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為何經濟合作會議,也談青少年心理健康?

換日線

更新於 01月02日06:44 • 發布於 2023年12月19日05:47 • 邱意婷諮商心理師/不務正業邱總監
為何經濟合作會議,也談青少年心理健康?
為何經濟合作會議,也談青少年心理健康?

公眾人物的影響力,能讓心理健康概念更有效地普及化。Photo Credit:截自  Forbes Breaking News@YouTube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縮寫 APEC),是亞太地區最為重要的多邊官方經濟合作論壇之一,2023 年峰會於 11 月在美國加州舉行。

除了以往著重討論經濟發展與貿易關係,本屆 APEC 的最後一日,美國第一夫人吉兒拜登(Jill Biden)特別在會中舉辦了有關心理健康議題的討論會,來倡議與提升社會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關注。

吉兒拜登針對「青少年心理困擾」議題,特別邀請了南韓女子天團 BLACKPINK 成員 Rosé 與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共同討論,期望透過他們在全球及業界的影響力,激起大眾關注心理健康議題。

不過有意思的是,為何在以經貿為主的國際會議上,會討論到心理健康這個議題呢?

吉兒拜登的個人職涯,與青少年族群的交集

首先,這或許和拜登夫人的個人生涯背景有關。

吉兒拜登在成為美國第一夫人之前,是一位高中老師,曾在公立高中教導英語和閱讀長達 13 年,以及在醫院輔導患有情感障礙的青少年;成為第一夫人後,仍然持續在北維吉尼亞社區(Northern Virginia)擔任教職。

不論是教職人員的經歷,還是輔導心理疾患學生的經驗,都讓吉兒拜登更能感受到青少年族群的心理健康問題,認為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她在 APEC 的致詞中提及,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她在大學的教學工作中曾目睹許多學生受到焦慮及孤單的極大影響,並受缺乏與人互動所苦。

拜登夫人亦引用智慧型手機市場龍頭──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的核心價值:電腦的發明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科技能加速這些連結,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間,科技讓人們可以更容易地與親朋好友聯繫或接受教育,但也因為社交距離的限制,造成人們的心理疏離,甚至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與經濟發展如何相關?

那麼,心理健康和經濟貿易又有什麼連結呢?

身為一名諮商心理師,筆者相當同意拜登夫人在演說中所發表的觀點,世界各地經濟與貿易要有蓬勃的發展,人們的心理健康、強而有力的社群連結,其實是相當關鍵的影響因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字,全世界有近10 億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焦慮症」和「憂鬱症」為兩種最常見的精神疾患,每年對全球經濟造成1 兆美元(約新台幣31.33 兆元)的損失。總體而言,早在 2010 年,不良心理健康狀況就預計每年對世界經濟造成 2.5 兆美元損失,並導致人民生產力下降,這樣的損失預計到 2030 年將增加至 6 兆美元。

上述統計資料顯示,國民心理健康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倘若沒有健康的身心狀況,便會影響個人在工作上的績效,進而影響公司的生產力及營業額。

人氣偶像揭露自身經驗的影響力

許多心理疾病的症狀很難被直接、清楚地觀察到,且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也使得多數人在面對自己有心理議題時,未必能即時處理或和身邊的人分享,因而容易遭到忽視。

拜登夫人在 APEC 上公開地討論心理議題,能讓更多人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她之所以邀請青少年偶像 Rosé 分享自己的心理困境,也是希望透過她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族群能認同心理健康的概念。

Rosé 在 APEC 的演說中提到:「我確實覺得自己所做的某些事情,是永遠都做得不夠的。無論我在某件事上多麼努力,總會有人以自己的論點或主觀想法詮釋我的言行,讓我總感覺相當孤單,好像不被理解。

身為公眾名人,這樣直接且真實地分享自我經驗,能讓大眾更意識到,不是只有自己受到焦慮或憂鬱情緒的困擾,超級偶像也可能會遇到生命中的難關──而如果連我們的偶像都能這樣無懼地面對自己的脆弱,我們自己也能更有勇氣敞開心房、尋求旁人或專業的協助,因為這並不丟臉!

領導人對心理健康議題的重視,至關重要

回顧美國總統拜登在 2021 年 5 月公佈的 2022 年財政預算案,在參議院 3.5 兆美元支出計畫中,將「加強心理健康」作為當前最優先的事項之一,期望減緩人民因新冠疫情期間「社交隔離政策」所引發的憂鬱和焦慮現象。

而台灣第 16 任總統大選期間,也有候選人針對心理健康議題提出政見發表。例如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提出「公義社會 5 大方案」,希望擴大對社會福利的投資,並將今(2023)年 8 月剛實施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擴大年齡層,向下延伸至小學生,鼓勵面臨心理困境的兒童及青少年,更認識心理健康及如何善用。

賴清德也指出,經濟成長亦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愈是激烈,但人際關係或親子關係,卻可能因為忙碌的生活型態而日漸疏離,孩子們的壓力也會逐漸攀升。透過政策與宣導,讓社會大眾更理解心理疾病,以及可以如何尋求心理協助,將會是政府高層及國家強化社會安全網的重要媒介。

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則重申,要在政府各層級推動「國民心理健康計畫」,並同時最佳化目前正進行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期望推動青年心理健康的服務。他表示許多民眾都有心理疾病的困擾,卻不一定有足夠的資源支持,政府對人民的心理健康給予照顧,才會有健康的國家與社會。

不論國內外,政策制定者對於心理健康議題的重視及措施,都是國家更願意投入心理健康資源的展現;提出的人層級愈高,就可能有更高的預算,以及更大的影響範圍。

此外,透過更高曝光度的國際會議──如今年 APEC──倡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突顯出一個安全且良好的社會氛圍,與人民的身心理健康有直接關聯。

心理健康的倡導,並非僅能由心理專業人士在醫療院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動。透過更高層級的政商名人宣導或提出具體政策,才能讓心理健康概念更有效地普及化,減少大眾對疾病的污名化,需要的人也能確實地使用到相關資源。

【延伸閱讀】

●為何有這麼多成功人士,定期心理諮商或冥想?──其實,心理衛生與身體衛生同等重要
●「老闆,我心情不好,要請病假!」──不同於請假會有罪惡感的亞洲,英美職場要你正視「心理健康」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