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夠帥、夠穩,但少一味!小改款A5 Sportback 40 TFSI S line試駕

8891汽車交易網

更新於 2021年04月07日10:00 • 發布於 2021年04月07日10:00 • 8891新車

A5身披S line套件確實帥,可惜入門40 TFSI動力少了勁道,開了一整天總覺得隔靴搔癢,高輸出+四驅才是我們想要的Audi!

四門Coupe設定的A5 Sportback,產品定位即具吸引力,而隨小改款的推出,新車在內外設計、駕駛輔助乃至於動力架構皆有所更新,雖說有著小改A4先行亮相,多少令變化幅度「不感意外」,但如能符合期待,不也是一種肯定?

小改款A5提供三款車型選擇,而本次試駕車款為中階的40 TFSI S line,以延續入門款204hp動力配置,主要藉由增配S line運動化外觀套件來增添特色,原廠並開放以8萬元選配全景式電動天窗。

A5小改後水箱罩造型更寬扁,柵頂三道溝槽是Audi新識別,效仿自Sport quattro的經典特徵,全車系標配矩陣式頭燈,具備光感應啟閉及自動遠光輔助等功能,並搭配新款虛線式日行燈。由於試駕車標配S line外觀套件,藉多層次的下擾流前唇造型和立體化梯形飾框強化運動感。

車尾的變化相對沒那麼顯著,小改換上更具層次感的後保桿及四角形尾管飾框,M形金屬飾條則為S line套件的特徵,主要亮點集中在新式樣款尾燈,並同樣導入虛線造型的設計做頭尾呼應。此外,頭尾燈組均配備序列式方向燈,在點亮時能多帶些活潑視覺。

小改款A5依車型等級差異搭配不同尺碼的鋁圈,而試駕的中階款採18吋雙肋五輻式樣,搭配馬牌ContiSportContact 5跑胎。胎圈雖說採單色塗裝,但立體化設計讓視覺感不至於單調,只是總覺得可以更大一點,最好與頂規車型相同的19吋,必然與帥勁身形更為契合。

內裝變化不大,差異集中在儀錶及多媒體系統介面。試駕車款另加選原價5.5萬的「S line內裝套件」,原廠目前提供3萬元升級優惠,套裝包含S line跑車座椅、方向盤與排檔頭、發光門檻踏板、不鏽鋼駕駛踏板、消光鋁質內飾板及黑色頂篷等配備。

Virtual Cockpit數位儀錶介面是Audi的特色配備之一,新版系統提供多種顯示風格,包含小改後新增的「動力」模式,以直條量表和極簡風格呈現。如同小改前,各模式皆可切換儀錶與資訊畫面之比例,雖說顯示風格可透過中控螢幕設定,但未能隨駕駛模式連動切換。

觸控螢幕規格從小改前的8.3吋升級至10.1吋,列全車系標配,內載MMI Plus新版系統,介面較舊版簡潔,並新增無線Apple CarPlay,可惜無線充電座卻需以1.6萬選配,以近250萬元身價來說小有遺憾。

搭配車載系統的更新,新A5取消了原本設置於排檔座前方的旋鈕及按鍵模組,同處改為附蓋置物盒,便於放置鑰匙或零錢等小物,至於排檔座旁的音響旋鈕則未移除,為選曲及音量控制保留直覺性的操作感。

打開無窗框的車門,S line款皆標配跑車化座椅,加厚腰部兩側泡棉,乘坐感包覆服貼,座椅前緣並設計有可向前延伸的腿靠,補足大腿前端的支撐。試駕車由於另選配S line內裝套件,座椅換上椅背具「S line」壓印及中央椅面麂皮包覆的專屬款式,因而多了些止滑的坐感。

後座椅面較前排來得柔軟舒適,椅面長度也足以提供不錯的腿部支撐,但身為運動定位的產品,空間僅稱堪用,且配合車頂設計,頭部空間被迫壓縮,而S line內裝套件所配備的黑色頂篷,也讓幽閉感重了些。此外,較為高聳的果嶺,多少影響了中央乘客的乘坐感,如想在A5坐得舒適,大概成人四位就差不多了。

採掀背式的Fastback風格,是A5 Sportback的一大特色,也是與A4 Sedan的最大區別,也帶來寬大的行李廂開口,尾門並標配感應電動啟閉以添便利性。

A5尾廂相當平整方正,且縱向空間深,兩側並有置物網可搭配使用。由於高度仍被尾門斜度限制,掀背的設計並沒有帶來空間優勢,標準465L的容積表現僅比A4 Sedan多出5L,不過若4/2/4後排完全傾倒,A5將行李廂與後座空間結合後可提供較房車更為靈活的機能性。

動力更新以油電化為主軸,原有的2.0升渦輪四缸引擎馬力小漲14hp至204hp,扭力則維持37.7kgm設定,並導入12V輕油電系統做為節能輔助,傳動則延續7速自手排變速箱及前驅配置。

做為一款身穿運動套件的斜背轎跑,A5 40 TFSI動力表現總讓人覺得少了點熱血,即便油門到底一拜仍未見衝勁,整體輸出調校趨於溫和平順,倒是變速箱換檔迅速且銜接感不明顯,確保了舒適性。

直到轉速拉到4000rpm左右,A5 40 TFSI才開始脫去「日常」束縛,有「跑起來」的感覺,搭配靈活轉向和硬朗的懸吊設定,路面回饋感直接而扎實,也抑制了過彎時的側傾幅度,開起來還是挺活潑的。不過路面所回傳的跳動感,尤其在後座來得明顯些,多少影響乘坐感,且輪拱隔音也還有改善空間。

而新導入的12V輕油電系統,由引擎旁的BAS皮帶驅動發電機及車尾下方的12V小型鋰電池所組成,本身無法驅動車輛,而是以節能為主要訴求,可提供最多10秒的熄火後滑行時間外,怠速時也會關閉引擎減,而熄火的期間將由輕油電系統來供應車輛包含空調、音響、乃至於各項電子輔助運作所需之電力,等同能延長Start/Stop引擎自動啟閉系統的運作時機,並可藉由動能回收系統來回充電力。

輕油電系統在車輛滑行期間自動關閉引擎,由於無引擎煞車阻力較小,車速掉得慢,也換來較長的滑行距離。而小型電池耗電雖快但回充迅速,怠速後系統會自動熄火並改由電池供電,期間各項電子配備仍可正常使用,亦可維持空調強度,由於過程幾乎無感,減少讓人關閉Start/Stop的衝動。但若停等時間較長,熄火一段時間後會因電力耗盡而重啟引擎,然而重啟時的震動頗明顯,影響乘坐的舒適性,畢竟不需要每處更新都這麼「有感」。

【編輯評論】

40 TFSI性能一般 頂規會更對味

不少消費者都會有個疑問,同樣引擎型式,是否該捏一下上高輸出的版本?我總回答:「當你買了低輸出版本,你永遠好奇高階版開起來如何。」A5 Sportback更讓我體會到這樣的期望,論造型A5夠帥了,論配備中階的試駕款也夠有誠意,但談及動力,即便小改後增至204hp,40 TFSI開起來仍少了點「隨心所欲」,亦不足以吸引A4 40 TFSI客群來升級,反而讓人思索45 TFSI的265hp輸出和品牌quattro本格技術,是否能更符合A5 Sportback所被期待的運動調性?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