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中長期安置 首批入住南水署宿舍

大愛新聞

發布於 2天前

為期不到1個月的臨時安置點綠柏園,已撤除完畢,今天首批災民入住6間中長期安置的南水署宿舍,除了慈濟志工持續關懷,芥菜種會也協助裝設電熱水器、電線,顧慮長者安全,選的是非明火的電磁爐、電鍋等家電,也帶來生活照顧箱,以穩定安置期間的生活基本需求,雖然老宿舍有五六十年歷史,如今投注了社會的愛與貼心,住民期盼能早日東山再起。

大愛新聞記者 吳意萱:「南水(署)宿舍的房間,格局大不相同,像這間有上下鋪,如果爬不了樓梯 還有大通鋪,甚至還有變形金剛。」

慈濟支援的福慧床,也派上用場,公私協力打造溫暖的家。

南市社會局長 郭乃文:「因地制宜 能夠讓災民覺得,噢 是 這是我家,我開始要來經營了。」

受災居民 李禮:「保庇我們住這能平平安安,就是賺錢了啦。」

南市社會局長 郭乃文:「看到他們要來拜拜了,要來門口拜拜,這表示她對這裡 已經有感到,對 我要從這裡站起。」

受災居民 李禮:「不錯了啦,我住簡陋地方習慣的人,有這個能住已經很歡喜了。」

慈濟志工 張文郎:「所以妳都有感恩心,我們就知足,看到這樣的空間,我們住起來也比較安心。」

阿媽是中興路受災戶之一,獨居的家倒了,夜深人靜,陪伴的只剩失眠。

慈濟志工 林千用:「是貼黃單還是紅單,(黃單 貼黃色的而已),(不過牆壁 整片都倒了),是自己1個人住嗎 ,(我獨居老人)。」

受災居民 李禮:「(震後)也是睡不好,覺得很痛苦就對了,租屋的 不是我自己的,活到83歲了,沒房可住很痛苦。」

「阿媽 (謝謝),電鍋跟電磁爐 (好 謝謝),有電鍋可煮飯了,我拿菜來好嗎。」

來自大眾的愛心,精挑細選,避免明火、煮食更安全。

基督教芥菜種會督導 林宏俊:「有些是紅單,(家電)不一定馬上拿得出來,就想說 我們先提供簡單的。」

基督教芥菜種會專員 簡儀芸:「按這個紅色的,它大概10秒的時候 就會有熱水了。」

為期約半年,臨時安置點,雖不完美,也慢慢與日常接軌。

受災居民 劉先生:「(臨時母子倆住1間會不習慣嗎),有一點 房子還是要找,(再另外找啦) 嗯。」

基督教芥菜種會處長 全國成:「過度期幫助他們自立 能夠穩定,恢復自己的生活習慣之後,忘記自己是災民身分,他再站起來就比較快。」

陌生人臨時組成大家庭,加油打氣努力災後復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