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最全能的拍照手機!Sony Xperia 1 III 5G 實拍評測

電腦王阿達

發布於 2021年07月28日19:04 • 電腦王阿達

集旗下包括 Bravia 電視、Alpha 相機/CINEMA LINE 攝影機、Walkman 音訊與 5G 行動網路等所有堪稱黑科技技術於「1」身的最新一代 Sony 全能旗艦手機 Xperia 1 III。不僅依然擁有著非常強大效能且全面的影音表現,這次的馬克三(跟著我唸,Mark III)更是直接以充滿話題的相機系統,一出手便奪下 TIPA 最佳拍照智慧型手機的殊榮 - 由此可見這次針對相機的進化真的非常「有感」。電腦王阿達也直接實測灌注強大無反黑科技,已是引領攝影發展的 Sony,他們口中「具有相機感(Cameraness)的拍照手機」實戰表現。繼續閱讀 Sony Xperia 1 III 5G 實拍評測報導內文。

Xperia 1 III 頂級上市禮搶起來!(官網傳送門)

Sony Xperia 1 III 5G 實拍評測

最全能的拍照手機!Sony Xperia 1 III 5G 實拍評測(評價 動手玩)

2021 年的 Sony 新世代全能旗艦,這次針對拍攝的提升真的是令我們感到非常驚艷,讓人很想直接測試看看,新增了可快速切換長焦實體焦距的全球首款潛望式變焦手機鏡頭,及更臻完美十分接近專業 Sony Alpha 相機的 Photo Pro 使用體驗,到底能為一台手機的拍照性能強化到什麼樣的境界。

藉由與 Alpha 專業相機的工程師合作,Sony 以旗艦 Xperia 1 III 端出了挑戰手機拍攝極限的軟硬體表現。在旗艦全幅無反 A9 下放的人眼/動物眼對焦系統的快速反應下,更帶來就連多數專業相機都很難望其項背的 20fps 連拍機能。

更透過如同 Alpha 相機那樣以觸控直覺進行「對焦+跟隨」的物件追蹤功能,在 Xperia 1 III 內建的 Photo Pro 介面裡供拍攝者隨時啟用 - 就像下圖這樣「一點就跟」超級直覺!

由於這次 Xperia 1 III 的相機系統,從 Exmor RS 感光元件、BIONZ for Mobile 引擎搭配的影像性能。再加上鏡組等元件,全都是採用 Sony 完全內部自行開發,且由 ZEISS 進行專屬調校,具備極高的開發自主性。所以不僅直接在主鏡頭放上 1/1.7 吋大感光元件,還提供了可自動對焦機能的等效 16mm 超廣角鏡頭,更搭配了黑科技的望遠鏡組。而且全部都能達到解析度與訊噪比都十分均衡的 12MP 畫素。

這組「三感光元件」主鏡頭組最厲害之處是,是竟然可擁有兼顧「四個光學焦段」的拍攝能力 - 其中的關鍵就在底下這個潛望鏡頭的部分。

沒錯,透過特殊的微米驅動制動器(Actuator),搭配更創新的潛望式鏡頭結構。Sony 不僅將切換等效 70mm / 105mm 光學焦段的變焦能力加諸於望遠鏡頭的單一感光元件上,實現單眼相機上換鏡頭的概念。這樣的突破,也使 Sony 特別在這次 Xperia 1 III 導入了「換鏡頭」的概念,這個等等介紹!

▲圖:Sony 研發全球首款潛望式變焦手機長焦鏡頭的運作與構造示意。(來源:Sony)
為了改進了一般手機望遠鏡頭長久以來對焦反應都慢的印象,Sony 特別針對 Xperia 1 III 望遠鏡頭的對焦性能與精度提升,不僅導入 Dual PDAF 對焦使其達到完全不遜色於廣角鏡頭的高速反應與實用性,更巧妙地以潛望式結構中的可動稜鏡規格,導入 OIS 光學防震的技術提供穩定的望遠拍攝效果。

