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海口一日遊:不可錯過有吃又能玩的「慢生活」經典路線指南

旅讀

更新於 06月03日09:09 • 發布於 06月02日16:00
海口一日遊:不可錯過有吃又能玩的「慢生活」經典路線指南

【路線一】海口經典一日遊

既被眾多旅客當作海南中繼站,海口自是發展出各式一日遊玩法。集各家之大成,整理出海口灣岸——「慢生活」經典路線!

灣岸景點地圖 ©旅讀
灣岸景點地圖 ©旅讀

灣岸景點地圖 ©旅讀

▼萬綠園

陣陣海風吹拂,遊人或是躺臥在草坪上看雲朵晃悠,或是相偕愛人漫步。占地面積近兩座大安森林公園的萬綠園,為海口市最大的開放性熱帶海濱生態風景公園,園內大致分為16個區域,包括兒童樂園及高爾夫練習設施等。個人認為,設置在一整排椰子林下的健身長廊最是可愛!畢竟,全世界有多少公園可讓你在椰子林蔭下與阿伯們一起吊單槓?

時間_園區全日開放,部分設施不定

地址_龍華區濱海大道38號

萬綠園 ©陳育陞/旅讀
萬綠園 ©陳育陞/旅讀

萬綠園 ©陳育陞/旅讀

▼世紀公園

與萬綠園隔岸相望,世紀公園同樣是一座面積廣大的運動休閒公園。園區以貫穿其南北的世紀大橋為軸心,設置有運動健身、公共休閒及餐飲商業等九大功能區,雲洞圖書館也是坐落於此。推薦於落日時分前來,搭乘電梯登上世紀大橋,先遠眺橙色餘暉映照海面,後觀城市璀璨燈火。

地址_龍華區渡海路至世紀公園二橫路一帶

世紀公園 ©黃彥綾/旅讀
世紀公園 ©黃彥綾/旅讀

世紀公園 ©黃彥綾/旅讀

▼捕撈村

北靠海南大學,西接海口海關緝私碼頭,捕撈村位於現已遭棄用的海甸港旁。該村於上世紀70年代逐步發展,村民多是原鹽灶路搬遷而來的住戶,其祖輩多是世代在近海捕魚的漁民。現下,村子仍保持著質樸的生活氣息,卻慢慢聚集特色咖啡廳,比如全店裝潢走黑色系卻販售夢幻馬卡龍的咖啡廳YMEET。

YMEET

時間_13:00~01:00

地址_美蘭區捕撈路268號

捕撈村咖啡廳YMEET ©陳育陞/旅讀
捕撈村咖啡廳YMEET ©陳育陞/旅讀

捕撈村咖啡廳YMEET ©陳育陞/旅讀

▼海大南門夜市

每所大學附近必有一條與學生相互依賴的小吃街,海南大學也不例外。鄰近海大研究生宿舍附近的三西路,每到夜晚便會限時封閉部分路段,搖身變成規模不大的夜市。道路一側為販售小食的攤子,另一側則是日用雜貨,集結許多海南特色美食。難得的是,各家舖子價格平易近人,12顆碩大鮮美的湛江生蠔約台幣100元、一碗酸辣料豐的陵水酸粉則不過60元不等。

時間_18:00~00:30

地址_美蘭區三西路

海大南門夜市海產攤 ©陳育陞/旅讀
海大南門夜市海產攤 ©陳育陞/旅讀

海大南門夜市海產攤©陳育陞/旅讀

▼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

蒂芬妮綠的窗櫺、斑駁的白牆、雅緻的雕刻……風韻猶存的海口騎樓老街,因濃縮了海南人下南洋的文化而成為城市著名地標。作為中國大陸保留規模最大的騎樓建築群之一,海口騎樓老街範圍主要集中在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和解放路五條街區。此外,為適應對外通商而建起的海口鐘樓,則立於街區入口對面。若想以俯瞰視角取景騎樓老街美景,推薦以下兩間店舖!尤其,尚南堂就正對島上第一座媽祖廟,格外有情調。

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 ©陳育陞/旅讀
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 ©陳育陞/旅讀

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陳育陞/旅讀

尚南堂鷓鴣茶老茶鋪(騎樓老街店)

時間_8:30~23:00

地址_龍華區中山路78號

醉春茗

時間_9:30~23:00

地址_美蘭區博愛北路31號

【路線二】瓊山區訪古城市漫步

北宋開寶五年(西元972年),今瓊山區設瓊州府城。千年以來,它作為海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老城留下大量名勝古蹟。穿梭巷弄,一面找尋歷史遺跡,一面探看常民生活。

