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長庚研究:孩童缺「鋅」恐影響成長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2021年10月04日11:00 • 發布於 2021年10月04日11:00 •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業配
▲家長最擔心「成長」問題,都希望於學齡期把握孩童黃金發育期,雖重視飲食均衡,卻總是忽略「鋅」!(圖/資料照片)

9月開學,因健康檢查需測量身高,許多家長近期開始關注發育問題。但林口長庚兒童胃腸肝膽科趙舜卿醫師提醒,家長們雖了解飲食均衡重要性,卻普遍不清楚各項營養素是否有攝取不足問題。為進一步了解現況,林口長庚進行研究,並獲得國際知名期刊Nutrients刊登。數據顯示有近5成的4-7歲兒童至少缺乏一種微量元素,其中有近4成兒童缺乏「鋅」,是孩童最缺乏的微量元素!醫師呼籲家長,鋅為成長及活動力關鍵營養,家長若擔心孩子鋅攝取量不足經兒科醫師建議需補充鋅,可遵循醫師指示適當補充鋅營養保健品,鋅錠因本身帶有苦味,孩童食後可能會排斥苦味或出現噁心感,建議可選擇適口性高的糖漿、或較少苦味的口嚼錠等保健食品,讓孩子在發育期過程中有足夠的鋅,以減少缺鋅對營養成長的風險。

業配
▲林口長庚研究調查指出4-7歲的兒童有約4成缺鋅,其中偏挑食孩童缺鋅的比例更高!醫師建議家長可尋求醫師評估孩子有否缺鋅風險,適當補充鋅以減少因長期缺鋅影響孩童的健康與成長。(圖/資料照片)

雖台灣現今生活水準已能供兒童均衡飲食,但趙舜卿醫師針對203位4-7歲的兒童所進行的研究卻顯示,仍然有微量元素缺乏的問題,有近4成孩童鋅攝取不足!微量元素普遍缺乏,與孩童偏食有關。調查中超過4成有偏食習慣的孩童同時有缺鋅問題,顯示鋅不足確實與孩童偏食有高度相關。且因缺鋅可能會使味覺鈍化,對於酸甜苦鹹的感受下降,更容易使孩童食慾不振,飲食量降低又偏食的狀況下,容易引發缺乏營養的負向循環。

趙舜卿醫師指出,鋅對人體非常重要,尤其在發育中的兒童更是不可或缺。因生長激素需有「鋅」的存在才能合成完整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另外軟骨、硬骨與皮膚蛋白的生成等幫助成長的運作都需要鋅。若長期鋅不足,可能有身材短小、性器官發育遲滯等發育問題。調查也指出活動力較差的孩童中,有超過6成缺鋅,長期缺鋅可能會影響心肺功能,進一步影響體力及活動力的表現。

人體生理運作過程均會流失鋅,因此每天需適當補充。許多含鋅量高的食物如牡蠣、瘦紅肉、生蠔、海鮮類較難保存,口味多較重且部分帶有腥味,為孩童比較會拒絕的食物類別。孩童長期偏挑食問題,恐使攝取量不足或飲食內容不均衡,進一步影響成長且較容易缺鋅。趙醫師呼籲家長須留意孩童偏食問題,同時建議家長平日應儘量提供孩童充足且營養均衡的食物,以減少孩童鋅攝取量不足的機會。若孩童有長期偏挑食、發展較慢或體能活動力較差者,家長可尋求醫師評估有否缺鋅的風險,或進一步檢查有否缺鋅的問題。缺鋅或有缺鋅風險的孩童可適當補充含鋅的營養保健品,以減少因長期缺鋅的狀況阻礙孩童的健康與成長。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4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10月04日13:44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10月04日13:00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10月04日12:43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10月04日11: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