測試期間我們甚至直接拿去追焦路上的機車,基本上都可以順利追蹤拍到毫無遲疑。重點是同樣可以跟高階無反一樣以「無黑畫面」連拍!結合以上的這些黑科技,這也難怪官方敢說 Xperia 1 III 可達到「媲美 Alpha 系列經典相機」的全面拍攝性能了。

▲圖:強大的對焦與連拍,讓 Xperia 1 III 也能以望遠鏡頭捕捉追焦照片。

拍攝體驗

▲圖:即便遇到惡劣天氣的拍攝環境,也能倚賴 IP65/68 抗水防塵完成拍攝。

Xperia 1 III 頂級上市禮搶起來!(官網傳送門)

實際上手這次的 Xperia 1 III 進行體驗,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猶如 Alpha 與 Sony RX 相機那樣的「動靜皆宜、反應神速」特性。

從按下具備半按快門手感的專用快門鈕開始。基本上無論是使用 BASIC 基本模式或是更專業的 Photo Pro 模式,都能立刻給人猶如手持 Sony 專業相機的感受 - 啟動拍攝的反應時間甚至給人媲美專業攝影機型的印象。

令人愛不釋手的街拍實力

Xperia 1 III 的反應,一整個讓人想起專業無反 Alpha A9 的高速對焦與精準度。如果你是想要用手機來進行快速的 Snapshot 街拍的話,個人認為 Xperia 1 III 是個非常值得選擇的產品。因為行動裝置的先天特性,讓一般相機拍攝前開啟電源的步驟能被省略了(畢竟大多數人手機都會待機開著吧),所以只要輕輕按下快門按鈕便會神速喚醒相機進行拍攝。完全不會錯失精彩瞬間。

除此之外,加上手機也相對相機更為低調且輕巧,又有十分可用的望遠鏡頭。所以不僅能以超廣角拍出張力,比起其他手機你會豪不猶豫地切換為望遠鏡頭來捕捉街景細節。這樣的暢快體驗,一整個就完全是可以當作街拍神器來使用的節奏。

▲圖:以等效 105mm 長焦鏡頭,很輕鬆就能快速捕捉生活中的微小細節。

專業拍攝與易用性都兼顧

既然像是街拍這種重視拍攝節奏的用途都可以勝任了,再加上 Sony 感光元件先天的畫質與穩定度優勢及 Alpha A9 級別、最高 20fps 連拍與可以進行人眼追中的高速對焦表現。Xperia 1 III 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內藏著專業相機 DNA 的超薄卡片機。

不得不說,至少就「專業對焦系統」下放這點,最近 Sony 真的沒有在客氣的,可說是完全不給其他品牌活路。其實,先前我們為了應付日漸增多的試車拍攝,購入了導入 A9 級對焦性能的 Sony RX100 M7。當時覺得,拍攝的成果就已經讓人很難相信這是卡片機所拍出的照片。

▲圖:主鏡頭可以啟動 20fps 的連拍(其他鏡頭也能達到最高 10fps),合併在一起看起來就像影片了啊!
不過這次測試到 Xperia 1 III,又再一次刷新了對於拍照手機能耐的印象。即使是切換到最遠的 105mm 光學變焦來拍攝,也依然可以看出 Xperia 1 III 的對焦系統保持快速且確實的運作。突然讓人覺得,以後也許真的只需要帶這台手機,就能應付這類專業追焦拍攝需求。雖然說要保證穩定的拍攝還是需要專業相機啦!但手機可以達到這種接近專業的程度也是很令人驚艷。

▲圖:不僅人眼對焦超強大,Xperia 1 III 就連寵物的「動物眼」都能快速對焦。

▲圖:人眼/動物眼對焦,真的堪稱新世代相機上的最偉大發明。拍起這類題材真的都能更輕鬆上手,專注於與被攝人/寵物的互動。

最有「相機感」的手機拍照體驗

▲圖片來源:Sony
這次的 Xperia 1 III 是由負責設計高階鏡頭 G Master 與 RX 系列鏡頭組的千葉寛之(Chiba Hiroyuki)參與研發。針對這次的 Camera Pro 專業介面與 BASIC 基本模式的細部無縫使用體驗方面, 可說是完全令人感受到擁有 Alpha 與 RX 產品開發經驗的他,對於相機體驗的設計用心。

