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慢性疼痛有解方?陽明交大攜手北榮最新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2年11月15日00:43 • 發布於 2022年11月15日00:43
研究團隊發現,慢性肌痛症小鼠杏仁核中央區的神經迴路變化,可同時解釋症狀與治療,最新研究今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團隊提供)
研究團隊發現,慢性肌痛症小鼠杏仁核中央區的神經迴路變化,可同時解釋症狀與治療,最新研究今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團隊提供)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灣約有6%、上百萬名民眾患有慢性疼痛之纖維肌痛症,全身性疼痛且有嚴重睡眠障礙及負面情緒,陽明交通大學攜手台北榮總最新研究發現,如果抑制小鼠「大腦杏仁核中央區體抑素神經細胞」活化,可緩解其慢性疼痛及負面情緒,研究結果今早刊登於國際科學期刊「數位生命科學(eLife)」。

陽明交大生命科學院院長連正章與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研究團隊發現,小鼠大腦中「杏仁核抑體素神經細胞」的活性,會影響慢性疼痛引起的焦慮或憂鬱,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慢性疼痛與行為、情緒之間的互相影響,針對疼痛過度敏感反應,提供可能的治療方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研究團隊解析此研究。

連正章指出,全球有將近30%的人深受慢性疼痛的影響,已造成很大的社會負擔,美國相關醫療花費高達6000億美元,研究發現,杏仁核中央區的神經細胞群,除了參與情緒調節,更有調控疼痛迴路的功能,雖尚不清楚是哪些神經細胞和迴路接受疼痛訊息後影響情緒,但發現小鼠大腦杏仁核中央區體抑素神經細胞活化,會導致小鼠疼痛和負面情緒,研究使用臨床上治療慢性肌痛症的藥物普瑞巴林,或利用化學遺傳學方法抑制這群特定細胞的活化,發現可緩解小鼠的疼痛及負面情緒相關行為。

不過連正章也說,小鼠與人類雖具有相似的大腦結構,但神經迴路及聯結存在差異,仍待進一步研究,未來研究方向是希望能調控產生慢性疼痛的特定神經細胞活性來開發治療方法,期待對慢性疼痛預防及治療有實質幫助。

研究第一作者林昱伶博士候選人表示,此研究釐清了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互相重疊的神經迴路,在慢性疼痛發展的早期,給予藥物或抑制杏仁核中央區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可有效阻斷慢性疼痛及負面情緒的發展。

王署君說明,慢性肌肉性疼痛代表性疾病如纖維肌痛症,病人除了疼痛,也飽受焦慮與憂鬱的苦,團隊研究結果發現,大腦的杏仁核的特定神經迴路可以同時解釋症狀與治療,提供醫界未來在治療相關疾病一個全新的方向。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陳世彬表示,慢性疼痛對病患所造成的苦痛難以想像,對於身心都是巨大的負荷,目前臨床只能透過病患的「主觀描述」了解慢性疼痛與疾病的關聯,未來希望臨床研究建立更多像基礎研究上「客觀描述」的指標。

研究團隊發現,慢性肌痛症小鼠杏仁核中央區的神經迴路變化,最新研究今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團隊提供)
研究團隊發現,慢性肌痛症小鼠杏仁核中央區的神經迴路變化,最新研究今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團隊提供)
慢性疼痛有解方?陽明交大生命科學院院長連正章(右二)、博士候選人林昱伶(左二)攜手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右一)、台北榮總醫師陳世彬等成立研究團隊,發現慢性疼痛之神經迴路,可同時解釋症狀與治療,最新研究今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團隊提供)
慢性疼痛有解方?陽明交大生命科學院院長連正章(右二)、博士候選人林昱伶(左二)攜手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右一)、台北榮總醫師陳世彬等成立研究團隊,發現慢性疼痛之神經迴路,可同時解釋症狀與治療,最新研究今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團隊提供)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