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屍檢結果揭人腦微塑膠8年增50% 研究:相當於一整支湯匙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於 02月11日02:03 • 發布於 02月11日02:03 •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 編譯;陳文姿 審校

微塑膠攻占人體器官不是新聞,但哪裡最多?研究團隊從屍檢的人體組織樣本中找答案。在2024年死亡的樣本中,大腦的微塑膠與奈米塑膠比肝、腎更多,份量約達一根塑膠湯匙。跟8年前的樣本相比,高出了近50%。

人腦中的微塑膠。圖片來源:Nature Medicine (CC BY-NC-ND 4.0)
人腦中的微塑膠。圖片來源:Nature Medicine (CC BY-NC-ND 4.0)

微塑膠攻占人體 比8年前更多

新墨西哥州大學(UNM)藥物科學系教授坎彭(Matthew Campen)的研究團隊長期追蹤微塑膠侵入人體組織的情況,他們分析了2016年逝世的28人和2024年逝世的24人的器官樣本,發現塑膠微粒約占大腦重量的0.48%。

「這代表大腦中99.5%是腦組織,其餘都是塑膠,」坎彭告訴《CNN》,「份量相當於一整支塑膠湯匙」。

這項研究於2月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所使用的樣本來自40至55歲死者,由美國新墨西哥州醫學偵察辦公室(New Mexico Office of Medical Investigator,NMOMI)提供。法律規定,屍檢的組織樣本需保留至少7年。

團隊在腦、肝、腎裡找到12種聚合物,以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占最大宗。大腦的微塑膠是肝臟跟腎臟的7至30倍。聚乙烯常用於包裝容器,如塑膠袋、瓶等。

屍檢樣本也反映了全球塑膠使用量的趨勢。2024年死者體內的塑膠微粒比起過去的尺寸更小,而且大腦裡的微塑膠也比起2016年多出了約50%。坎彭說,這是一項警訊。

失智者大腦含更多微塑膠

這些樣本中,有12人曾診斷出患有失智症。研究團隊發現,失智症患者大腦裡的塑膠微粒比其他人更多,最高達10倍。

坎彭提醒,這無法證明是微塑膠導致了失智症,或是失智症的病徵導致微塑膠更易堆積在大腦,不能以此直接證明微塑膠與疾病的關聯。

美國波士頓學院全球公衛與共好計畫主任蘭德里根(Philip Landrigan)表示,全球塑膠產量、污染以及人類接觸到塑膠的機會快速增加,在人體內發現更多塑膠微粒並不意外。

蘭德里根曾參與全球性報告,發現塑膠在每一個生命週期都會危害人類健康。他表示,在人類心臟、大動脈、肺、肝、睪丸、胃腸道與胎盤都曾發現微塑膠,「問題是,這些微粒對我們有什麼影響?說實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

坎彭說,提醒社會大眾注意微塑膠時,多數人總是聳聳肩,不以為意,新研究或許可以讓大家認真看待這個問題。

參考資料

- CNN(2025年2月3日),Human brain samples contain an entire spoon’s worth of nanoplastics, study says

-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Health Sciences Center(2025年2月3日),UNM researchers find alarmingly high levels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brains – and concentrations are growing over time

-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ecedent human brains,Nature Medicine, DOI:10.1038/s41591-024-03453-1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