從拍照介面上可以看到,Sony 不僅沿用了如同自家相機產品的模式轉盤(當然,是虛擬的版本)與 Alpha 相機用戶熟悉 FN 快速控制選單。也將可快速調整 EV 曝光的虛擬轉盤,給放在了很就手的螢幕右上角,並且可以直接左右進行伴隨著觸覺震動的調整 - 這真的是很讚的小細節,調整模式轉盤也有相同的操作手感。

雖然手機上比較難做出實體調整轉盤,但透過這種操作的手感細節,你可以明確感受到目前 EV 值調整的格數。這對於以螢幕觸控為主的手機拍攝,在操作的明確感方面非常加分!

長期使用 Sony 相機的人,應該也會對 Xperia 1 III 的細部設定 MENU 感到非常感動(咦)。因為它不僅用了新的選單設計,而且還可以觸控啊啊啊 - 這在手機上雖然是很當然的設計,但在 Alpha 相機上目前還是要近十萬的機型才能擁有。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要說 Sony 跨過高階相機的界線,卯足了全力打造 Xperia 的拍照體驗思考行動領域的最專業拍攝體驗真的並不為過。這樣的開發決心也更讓 Sony 相機的愛用者感到更有吸引力。

獨特的變焦邏輯

這次 Sony 算是針對智慧型手機的拍攝介面導入了相當新穎的做法。相對於一般手機一路到底的變焦方式。Sony 透露希望給使用者明確的「換鏡頭」使用體驗。所以如果希望跨過每個實體焦段(等效 16mm / 24mm / 70mm / 105mm)的話,都是不行的。

這裡如果用攝影的角度來理解的話。就是 Xperia 1 III 不給你一個 16~300mm 的變動光圈旅遊變焦鏡的概念。而是切分成 4 顆定焦或者是 4 顆低倍率恆定大光圈變焦鏡的拍攝使用方式 - 不知道為什麼,16-24mm F2.2、24-70mm F1.7、70-105mm F2.3 跟 105-300mm F2.8,聽起來超級威的啊!

講起來,由於這次還導入了相對以往數位裁切要更為自然的 AI 高解析度縮放功能的關係。個人猜測,Sony 應該是希望讓使用者明確知道適度裁切的範圍。避免一般手機常常直接以廣角端來重度裁切,卻讓使用者直到檢視照片時,才發現畫質劇烈下降糟糕照片的體驗。這點如果是以可換鏡式相機的概念來看,倒是十分直覺的思考邏輯。

當然,這部分犧牲的就是快速變焦的效率。不過若是在設定中選擇將「啟用時的拍攝模式」設定為「上次使用的模式」這個選項。便可讓每次的拍攝保持在先前拍攝的焦段與模式,好處是,真的會給人彷彿在使用可換鏡相機的錯覺 - 畢竟換鏡頭了嘛!

這樣的邏輯包括變焦方面的使用體驗,雖說剛開始用起來會覺得有點硬派不太習慣。但每次按下快門鈕啟動相機時,能夠確信相機目前焦段設定的信任感。的確給人一種使用的是專業相機的感覺。這樣的可靠感,可是一般行動裝置很難獲得的使用體驗。

更貼近專業使用者的相機體驗設計

▲圖:可別小看基本模式,模擬夢幻散景跟場景辨識長時間曝光的「夜景模式」都能在此啟動。
有個人認為很讚的拍攝介面小細節。就是 BASIC 模式每次關閉螢幕時,雖然會保持一般手機的邏輯自動將焦段調回 1x。不過當你從 Photo Pro 與 BASIC 等各模式互相切換時,Xperia 1 III 其實是會聰明地保持焦段不重設,讓你不會手忙腳亂,一直在切換模式時必須把鏡頭再換到其他焦段。

以上都是個人十分欣賞 Xperia 1 III 不同於多數品牌的操作體驗設計。不得不說,Sony 不僅給予這台手機高畫質、高精準度、高速性、輕巧與輕盈的設計理念。更灌注了許多會令自家高階相機愛用者會感到激賞的元素在其中。還能透過 BASIC 與 Photo Pro 的模式,來兼顧一般使用者與進階攝影愛好者的體驗天平。

