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年未婚懷孕出現年輕化趨勢,儘管政府並未規定「懷孕就不能繼續讀書」,多數未婚懷孕的高中生還是會因校方壓力、育兒考量等休學。僅有國中畢業的「年輕媽媽」生產後就職屢屢碰壁,民間團體呼籲日本當局制定對策,支援「高中生媽媽」完成學業,避免貧窮問題持續擴大。
「比起休學,更想要建議」
一名住在首都圈的31歲女性,16年前進入主打升學的私立高中,而後與同學交往意外懷孕。由於發現當時已懷胎6個月,不想做人工流產的女性,向校長及班導求情,希望能先休學1年,待生產完後再復學,但遭校方拒絕,認為女學生未婚懷孕將成學校醜聞,要求其自主休學。這名女性最後雖選擇休學,但並未在申請書中提到懷孕一事。
這名女性說,她的父母在她小六時離婚,一直以來,她和母親靠著生活保護(指由日本中央、地方政府各出資一半,提供貧困、弱勢民眾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過活。受母親情緒不穩定影響,她常常有一餐沒一餐,最後母親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現在想起來雖然很天真,但那時候我常想說,只要可以離開這個家,懷孕也沒差。」
但現實往往不比理想,這名女性懷孕後,母親極力反對她與同學結婚,最後只好在老家養小孩。挺著大肚子的女性,不僅要承受母親的言語暴力,就連妹妹也受家中環境影響,常因情緒不穩定而向她發火。順利生產後,這名女性靠著自己的力量再次就讀定時制高中(無全天制,僅有上午課程及晚間課程的高中),並順利在21歲畢業。
時隔多年後,這名女性終於在兩年前,帶著長男離開老家,而後從事派遣性質工作,努力朝正職邁進。回顧懷孕當時的情形,這名女性說:「很多企業根本不收沒高中學歷的人,校方應該在我休學的時候,問我要不要轉學到通信制(指不用到學校上課,而是改在家或學習中心等上課的高中)或定時制的學校才對。我那時候想要的是建議,而不是直接要我休學。」
民間團體:「懷孕」不應是退學原因
提供懷孕諮詢服務的社團法人「妊娠SOS東京」(にんしんSOS東京)代表理事中島香織(暫譯)指出,年輕媽媽的案例中,有不少都是有虐待等家庭問題,學校應把懷孕當成支援學生的「契機」。三重縣某所高中的女性保健教師則說,現今日本學校的相關教育時數、內容,都明顯不足。學生除要學會避孕外,也必須理解生命及人權的可貴。呼籲改善「只要懷孕就不能繼續唸書」的社會風氣。
相對於民間看法,文部科學省則主張,若學生想繼續完成學業,校方就應做出相關對策。例如:在校長的判斷下,將原本體育課的實作課程,改為繳交報告,或以課後補習來填補出席天數不足等等。若學生沒有家長或另一半可以一同撫養小孩,也可以在上課時間暫時送到保育所。 除前述的例子外,也有在校方支援下順利畢業的學生。
一名出身神奈川縣的32歲女性說,她就讀縣立某所高中三年級,曾和大她9歲的對象交往,而後懷孕。當時她透過保健教師告知班導,班導不但讓她免上體育課,還問她:「待在學校的話,不知道妳懷孕的學生可能會不小心撞到妳,這樣很危險,沒關係嗎?」懷孕過程中從未提及休學一事。
懷有身孕的女性而後和戀人結婚,並在畢業後生下小孩,原以為會就此過著幸福的日子,不料丈夫在婚後每日暴力相向,最後不歡而散。這名女性目前雖和母親一同靠著生活保護生活,但主要依賴的還是母校。「每次和老師談完後,我就會想說為了孩子一定要努力工作。社會上幾乎沒有公司要收無高中學歷的人,所以我很感謝學校讓我順利畢業。」
南韓設置免費學校
除日本外,鄰近的南韓近年也開始針對相關議題制定對策。受一名因未婚懷孕,而遭學校強逼自主退學的前女高中生陳情影響,南韓國家人權委員會除在2010年向該學校發出勸告外,也開始整頓相關政策。熟悉南韓國內事務、目前任教於日本埼玉縣立大學的姜恩和說,委員會除發出勸告外,還在南韓各地設置免費學校,讓目前懷有身孕或生產後的女高中生可以繼續上學。全國約有10處設置相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