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在法國上班後,我終於懂得休息

換日線

更新於 11月25日05:53 • 發布於 11月11日03:41 • Chris/歐洲的天空
在法國上班後,我終於懂得休息
在法國上班後,我終於懂得休息

「周末要玩這個電動、看這部電影之後再去吃這間餐廳。」
「等等要去喝酒放鬆一下,工作後真的好累。」
「我決定去葡萄牙好好放個長假。」

在辦公室內說出這幾句話後,眾人通常都是一句「Enjoy!」希望對方能好好享受休息的時光。

不過,我剛到法國時卻不太敢這樣說,且總覺得不能放輕鬆,而和他人分享玩樂內容彷彿是件負面的事。這也不禁讓我感到疑惑,為何臺灣土生土長的自己,在面對歐洲職場時,潛意識會如此作祟?

為何不敢放心玩?

從小到大,爸媽看到你看漫畫、玩電動就開始唸;學校老師看到你拿出課外書就直搖頭,體育課變成數學課大家卻一聲都不吭;讀書到一半休息時要是被發現,馬上就會被叫回書桌上,否則就是不認真讀書。

出社會後,老闆聽到你想要放假就馬上變臉,討價還價兩、三回後,結論都是能放愈少天愈好。甚至還能要求你縮短假期,只因為公司有事,不義務回來幫忙就是不合群。

這是種我們習以為常,卻有害的文化意識。

社會似乎常用「爆肝」或「賣肝」等詞,來借代那些努力工作、認真讀書的人們。多賣力、多辛苦就愈有榮譽感、愈自豪,但對過勞和缺乏休息帶來的傷害則隻字不提,而我們似乎也忘了爆肝,是會死人的。

我小時候常聽到這句話:「業精於勤,荒於嬉。」我理解它的意思,但卻常見到有人將它延伸解讀為「人需要百分之百的專心努力,而其他事都是令人玩物喪志的誘惑。」

若是韓愈放到現代要是沒被貶官,也應該會成為慣老闆們的御用文人吧,而他的詩詞可能就會被列印成企業精神小卡,並強制早晚上下班前背誦。學生要求晚一點到校就被稱為草莓族;要求多一點放假就被誣為不肯吃苦,為什麼社會中深深地被植入了這種「視放鬆為罪惡」的思想?我至今仍無法理解。

從學校開始的「苦行文化」

時間又回到以前上課的某間教室內,那天班導師要求班上的榜首和大家分享讀書的方式,但很奇怪的是,班導並不是要同學分享讀書的方法與訣竅,而是把重點放在讀書時間上。

於是,結論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回家後,就得坐在書桌前直到午夜,並且戒除漫畫小說等「外務」,才有資格擁有所謂的美好人生。真是太棒了,中學生時期的生活就那麼精實,是否在此看到了未來畢業後爆肝加班工作的雛型?

說到減輕學生壓力,近幾年來中學延後上課的政策招來了輿論撻伐,因為「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或是「晚上課的話前一天就會因為玩樂而晚睡」。於是大部分學生都還是過著早 7 晚 9 再加上寒、暑期輔導課的生活,而中國大陸用語中有一個完美的形容辭:小鎮做題家。另外,晚睡和早睡的習慣並不會因為隔天早上多早上課而改變,這點上大學的諸君應該都知道,隔日有早 8 或早 10 的課,並不會影響前一晚打英雄聯盟或進行其他活動的生活。

舉個自己的例子,我家裡管得比較鬆,分數浮動沒關係,沒被當的話都好。因此我可以在讀書空檔打電玩,大學學測前也還是一樣。不過,這離開了家裡到學校後,感覺就不太一樣了,從國中分組班到高中的晚自習生活,總覺得像是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間穿梭。學生得像機器一樣讀書寫考卷直到日落,短暫回家休息後隔天繼續重複相同的課表,週六還得繼續複習、寫模擬考或是預習。

沒錯,我國中時還有週六能力分班。就我來看,這是個妨礙休閒的政策,在交上那群分組班的好友死黨前,我寧願和兩老出門踏青也不願意去學校。只是當打電話去請假時,又往往會受到各種責備,好像我不去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至於日後的輔導課,通知單上根本沒有不同意的選項。輔導課明文規定不應該上進度,期中考和模擬考卻都排進去了,這些都是明目張膽的違法,但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會默許。錯誤的事情多做幾年,就變成對了。

這根本上定義了種:「學生就是機器,只要好好讀書就好了」的思維,這樣的校園生活否定了人類在面對學習壓力後的放鬆需求,該有的暑假、寒假和周末都能被學科內容佔滿。人就該上緊發條工作到底,不應該表現出任何對「放鬆」有所需求的態度,這觀念早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因此,在出了社會後,人自然不會認為自己需要在工作的空檔停下來,好好做點別的事。

試問:臺灣是否早在學生時期,就親手閹割掉了孩子除了讀書等「正事」以外其他事的意願和能力?

