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書評》尋找貝克:閱讀者與創作者的文學紀錄片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2018年06月08日10:16 • 發布於 2018年06月08日10:08 • 何致和

誰是J. C. 侯曼(J. C. Hallman)?如果你讀一本書之前習慣先注意作者是誰,那麼在拿起《B與我》之時,應該會有這樣的疑惑。

先別覺得自己文學知識淺薄,你當然不可能知道侯曼是誰。就和絕大多數不見經傳的作家一樣,這位剛年過五十的美國小說家儘管寫作多年,累積了七、八部小說和文學著作,但你搜遍全國圖書館外文藏書,卻找不到他任何一本文學創作,只能在某所大學圖書館的書目中查到《B與我》的中譯本,而且肯定還放在新書上架區。

侯曼對台灣讀者來說是個全新的名字,在美國,他的知名度恐怕也不高,至少離「經典作家」的位置還很遙遠。但你若太執著於品牌,連封面都不翻開就放下這本書,那麼你就錯失了一個超酷的閱讀經驗,因為這本書正是「透過一名『中度成功的小說家』來檢視現代文學狀態的作品」。

侯曼的作家生涯起步雖晚,卻也已孜孜矻矻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他自知非經典作家,為餬口只能在大學教授寫作,然而教書工作卻又啃光他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在創作上難以為繼。此外,他在第一線目睹現今高等教育文學課堂情景,以「等同創作自己作品一般的堅持與熱情」教授文學,卻發現他的工作「大半是在對抗學生們手上的電子產品」。

創作與教學生涯的雙重困境,迫使他不得不思考閱讀與寫作的關係。還有更重要的——究竟什麼是文學?

什麼是文學?文學的目的為何?我們為什麼要創作?甚至,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老朋友,像網路月經文經常出現,任何一名稍微文學早熟的高中生,都可能在課堂和演講會上舉手提出同樣的問題。

侯曼思考和回答的方式倒是大費周章——他以另一位我們同樣不熟悉,但名號遠比他響亮的前輩作家尼可森.貝克(Nicholson Baker)為追尋對象,親自實踐,展開一場既傳統又新奇的文學之旅。

J.C. 侯曼(左)及尼可森.貝克(取自官網及推特)
J.C. 侯曼(左)及尼可森.貝克(取自官網及推特)

用閱讀來解決問題與尋求救贖,這點完全可以理解,畢竟這是很傳統的閱讀動機之一。新奇的部分在於,侯曼以自拍的手法把這個過程完全記錄下來,構成《B與我》的全部內容。這就讓人一時搞不清楚,此書究竟是一部故事完整的小說?是侯曼自己或替貝克做的傳記?抑或根本就是一部論文,是侯曼對貝克這位「近經典」作家全部作品的評論?

其實這並不難判斷,我們很快就能發現侯曼發揮創意、刻意打破文類界線的意圖,只是缺少一個公認的專有名詞來指稱這樣的書寫模式。

文類混種是這本書的特色,但不是主要重點。就算你對文類研究不感興趣,也能馬上看出這是內行人才能寫出來的東西,被侯曼時而幽默時而諷刺、淺顯易懂又處處暗藏機鋒的文字逗弄得心中升起「哇,這傢伙膽子真大、真敢講」的想法。

侯曼用文字直播自己,大量曝露自我的生活和思想;他描述閱讀時刻意與性愛連結,赤裸指出兩者相似之處;更大膽的舉動是,他用整本書追尋尼可森.貝克,巨細靡遺地爬梳了貝克的生平,一部一部評析貝克的所有創作,毫無保留提出對貝克這個人與作品的看法。這點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大部分的書評者都在做規模較小但本質相同的事,侯曼大膽的原因出在——貝克還沒有死。

若此書是純正的文學研究,貝克是否還活著這點當然不成問題。但正如本書副標所示,這是「一部關於文學覺醒的真實故事」,是小說家以另一位小說家為書寫對象的小說。這類作品並不罕見,但通常我們會等到作家過世才寫他們,例如黃崇凱《文藝春秋》說到的作家多半是已作古的人物。

侯曼把貝克拉進作品,成為書中重要人物,不管對方願不願意,也沒有事先告知。若非貝克早年也如此幹過,以《U與我》一書硬將當年勢如中天的厄普代克(John Updike)拉進自己的小說,此行徑恐怕只能用大膽或白目兩字形容。

把尚在人世的經典作家當成自己小說的主角,很容易引來事端。熱情頌讚之,怕被譏為逢迎拍馬;放肆批判之,怕冒犯引戰,說不定還惹上官司;寫得不痛不癢又會浪費這樣的大膽。而且不管採取何種寫作態度,都不免被心胸狹隘的我們視為想藉名人抬拉自己身價。就算作家心中坦蕩,君子腹中不存在小人考量,有時也難免會因為某種程度的自傲自尊,不肯承認自己受到仍健在的經典作家、甚至是同輩作家的影響。

這些考慮,相信侯曼都非常清楚。儘管風險諸多,他仍決定放手一試,理由絕非是想藉由貝克抬拉身價,而是因為受不了誘惑——還有什麼方式,比像這樣直接與前輩作家對話更刺激的呢?

對待此類創作,身為讀者的我們可以不必考慮創作者的心態和出發點,要看的是它的內容夠不夠格和經典作家對話。就這點來說,侯曼的《B與我》絕對不成問題。貝克對他而言是眼前的一座大山,而且是一直不停移動的。他以閱讀和不斷的反思一路追尋,一點一點向那座大山靠近。當故事發展到最後,侯曼在車上接到貝克打來的電話,聽見「我是尼克.貝克」這句話時,不禁讓人想到電影《尋找甜祕客》的小甜在半夜接到羅利葛斯電話的那個激動場景。

與其說《B與我》是一個混種文類,不如把它當成一部紙上文學記錄片。侯曼不只記錄貝克,也述及許多文藝道路上的先行者,書中可以找到長長一大串作者名單和作品介紹。更重要的是,他完整記錄了一個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和閱讀生活。

文學的意義和價值何在?我們為什麼要閱讀和寫作?候曼用了這整整一本書來回答。

B與我:一部關於文學覺醒的真實故事

B and : a true story of literary arousal
作者:J.C. 侯曼(J. C. Hallman)
譯者:王娟娟
出版:自由之丘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J. C. 侯曼(J.C. Hallman

出版過多種科幻小說和犯罪題材小說,曾獲米切爾獎和麥克奈特藝術家獎。被選入2010年度最佳美國旅遊協會作家名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灌溉支持我們!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