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體驗海外生活、充實學經歷,除了眾所周知的留遊學外,愈來愈多台灣學生對「雙聯學制」產生興趣。這樣的跨國學術交流模式,比姊妹校或交換學生更深度,在世界各國早已行之有年,尤其於歐盟國家更是常見。台灣目前也有多達約 115 所大專院校,與國外大學的系所簽訂相關合約。
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的資訊,全台大專院校與國外學校合作雙聯學位的「合作案件數」,已從 105 學年的 1,384 件,提升至 111 學年的 3,926 件,成長了約 2.8 倍;而「修讀學生數」更是從 105 學年的 465 人,上升到 111 學年的 1,579 人,成長超過 3.3 倍。從數據變化可以看出,除了因疫情曾略降之外,皆有明顯的增幅。
不過,根據法制局 2019 年的議題研究〈大學雙聯學位成效不彰之相關問題研析〉,也曾指出雙聯學制在諸多利多因素外,仍有修讀學生不夠多的「成效不彰」問題,並分析原因與國際關係不對等、經費或資質不足、教授意願偏低、學校人力流動高、行政支援不足等有關。
究竟,只需要負擔原學校的學費,就能獲得兩校的資源、取得兩邊學位,聽起來「CP 值很高」的雙聯學制,實際的體驗如何呢?以下邀請人在歐洲的專欄作者李靜雯,分享她就讀德國、英國雙聯學位的親身案例,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們參考。
問:「雙聯學位」是什麼?透過哪些管道能接觸相關資訊?
簡單來說,就是你讀了一個科系,然後在兩邊的學校學習或做研究,最後只要符合雙方學校的畢業資格,就可以拿到兩校的學位,取得正式的學歷。就讀「雙聯學位」的學生,讀的是同一個科系,然後在兩邊學校都拿到正式學位;但若是「雙學位」,原則上是你在不同領域上拿到各自的學位,是不一樣的概念。
在台灣常看到的「1+2+1」、「2+2」、「2+1」等數字表示方式,我在國外幾乎沒看過,這代表的是雙聯學位的「修業時間」。以學士學位的「2+2」為例,代表需要在台灣原學校讀兩年,接著在國外讀兩年,方可拿到兩邊的學士學位。
我自己比較熟悉的是德國的狀況。如果想讀德國跟其他國家學校簽訂的雙聯學位,可以從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的網站去找,上面有很多關於雙聯學位、德國留學和語言學習的資源。
此外,如果生涯發展比較走學術相關,可以往德國科學基金會(DFG)探索,它有點像是台灣的國科會(全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這樣的機構,會提供更多與研究相關的學位、學習機會。我本身就讀的雙聯學位,就是在 DFG 下一個叫做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raining Groups(IRTG)的計畫,包括了許多德國大專院校與其他國家學校合作的雙聯學位計畫。
在台灣,其實在你自己的學校內,就會有「國際事務處」這樣的處室,我覺得那是最好著手的地方。而且當你還不是很確定自己是否想讀雙聯學位時,藉由國際事務處提供的交流、交換等機會,也是滿好的起點。
問:當初選擇雙聯學制的原因?