小撇步教你解鎖 Xperia 1 III 的最強拍攝實力

Xperia 1 III 全面進化的拍攝軟硬體表現,想帶來的並不是生硬的專業門檻,而是無論使用哪種模式都能拍到「你心裡所見」的使用可能。這裡我們也分享一下要如何搞定普通手機很難立即搞定的色彩問題 - 認真說,與其拍 RAW 來辛苦調整,不如一開始就拍到正確色彩最實在!這點在 Xperia 1 III 上真的無論在任何模式都能輕鬆應對。

▲圖:在進入教學分享前,先帶大家更深度了解 FN 拍攝選單中的各個功能

用 Photo Pro 拍出專業色彩!

對於愛用 Alpha(或 RX)系列相機的用戶而言,上手 Photo Pro 其實應該很快就能找到進階的「自訂白平衡」功能 - 相對於其他手機系統麻煩的白平衡調整與自定選項,Photo Pro 可以用上專業微單相同的自訂白平衡介面 - 甚至還可以針對色調進行「微調」,真的專業好用的功能選項。

而如果你不知道自訂白平衡的話也不用擔心,因為這功能用起來真的超~~~簡單。只要點擊白平衡的 FN 快捷選單,選擇「自訂(共有三個可自定義)」。就能在介面右下角的「套用」選擇針對畫面中需要校正白平衡的區塊(灰色區塊最好校正),就能得到一個該光源的場景下相對正確的白平衡效果。

不得不說,既然在手機上的 EV 值大多都已經可以直覺的調整,而且 Photo Pro 也支援全手動的拍攝模式。假若就連色彩也能保持穩定的話,Xperia 1 III 就真的有機會取代不少專業的拍攝場景 - 很難說未來甚至有機會成為專業相機的備機也說不一定!

其實以 Xperia 1 III 這樣的對焦性能與長焦能力,自己真的會想要買來代替 RX100M7 偶爾拍車與記者會舞台的拍攝任務。應該都會有十分不錯的實戰表現 - 可惜疫情期間幾乎都沒有活動了,不能直接實戰驗證(超 QQ,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啊)。

▲圖:雖然是在疫情期間,但趁買咖啡的空擋,試試長焦鏡頭拍拍花也是不錯的。

基本模式也很威!曝光/色彩瞬間調好

雖然前面講的好像激推大家多多使用 Photo Pro。但認真說,個人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用所謂的基礎 BASIC 模式進行拍攝。個人認為,即便你不使用 Photo Pro 的專業介面,依然可以透過 Xperia 1 III 拍出美照。因為只需透過右下角簡單易懂的快速調整介面,就能進行「色彩/曝光」雙數值的速控調整(如上圖示範)。而且好用的人像模式與光線昏暗時自動啟動長曝夜景模式,還有快速錄影功能,都是 BASIC 模式的拿手好戲呢!

透過 BASIC 的快速調整介面,無論你想要拍出黃色或偏藍的照片,或者暗一點、亮一點全都能瞬間調好 - 特別是在拍晨昏時,由於白平衡容易被混淆而拍不太出晨昏美麗的色溫。此時啟動這個調整選項,就能拍下最美的瞬間。真的可以輕鬆拍到心中所想要的畫面。

是說,大家喜歡偏冷色調的夕陽照,還是偏暖的呢?還是像我們一樣,直接用 BASIC 功能快速調整之後都拍下來!

BASIC 模式在偵測到低光環境,也會自動啟動夜景長曝。

即使是昏暗的夜晚,也能拍出品質優異的夜景照片。

錄影想更上層樓?打開 Camera Pro App 吧!

雖然 BASIC 模式也能拍攝超高品質的 4K HDR 影片。不過如果你想要更有「電影感」的專業影片的話,透過持續更新在 Xperia 1 III 帶來更穩定拍攝效果(記得要把「穩定器」功能打開)與更專業介面的 Camera Pro,絕對會是最值得利用的影片拍攝利器!