面對工作與休閒的正確心態

「要有效率地運用時間,而不是一味地把工作時間最大化。」、「適當的休息和玩樂,是讓人充電並準備好出發的必要條件。」這是我上課時常提到的概念,飛行訓練帶來的壓力非常大,培訓生往往會在學科與術科的交叉轟炸下身心俱疲。

有時候大家偶爾分數稍微低了點,但也還是過關。這在我看來完全沒問題且相當正常,不過某些人會因此而對自身過度施壓,像是關在房間裡瘋狂念書,不出門和同儕交流等。

這樣下來容易產生反效果,所以我往往會在教學的空檔和學生們分享各種課外活動,像是電玩動漫等媒介,重點是讓眾人認知到人類的極限,讀書讀完就是該做點別的事,一味猛衝並不是能走得長遠的生涯作戰方針。

我在學生眼中可能不是一個正經八百的老師,我喜歡在教學時玩各種梗,下課時也能聊各種話題。從抱怨火影忍者寧次被作者弄死,到討論披薩上到底該不該放鳳梨,總而言之,我就是要他們記得別在飛上天前就先把自己弄垮。

一個懂得放假和休息的社會

「臺灣高中生的暑假有 2 個月,但是輔導課大概會占掉一半。」、「那這根本就是詐騙阿?跟沒放假沒兩樣吧。」我的同事在我解釋臺灣學習文化時都感到不可思議。法國學生三不五時都在放假,用假期來上輔導課更是不可能的事;工作時也一樣,一年有薪休假至少 35 天起跳。

這些在歐洲是非常普遍的事,其他國家也大概落在這個數字上下。我猜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能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愛好,能有一些自由的時間停下來喘口氣,而不是一年到頭都被課業和工作追著跑。

臺灣社會非常崇洋。科技、知識、物質生活,樣樣都能和西方看齊,但伴隨生活進步的人性呢?假設今天我們去街頭訪問,問公司老闆德國、法國或北歐各國好不好,我猜他會說好;你再問他臺灣要不要比照這些國家一樣多放假,我猜他會說不好,再加上一句:「國情不同啦,歐美都放假太多很懶,沒效率」。

這反映出了態度上的不同,為了到達最大工作產值,東方老闆可能會把放假日數砍到最低。就像法國的禮拜一街上只能找到亞洲菜,其他的西餐廳都大門深鎖一樣。本地老闆們不在意賺錢嗎? 當然不是,人家只是想要有個合理的休息時間罷了。

說到規劃放假,臺灣朋友的主管總是說「這夠了吧? 會不會放太多?」;我的老闆則是問到「這夠嗎? 會不會放太少?」這又是個管理觀點上的差異。當一個員工放假時,其他人自然可以代替他的工作,如果這個公司會因為有人去休假就停止運轉,那組織分工上,一定是出了什麼大差錯。

對這裡的人們來說,法國職場相對重視身為一個「人類」的需求。我們用勞力換取薪資,但在工作之餘,也要有足夠的休閒娛樂。休假是基本人權,每個工作者都必須享有它,法國國家格言中的「平等」在此實現。我也許是被慣壞了,現在的想法也漸漸和當地人看齊,也就是「誰敢動我的休假,我就跟他拚命」。

在臺灣,我們何時才能讓合理的休息變得正常化呢?只能說生而為人,休假與休息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吧?

【延伸閱讀】

●談談法國人的工作效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早已不流行
●究竟,法國人的工時有多長?——超長午休、時間一到就下班?真的都是這樣嗎?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4

  • Yuan 元
    少兩名員工就無法運作的公司有問題
    11月12日04:23
  • Tung🥳g
    該休息就要好好休息
    11月12日02:31
  • Hui Yi
    現在台灣很多真相,官官相護,老百姓都別想看到,就像柯文哲案檢調、媒體滴水不漏偵辦他身邊每一個人 試問你有看到陳啟昱或鄭文燦身邊的親信、上司、下屬官員有被傳喚或調查??所有的貪污程序都自己完成?自己聯絡?自己拿錢?自己存錢?自己安排逃跑路線,完全沒有人知道或協助??? 司法單位和司法單位除了涉嫌縱放,沒有涉嫌包庇? 全國百姓應該善盡公民義務,要求他們不得雙標辦案,而且嚴懲失職的相關人員! 否則下次遇到司法不公的,可能就是你;當媒體已經成為東廠,只能靠老百姓自己了
    11月16日03:1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