我當初在面試博班時,教授說如果進他的實驗室,我所拿到的資金來源會是 IRTG 這個計畫,且有機會攻讀雙聯學位,我可以選擇要或不要。
我的考量包含:自己要做的研究是什麼、跟老闆(指導教授)的屬性合不合,其實都是偏向學術方面的考慮,至於會不會拿到雙聯學位、是不是在雙聯學制底下的計畫,並非我主要在意的因素。整體來說,雙聯學位對我而言比較是一個附加價值。
後來我就開始準備申請雙聯學位的事,因為要拿到雙聯學位,等於要有兩邊學校的學籍,所以除了我原本讀的德勒斯登工業大學(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UD)免疫學博士,也要取得合作學校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學籍。
另外也稍微「科普」一下:在德國讀博班的學生,通常是拿薪水的,等於是在工作了,拿獎學金的人比較少數。以我的狀況,計畫資金就是我的「薪水」,一旦在德國領薪水,就要開始繳稅,也會被納入他們的社會系統,等於會有養老金、社會福利、健保等等;在畢業之後,也可以領失業救助金,不用有馬上就要找到工作才能留在德國的壓力。總而言之,相比起拿獎學金的學生,領薪水的人雖然要繳稅,但會有比較健全的福利制度。
問:讀雙聯學位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
對一般外籍生來說,雙聯學位比較需要準備的就是考語言檢定,就算我碩班讀的是全英文的學程,大部分英國學校仍會認為,只要你不是英文母語者,或沒有在英語母語國家讀過學位,還是要再去準備英文檢定,我那時候考的是雅思(IELTS)。
這是一段有點冗長的過程,尤其當時正好遇到新冠疫情,所以我前置作業就超過半年。而且每個雙聯學位都有不同之處,各校對雙聯學位的規範也都不一,建議大家還是要直接前往官方網站或洽詢承辦人員,才會得到最準確的資訊。
取得語言證照後,就要跑各種行政流程,這個階段也體現出雙聯學位的一項困境:聽起來學生在兩邊好像都會有支援,但很多時候反而是兩校行政端都不太知道你到底在做什麼,他們會覺得「反正另外一邊的人會幫你」。我經常都是自己在摸索,因此也會花很多時間。
另外,如果你是做需要進實驗室的研究,還可能會有一個蠻大的挑戰:做研究常常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會一開始就知道兩年後會有什麼產出,但因為就讀了雙聯學制,兩年後要去另外一邊的學校,必須想辦法把在原學校已經做的研究銜接過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再加上如同我剛剛所說,如果兩校的溝通、行政流程上沒有做得很順暢,就要額外花一些時間去適應學術上的接壤。
我還認識一位讀過德國、澳洲學校雙聯學位的學姊,她分享自己在寫論文時,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兩邊學校對於論文的規格、要求不一樣。這可能也是大家會碰到的挑戰。
問:除了能花較少時間就拿到兩個學位,還有哪些優點?
能到不同環境、跟不同的人接觸,是雙聯學制對我而言很不錯的優點,也等於可以用較短的時間,試試看自己比較適合哪個環境。
另一個明顯的優勢是可以拿到兩邊的學術資源。在做研究的時候,經常需要看學術期刊、文獻等等,有時原學校並沒有買這個管道,但合作學校有,資源的池子一下子變廣很多。
學費方面,以德國為例,這裡大部分大學以上都不收學費,頂多可能收取一些「社會費」,支應交通票等支出。而雙聯學制的學費是以「原學校」為基準來收費,我是從德國的管道進來的,因此就不需要付英國那邊的學費了,這部分會省掉一筆花費。但假如是從英國入學,他們通常會看學生的國籍,若是非歐盟籍,要繳的學費會是最高的。所以即使都是在歐洲,各國學校的規範都還是不太一樣,建議大家要自己查清楚。
整體來說,省時間、省學費,資源更豐富、可以體驗不同環境,都是雙聯學位比較大的優點。
問:您在德國德勒斯登、英國倫敦兩地就讀博班,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每一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民族性,而你所在的學院或實驗室,也會有不一樣的風氣。也許有點主觀,不過我個人的感受上,德國的學術環境整體步調相對緩慢,實驗室對博士生、技術人員來說,比較像是一個工作場所,每天的節奏就是早上來上班、工作完回家,至於下班後實驗室發生的事,就不是他們的事了。
在英國,我感覺大家會更積極地去發現東西、一起合作,然後討論、完成一件事情。這樣的文化差異是我覺得比較有印象的。也因為雙聯學制,我有機會在德勒斯登、倫敦兩個城市都生活過,我覺得「學術外」的環境,也就是在生活中能碰到的刺激(stimulation)、能激發潛力的東西,倫敦相較之下多非常多。
我在跟別人交流時,也會因為待過兩個不同國家,所以在第一印象上較容易與更多人產生連結,可以切入的話題和經驗也相對較多。
給年輕讀者的建議:具備什麼特質的人較適合讀雙聯學位?
我認為「積極主動」是基本要素,除此之外,對於「失敗」發生的頻率要有心理準備,承受度、抗壓性也要夠高,這是因為,申請或就讀雙聯學位的過程中,一定會遭遇非常多挫折、各種打擊,尤其當你很努力準備,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期待。倘若最後結果仍不如預期,要用什麼心態去調整、去接受,我覺得也是我一直還在學習的課題。
【延伸閱讀】
●不曉得要念什麼科系?或者你更該想想「為什麼讀大學」──一位德英免疫學博士生的告白
●「台大學生遊中國,感嘆早已贏台灣很多」── 與其說這是中國與台灣之別,不如說是對「廣大」中國的片面個人觀察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