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一條運動頭巾,繫緊林之晨與霹靂舞國手衝2024巴黎奧運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7月28日09:46 • 發布於 2022年07月28日09:44 • 邱莉燕

一家本土電信服務公司,和一位台灣霹靂舞國手,是什麼把兩者串連在一起?

暑氣蒸騰下,松菸誠品電影院裡的冷氣解救了汗流浹背的人們。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出現在電影布幕上,線上召開記者會。

與以往的造型不同,林之晨頭上特別繫了一條運動頭巾,正是台灣霹靂舞國手孫振前往波蘭參加Redbull BC One世界賽,與WDSF巴黎霹靂舞錦標賽戴過的「衝奧吉祥物」。

簡單的一條頭巾,串起台灣大哥大提前布局2024巴黎奧運的行銷計畫,以及一位22歲在家自學的舞者,如何勇敢突破自我的歷程。

在家自學也能出國比賽的奇葩

提到霹靂舞,首先浮現腦海的是,1990年代L.A. Boyz在《五燈獎》俐落酷炫的地板動作,還有台北捷運站裡時不時可見的街舞大賽海報,以及北車、花博等空地上一群又一群練舞的年輕身影。

誰能想到,做為街頭次文化代表的霹靂舞,竟然一腳「Breaking」進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賽場上。如無意外,到了2024年的8月9日,霹靂舞將首次登上奧運舞台,聚集世界各國的舞林高手,在巴黎標誌性的協和廣場尬舞(Battle)。

前進巴黎奧運的霹靂舞賽場,台灣準備好了嗎?當下被寄予厚望、相當有機會代表台灣出賽2024巴黎奧運的選手之一,是來自台南的孫振。

從小在家自學、沒有穿過學校制服的孫振,一次看到鄰居大哥哥跳街舞大受震撼,萌生莫大的興趣,便在家人的支持下,開啟長達12年的練舞生涯,家中的地板還特地找專業廠商更換成專業表演地板。

出身於921大地震的孫振,英文名字特別喚為「Quake」。經過多年的努力,果然如他的英文名字一樣,「威震」各大國際賽事,目前世界排名為16名,人稱「沒有地心引力的男人」

而在眾多電信業者中,十分積極支持體育發展的台灣大哥大,早在新冠疫情捲土重來的2021年便與孫振簽約贊助,納入台灣大哥大體育家族的麾下。不久之後,東京奧運會的奪金賽況便燃爆台灣,可見其「壓寶」之早。

台灣首支霹靂舞紀錄片,男主角自演自拍

不只如此,台灣大哥大還邀請電影導演李祈悅拍攝孫振以前進奧運為目標,熱血追夢的紀錄片,耗時近兩年的時間完成《Break the Limit 突破高牆》。有趣的是,一手包辦影片企劃、執導、剪輯的李祈悅,為了更了解霹靂舞,自己還特別去上課練舞。

「看完片子之後,我深受感動,」林之晨說,兩位「追夢者」在新冠疫情影響台灣最嚴重的2021年5月開啟全片的企劃和執行,拍攝與製作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這段期間非常重要,是孫振為了前進奧運,須到歐洲參加大大小小的積分賽挑戰。配合防疫,導演不得已只好放棄共同前往海外拍攝的計畫,改由孫振在兼顧比賽的同時,一併拿起Go Pro攝影機拍下出賽過程。

自演還得自拍,讓孫振原本就緊張的心情,又增添了不少壓力,更發生不小心將部分畫面洗掉的烏龍事件,讓影片的製作難度更高。幸好導演發揮高超的功力,才能將孫振努力奮鬥的故事,完整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BOX)霹靂舞(Breaking)小百科
街舞的一種,1970年代起源於美國,舞蹈動作以貼近地面著稱,舞者倒立以頭、肩、背、膝為重心,迅速旋轉或翻滾,是一種以個人風格為主、體育性質較強的技巧性街舞種類,舞者統稱為B-boy或B-girl。(取材自維基百科)

紀錄片中,孫振承認小時候「算是有一點中二」,就特別想要擁有一個很厲害的技能,唯有不斷創造霹靂舞的「大招」,能讓他永遠充滿新鮮感,永無止境地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出國比賽的一次遺憾,發生在2021年11月波蘭的Redbull BC One世界賽。十六強過關、準備挑戰八強的前一刻,雙腳突然大抽筋,帶傷上場,結果差5票就能贏過荷蘭代表,止步於八強。

夢想的終點是找到自己是誰

談到奧運選手,不管是哪一種運動,都繞不開一個詞──努力。孫振練舞一整天到最後,最喜歡的就是躺在床上,雙腳靠著牆壁打開180度當成「休閒」。

但孫振做為霹靂舞國手,除了努力之外,還包含心態的進化,以及舞蹈風格的覺醒。

去到國外,親炙比台北小巨蛋還大上幾倍的舞台,當下其實滿自卑。現場明星選手雲集,一不小心就會撞到「大地板之神」,而不會有人覺得台灣來的是一個很有威脅性的角色。要强和不安全感再次作祟,孫振得自己做好心理建設,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我的風格其實就是很標準亞洲出來的人,」孫振說,亞洲舞者用比較多技巧層面的元素,歐美國家卻很不一樣,每個人的舞蹈發想其實都是源自於自己的個性,從本質上兩者落差很大,「所以這也是我現在要練的。」

對一些高難度、但毫無故事性動作的執著,轉變為自我個性的展現,讓孫振不再像一個吸引眼球的雜技演員,而更往藝術家的層次靠近,或許就是這場圓夢之旅的終點。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