不得不說,光是可以用到高階攝影機的 Venice CS 風格檔就已經算是賺到。這個應用,也讓 Xperia 1 III 成為了最超值的電影攝影機的入門選擇。如果你真心想要鑽研更進階的影片拍攝,Xperia 的一系列原廠拍攝應用,說真的比起其他三方拍攝軟體,可說是一把應用啟動後,就把這台 Android 手機變身為專業攝影機與專業相機。只要善加利用,都能成為極其強大的創作工具。

與專業相機也能相處融洽的 Xperia 1 III

Xperia 1 III 支援 UVC(USB Video Class),搭配「外部監視器 app」(要到設定 > 裝置連線 > 連線偏好設定 > 外部監視器,選擇啟動),Xperia 1 III 便可以透過簡單的數據線連接,與包括 ZV-1 等 Sony 專業相機連接,當成具備 4K HDR 面板的外接螢幕使用。要知道,像這樣強大的螢幕規格,如果要另外去購買三方的外接螢幕的話,可能至少又得要花一部手機的價格了啊。如果有這樣的專業使用需求,Xperia 1 III 根本是個極度超值的選擇。

更多實拍

Xperia 1 III 頂級上市禮搶起來!(官網傳送門)

不只拍照強「全能旗艦」全都行!

這次評測期間我們也沒有忘記體驗 4K 120Hz 21:9 CINEMAWIDE 6.5" HDR OLED 螢幕面板的威能。搭配 360 Spatial Sound 空間模擬音效與內建 3.5mm 耳機孔所提供的高音質體驗。要說 Xperia 1 III 是現階段手機中擁有最強影音實力的產品,真的完全不為過 - 光是 4K 120Hz 的爽度就已經頂天。

身為 Sony 有史以來最全面的最強旗艦,在大面積內部散熱搭配高通 S888 5G SoC 將性能最大化之下。Xperia 1 III 擁有相當強悍的效能表現。更因此成為《決勝時刻 Mobile - Garena》世界大賽官方指定手機,可見其的確具備有相當好的遊戲表現。這裡我們也透過簡單的跑分進行驗證。

除了能夠提供包括效能模式、HS 充電控制與新的「深色背景強化」Low gamma raiser 顯示功能的效能遊戲增強器。


▲圖:支援暗色加強的遊戲增強器搭配強大效能,可以為你的電競戰力加分。
Xperia 1 III 依然搭載有好用的多工操作,將可讓使用者有效善用 12GB RAM 與 5G 行動網路高速的強大規格。

▲圖:延續 5G 高速行動網路規格,可提供混合 microSD 記憶卡的雙卡雙待規格。

▲圖:不僅支援 3.5mm 有線耳機孔,方便得知手機狀態的提示燈也依然留存。

▲圖:即有設計感的中框,不僅內建疫情期間極為好用的側面指紋辨識器,更有著 Sony 特色的快門按鈕。

▲圖:Xperia 1 III 盒裝提供 30W 快充充電器。

結語:可輕鬆享受攝影樂趣的專業級拍照手機

在逐步針對 Xperia 1 系列導入專業相機產品的軟硬體加強後,這台堪稱 2021 最全能的 Sony 旗艦,的確給了我們印象深刻的優異表現。特別在拍攝功能與成果方面,不僅具備有優異的畫質與色調表現,更能在 Photo Pro 的專業介面輔助下,帶來接近專業級相機的體驗與穩定拍攝成果。

除了讓人有十足創作衝動的相機系統。Xperia 1 III 的超狂 4K 120Hz 規格寬螢幕與強大效能,在影音表現乃至於遊戲方面也都給人旗艦級的體驗感受,加上系列特色的緊湊手感與氣質外型,的確是不負全能旗艦之名的「1」系列超越極限之作,相信能滿足使用者對於手機方方面面的需求。

深入了解 Xperia 1 III 上市資訊(官網傳送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8

  • Arlene
    安卓陣營的手機只能買小米、紅米、OPPO、realme、華為,其他安卓品牌都蘋果一樣是垃圾!!
    2021年07月29日10:57
  • 宗樺
    價錢不可愛~信仰也是有極限的…
    2021年07月29日09:35
  • mori
    開箱文很少,行銷要更用心🤣
    2021年07月29日05:36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28日23:55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28日22:4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