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今年度以「靠岸KEELUNG」為主題,將於九月十日舉辦「基隆城市工作坊」邀集全國大專院校學生,與基隆在地團隊進行城市走讀及交流,對基隆提出各種可行的想像或願景,藉由深化認識基隆,創造未來青年學子願意深耕基隆的意願及機會,讓年輕一代設計能量能停駐於基隆。
都市發展處長徐燕興說明,從大航海時代到全球貿易時代,基隆將扮演物品交換的世界窗口,未來基隆更要扮演人才交換的世界窗口,在越來越複雜的全球社會,設計導入解決問題將是所有區域需要的能力,而山海基隆更適合發展此一能力,吸引此類人才。
為此,基隆市政府一0六年成立「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今年更把基隆作為主題,辦理「基隆城市工作坊」,期望透過與在地團隊互動,帶領學子們走讀基隆港區、防空洞、正濱漁港等在地空間,讓學生了解各在地團隊實際操作設計落地深耕的模式,以團隊角度瞭解基隆場域的活化過程,並期望透過走讀後的工作坊討論,開啟跨越層級的對話,與在地團隊交流,可以延伸設計能量,將未來想像真實落實於基隆。
這次工作坊規劃預計為三場次,考量基隆不同在地特色及團隊資源,深入了解各區獨特性,其一,是將由「化被洞為主洞」解說,基隆為全台防空洞密度最高的城市,乘載全市無數生活記憶,透過活化防空洞行動,分享基隆防空洞相關記憶和故事,將走訪百年防空洞、許梓桑防空洞、信二路防空洞、義二路防空洞等地。
其二,將由「星濱山共創工作室」解說,透過「體驗經濟、文創產品、設計服務」作為創意行動主軸,以藝術共創成為與在地對話和創作媒介,將走訪正濱漁會大樓、漁市場、彩色屋、和平橋、阿根納造船廠等地。
其三,將由「雞籠卡米諾」解說,基隆在地文化資產,了解基隆文化故事、文創商品開發及教育活動,將走訪基隆火車站、文化藝術館、西二、西三碼頭、微笑港灣、海洋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