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追劇

Netflix節目《黑白大廚》將泡菜翻譯成辛奇惹議?韓國:早就正名多年了

DQ 地球圖輯隊

更新於 2024年10月09日13:16 • 發布於 2024年10月08日14:02 • 山謬

泡菜究竟是來自中國,還是來自南韓?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在中國官媒一篇慶祝泡菜通過ISO認證的文章後,引發兩國網友之間的大論戰。

2024/10/08更新:2024/10/08,是泡菜還是辛奇?

◆ 原文上線時間:2020/12/03

◆ 增修時間:2024/10/08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用字在中國和南韓間掀起一場泡菜大戰。圖為一名女性正在製作韓式泡菜。 歐新社 / 達志影像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用字在中國和南韓間掀起一場泡菜大戰。圖為一名女性正在製作韓式泡菜。 歐新社 / 達志影像

(10/8更新)是泡菜還是辛奇?

今年9月,Netflix推出韓國實境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邀請隱藏在民間的無名廚師「黑湯匙」對決知名主廚「白湯匙」。自節目開播以來,迅速在許多亞洲地區拿下收視冠軍寶座,不只讓參賽的韓國廚師們爆紅,也活絡了韓國的餐飲業市場。

而在節目中,多次出現的韓國傳統美食「泡菜」(Kimchi)也因Netflix將其翻譯成「辛奇」而引發觀眾的討論。

這並非Netflix第一次因為Kimchi的中文翻譯惹議。今年7月,同為韓國真人秀節目的《駐韓超富族》,也因Netflix將Kimchi翻譯成「辣白菜」,引發部分韓國民眾的不滿。

韓國:請稱呼韓國泡菜為「辛奇」

2021年7月,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為避免大眾搞混韓國泡菜(Kimchi)和中國四川泡菜(PAOCAI),決定將韓國Kimchi的中文譯名變更為「辛奇」。

根據《韓聯社》報導,因韓國漢字拚音沒有Kim或是Ki的音節,無法進行準確音譯。因此,在比對8種中國方言的讀法,提議將Kimchi翻譯成「辛奇」。

辛奇,在發音上不只接近韓語原文,且能讓人聯想到辛辣、新奇之意。而此項變更已於2023年7月22日正式實施。

辣白菜不是辛奇

韓國之所以要正名韓國「辛奇」,其目的是為了保護韓國文化的獨特性,以和國際市場上與類似的食品做出區別。

然而,辛奇的正名主要應用於官方文件、旅遊資料等公共服務,並未強制私人企業或個人使用「辛奇」一詞,也讓民眾質疑這樣的正名是否有其意義。

2024年1月,南韓社會活動家徐坰德(서경덕)在其社群媒體上指出,南韓食品公司農心(Nongshim)出口至美國的泡麵包裝上,不應使用中文的「辣白菜」作為標示。因為辣白菜是中國東北的泡菜,此舉會誤導消費者,應使用正名的「辛奇」作為中文標示。

最後,農心也出面解釋,「過去在進軍美國市場初期,考量到中國人常去的亞洲超市消費,才會使用中文的辣白菜一詞。」並保證會迅速更換包裝,刪除原本的中文標示,只使用Kimchi的英文標示。

韓國之所以大動作的「正名」,即是為了避免中國和南韓搶奪泡菜文化的事件再次發生。

泡菜行業新標準誕生!

2020年11月24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通過中國四川省提出的一項申請案,公布了全新的《泡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消息傳回國內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自然大加報導,形容此一標準讓「中國的泡菜(Kimchi)產業成為了國際泡菜市場上的行業標竿」。

沒想到,這則報導卻讓將泡菜視為國粹的南韓不滿,不僅引來南韓網友大肆批評,就連南韓政府也挽起袖子參戰。

是Kimchi還是Pao Cai?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當初《環球時報》在英文版的文章裡使用的是「Kimchi」一詞,這個詞指的是「韓式泡菜」;而ISO公布的標準則是指「中式泡菜」,英文稱之為「Pao Cai」,兩者並不相同。

