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7日上午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當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這場會議是迄今為止北京將「支持私部門」的最強烈訊號。不過,有分析指出,儘管如此,中國科技業仍不太可能恢復到2020年嚴厲打擊前的繁榮景象。
中國人民日報報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7日上午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任正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等6位企業負責人發言,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與建議。
對此,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已形成相當規模,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推動高品質發展具備堅實基礎。他表示,雖然當前民營經濟面臨一些挑戰,但這些困難是暫時的,可以克服的,關鍵是要統一思想、增強信心。
習近平指出,政府將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破除市場准入壁壘,推動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公平開放,並著力解決民企融資難、被拖欠款項等問題。另外,政府將強化監管,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並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確保公平競爭。
北京急需科技業支持
彭博新聞報導分析,這次會議的舉行,被外界解讀為中國政府在經濟放緩、房地產市場低迷及地方債務壓力加劇的背景下,對民營經濟支持力度加強的明確訊號。特別是,在美國持續對中國高科技產業施加出口管制的情況下,北京急需科技企業的支持,以提升本土技術實力。
最近,1家名為DeepSeek的中國AI新創公司發布新的開源人工智慧(AI)模型,在測試中表現優異,甚至能與美國頂尖企業競爭。這項突破顯示,即使面對美國半導體技術限制,中國科技企業仍在加速發展。同時,國務院總理李強於1月邀請企業家閉門會議,聽取他們對政府政策的意見,顯示官方對科技企業的高度重視。
回不到過去「野蠻生長」時代
但是,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還能再次瘋狂發展嗎?可能不是。報導指出,儘管北京強調支持民營經濟,但對科技企業的監管仍然嚴格,政府不希望回到過去「野蠻生長」的時代。
中國政府已明確表態,不會容忍科技巨頭重回過去的無序擴張模式,還要求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必須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這意味著,未來的發展重點將放在「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先進半導體」等關鍵領域,而非純粹的消費應用或娛樂性產品。
過去幾年,中國科技企業經歷了嚴格的監管整頓,導致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的市值大幅縮水。阿里巴巴自壟斷調查以來市值蒸發逾5000億美元,騰訊則自2021年初以來市值縮水超過3000億美元。儘管近期市場有所回升,但這些企業距離過去的高峰仍有很長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