瓊山區景點地圖 ©旅讀
瓊山區景點地圖 ©旅讀

瓊山區景點地圖 ©旅讀

▼五公祠

融古建築遺址與園林為一體的紀念園區。園內以「海南第一樓」五公祠為主,另有觀稼堂、學圃堂、蘇公祠等古建遺跡。五公,指五位於唐宋兩代被朝廷貶至海南的歷史名臣:李德裕、李綱、趙鼎、李光及胡銓,海南人民因感念他們對海南做出的貢獻,於清光緒十五年正式建祠紀念。園區另設置陳列館,除講述五公的生平,亦包含其他著名海南人物的故事。不過,因票價相對較高,若不是對相關歷史感興趣可略過。

時間_日場8:00~18:00,夜場18:00~23:00(僅開放公園)

地址_海府路169號

門票_48RMB

五公祠 ©陳育陞/旅讀
五公祠 ©陳育陞/旅讀

五公祠©陳育陞/旅讀

▼府城東門遺址

北宋開寶五年,今瓊山區設瓊州府城、建置城廓,至明朝進行大規模的修築及擴建,最終形成長約4100百公尺、高9公尺、寬6公尺的城牆。隨著歲月流逝,現僅留下部分老城牆,其中較完整的便是位於美舍河附近的東段城牆。殘存的遺址屹立於巷弄,騎著電瓶車的居民匆匆而過,儼然以另一種方式傳承過去的煙火氣。

地址_東門三橫里39號旁

府城東門遺址 ©陳育陞/旅讀
府城東門遺址 ©陳育陞/旅讀

府城東門遺址©陳育陞/旅讀

▼府城鼓樓

原名譙樓,又稱文明樓,為磚木混合結構建築。據史料記載,鼓樓應於宋元間就存在,後遭毀壞,於明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由海南衛指揮使王友在故址上重新修建。鼓樓坐北朝南,樓內曾有重兵駐守,窺城內外動靜、維護治安。然,鼓樓屢毀屢建,現在的建物則是後人依文字記載,照舊重修。

地址_文莊路鼓樓街27號

府城鼓樓 ©陳育陞/旅讀
府城鼓樓 ©陳育陞/旅讀

府城鼓樓©陳育陞/旅讀

▼瓊臺福地遺址

過去人們習慣稱朝廷官衙為「臺」,故作為瓊州府城駐地,此地又稱「瓊臺」。相傳華夏大陸的陽剛紫氣,曾越海潛入南方,聚集於瓊臺之上;又傳海南地形如一隻縮頭神龜,宋太祖因害怕祂威脅王朝,便將州城遷往其首──抱珥山,以此鎮住神龜。明永樂元年在山之南建瓊臺福地牌坊,後又建起關帝廟、文昌閣、聖母祠等,成為文人遊覽之地、百姓祈福之地。1999年,於遺址進行全面修復。

地址_瓊山區府城街道中山路8號

瓊臺福地遺址 ©陳育陞/旅讀
瓊臺福地遺址 ©陳育陞/旅讀

瓊臺福地遺址©陳育陞/旅讀

▼瓊臺書院

緊鄰瓊臺福地遺址,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西元1705年),瓊臺書院曾是當時的最高學府,是古代海南人士登科入仕的必經之地。書院創建之初,僅一亭二院,幾經擴建才成為齋舍齊全的大型書院,亦是現今瓊臺師範學院的前身。今年4月中,校方宣布舊址上所修建的瓊臺書院博物館正式對民眾免費開放。

時間_9:00~17:00

地址_瓊山區府城街道中山路8號

瓊臺書院 ©陳育陞/旅讀
瓊臺書院 ©陳育陞/旅讀

瓊臺書院©陳育陞/旅讀

▼海瑞故居

海瑞,明朝政治家,廣東瓊山縣人(今海南海口),祖居位於屯昌縣新興鎮石峽村。為人剛直,以清官之聲名滿天下,人稱「海青天」。為發揚海瑞精神,1997年瓊山各界於其故居原址附近,重建紀念性的海瑞故居,建築群樣式仿明代海南民居風格而建。

時間_8:00~18:00,週二公休

地址_瓊山區紅城湖路67號

海瑞故居 ©陳育陞/旅讀
海瑞故居 ©陳育陞/旅讀

海瑞故居©陳育陞/旅讀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海南Escape》

2024年6月號 第148期

https://www.orchina.net/product/503

****************************************

黃彥綾
黃彥綾

黃彥綾

《旅讀》雜誌企畫編輯。1995年出生,中壢高中、新竹教育大學畢業,主修心理諮商系,卻因離不開文字,在校輔修中文系及文化與藝術產經學程。貓派,海派,期望未來都能以文字維生。

****************************************

延伸閱讀: 2024平價玩海南新指南:三亞秘境景點大公開

加入旅讀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