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重陽小知識】菊花意象大轉變,從隱逸、肅殺到同志「愛」

Knowing

發布於 2017年10月25日12:00 • 余宗翰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大家都知道重陽節要賞菊,但對年輕人來說,對菊花的第一印象可能不是重陽節,而是周杰倫《菊花台》那句歌詞 ─ 菊花殘、滿地傷。

OK!那為何作詞者方文山什麼不好扯,偏偏要扯上菊花讓同志文化又多一句惡搞經典?

因為周董主演《滿城盡帶黃金甲》

玄機就在《菊花台》配樂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名字裡。滿城盡帶黃金甲此名取自殘破唐朝半壁江山的禍首 ─ 黃巢年輕時科舉落第的泄憤之作「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那個「我花」就是指菊花,菊花在寒冬百花謝盡後要化身金甲武士,沖入大唐首都長安。後來黃巢確實做到了,帶兵殺入長安。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從隱逸到寄物言志

其實菊花本來是隱逸高潔、悠然自適的意象,並非如黃巢的詩那麼肅殺。古代的讀書人若無法進入朝廷發揮抱負,失意之下為了遣懷就會寄情於山水,而素雅漂亮的菊花得到詩人們的注目,在移情作用之下成為隱逸者的象徵。因為國文課本大多有選編陶淵明的隱逸詩,所以關於詠菊詩大家比較有印象的就是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吧!

因為中國有重陽登高望遠思念故人的習俗,重陽節必不可少的菊花自然成為讓他鄉遊子觸景生情之物,於是菊花又成為感傷飄泊、等人寂寞的寄託物。前者有唐朝邊塞詩人岑參的「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後者有宋朝李清照名句「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黃花就是指菊花。

從中國的江湖之遠到日本的皇室之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愛菊的風氣漸漸東渡日本,大概在宋朝時菊花紋章成為日本皇室的象徵。很多人以為日本國花是櫻花,這話只說對一半,應該說日本有雙國花;櫻花屬於人民,而菊花屬於皇室。總之,地理的轉移造成菊花意象的逆轉,從中國隱逸詩人的愛花變成尊貴的日本皇室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日本的賞花風俗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日本貴族原本學中國人賞梅花,只是後來日本人變心,櫻花漸漸取代梅花的地位。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從傲霜骨氣到百花殘的殺氣

還記得「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嗎?菊花之所以能入圍四君子憑的就是她在霜冬探頭的清貴傲氣,因此菊花在唐宋時漸漸有堅志高傲的意象,如蘇東坡的「菊殘猶有傲霜枝」。

 

傲氣與豪氣只是一念之轉,菊花慢慢成為高詠豪情壯志的寄託物。比如前面提到的黃巢,他有另一首借菊花抒懷的詩 ─ 《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表示自己即便在困境中仍然不失豪情壯志。

後來黃巢因為科舉不第,心生偏激做成了《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從此菊花的意象轉出了秋冬肅殺之氣。與黃巢一樣帶領農民起義的草莾英雄朱元璋,可能因為崇拜黃巢,也寫了一首菊花詩向他致敬「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這首詩的殺氣又更重了。

從菊花殘到同志之「愛」

很好笑,明明應該殺氣騰騰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到了張藝謀手中變成以家庭亂倫為主軸的悲劇,而其電影主題曲《菊花台》就被做成感傷情歌了;然後很不幸地,菊花一詞受到日本kuso文化的影響早已成為anus的代稱,所以那句「菊花殘」奇準無比地套入「撿肥皂」的暇想,成了華人次文化裡十分流行的名句。菊花的意象就這樣歪樓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