴信用的發展是建立在「開放銀行即將發生」的預期上,如今則是搭乘AI爆發的浪潮,有沒有可能又發生一些翻船意外?

「AI讓技術門檻下降了沒錯,但是這只是做出MVP跟產品,產品怎麼落地到獲利、怎麼辦變成一個商業模式,還是一樣的挑戰。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創業精神』!」廖玄同說。

延伸閱讀

Google Play最佳APP公布!新創Swipe、水滴發票榜上有名
三聯收據、傳統發票都能對獎!水滴發票上線不到四個月已突破十萬用戶
2次失敗、1次離開,知識衛星創辦人分享年營收破億背後的學習
兩度成功把公司賣掉:從新創導師、連續創業家蕭一白的經驗,可以學到什麼?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