因此,當《環球時報》將「Kimchi」用在一篇報導中式泡菜的文章中,自然引發廣大南韓網友的不滿。

其實ISO當初公布的文件中就有特別註明,表示這份文件不適用韓式泡菜。圖中顏色通紅者為韓式泡菜,顏色較淺者則為中式泡菜。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其實ISO當初公布的文件中就有特別註明,表示這份文件不適用韓式泡菜。圖中顏色通紅者為韓式泡菜,顏色較淺者則為中式泡菜。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兩國網友吵翻天

《環球時報》的報導傳進南韓後,一名南韓網友便在南韓入口網站Naver上表示:「這一點道理都沒有,中國根本就是在偷竊南韓的文化!」另一名網友則擔心地表示:「如果未來中國連泡菜的製造過程都偷走,屆時南韓的傳統文化可能會因此消失。」

在接受《韓聯社》訪問時,熱衷於推廣南韓文化的南韓誠信女子大學教授徐敬德(Seo Kyoung-duk,音譯)指出,眼下南韓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正不斷上升,「中國似乎也在努力要宣稱部分南韓文化的根源其實是來自於他們」。

另一方面,一名中國網友則在微博回應道:「如果你沒有達到標準,那就不能叫做泡菜(Kimchi)。更別說『泡菜』一詞的發音是來自中文,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ISO:《泡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不適用韓式泡菜

話又說回來,其實ISO當初公布的《泡菜規範和試驗方法》中就有清楚註明:「本份文件不適用於韓式泡菜」。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環球時報》當初在英文報導裡要用Kimchi指稱中式泡菜,不過這樣的用字已經激起了兩國網友的戰爭。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環球時報》當初在英文報導裡要用Kimchi指稱中式泡菜,不過這樣的用字已經激起了兩國網友的戰爭。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用字不同,食材也不同

再者,兩種泡菜除了英語用字不一樣,各自選用的食材也大不相同。中式泡菜的食材主要以蘿蔔、黃瓜等為主;韓式泡菜的主要食材則是大白菜等。

不過受到南韓本地的韓式泡菜工廠外移影響,現在南韓市面上買到的韓式泡菜大約有40%是在中國生產,最後才進口至南韓販售。

《環球時報》的「泡菜」到底是指誰的泡菜?

各種因素結合下,人們開始懷疑《環球時報》的用字瑕疵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刻意為之,故意要引發兩國網友間的論戰。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無從得知。

最後,南韓農業部更是出面發布聲明,譴責中國媒體用字瑕疵,沒有在報導中分清楚到底是在講「中式泡菜」還是「韓式泡菜」的作法。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最後,南韓農業部更是出面發布聲明,譴責中國媒體用字瑕疵,沒有在報導中分清楚到底是在講「中式泡菜」還是「韓式泡菜」的作法。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南韓官方:應該要分清楚在講哪個泡菜

不久後,南韓農業部也注意到了兩國網友間的爭議,特地為此發布聲明,澄清中韓兩國泡菜根本不一樣,指出「韓式泡菜」的製作方法和標準,早在 2001年時就已經獲得聯合國的認可。

「中國在未於報導中區分『中式泡菜』和『韓式泡菜』的情況下,便報導中式泡菜獲得ISO認證並不妥當。」

小販文化、蠟染也吵過

不過這類爭吵在亞洲地區也不是首次發生,2018年時新加坡曾提案,希望聯合國能將新加坡的「小販文化」列入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當中,卻引來鄰國馬來西亞網友的不滿,表示很多新加坡的料理追本溯源都是來自馬來西亞,更別提馬來西亞的小販還比新加坡的優秀。

除此之外,印尼、馬來西亞也曾就傳統布料染色技術「蠟染」起過爭執。

加入 DQ地球圖輯隊 LINE Notify ,一起看透全世界

延伸閱讀:
南韓要全世界知道「韓食」有多好吃北韓面臨泡菜危機

參考資料:

South Koreans, Chinese clash on social media over Chinese-style Kimchi winning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eKimchi ferments cultural feud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ChinaIs China Laying Claim to Kimchi, Too? Some South Koreans Think SoS. Korea refutes China's claim on industrial standard for kimchi中国主导制定泡菜业国际标准,韩媒炸了:泡菜宗主国的耻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