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性別平權,家庭更幸福,全職爸爸育兒祕笈大公開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18年09月13日09:04 • 發布於 2018年09月13日00:00
性別平權,家庭更幸福,全職爸爸育兒祕笈大公開
性別平權,家庭更幸福,全職爸爸育兒祕笈大公開

男性育嬰假人數 6年成長超過兩倍

「你是全職爸爸?你會換尿布?會餵奶?會哄睡寶寶?幫寶寶洗澡?」說起全職爸爸,親友們質疑的聲浪便如雪花般飛來,會認為為何不是媽媽請育嬰假,而由爸爸代勞?這些性別刻板印象,同時反映在目前申請育嬰津貼的男女比例上。根據勞動部統計,105年男性申請育嬰津貼人數為15,636人,約佔17%;女性則為76,632人,比例高達83%。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科長楊玫瑩分析原因,根據主計總處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報告,已婚婦女每日花在照顧家人及家務時間為3.81小時,遠高於男性1.13小時,顯示在家務分工、育兒照顧責任上,女性仍居於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很多男性可能對全職育兒,感到無法勝任,因此女性請育嬰假比例仍然偏高;另外雖然男女薪資差距已逐年縮減,但部分女性薪資仍較其配偶略低,夫妻雙方仍會評估,誰申請育嬰留停對家庭經濟的衝擊較小,由薪資稍微低的一方申請會比較有利。

雖然如此,但另一個數字更值得關注,就是每年男性申請育嬰津貼的人數,從99年剛開始申辦時的6,803人,至105年成長至15,636人,已增加兩倍多,顯示近幾年性別平權的觀念已逐漸轉變。楊玫瑩認為,越來越多的爸爸,看重寶寶成長只有一次,願意花時間陪小孩;而且,申請育嬰留職停薪,能領取勞保投保薪資的六成薪,對家庭的收入不無小補。她解釋,育嬰津貼制度的設計,是受僱者父母雙方在孩子三歲前,可分別申請六個月的育嬰津貼,不能互相取代或互相轉換,意思是假如爸爸不申請,這六個月的育嬰津貼也不能移轉至媽媽身上,每人只有申請六個月津貼的權利。政府這樣的制度,其實是鼓勵性別平權、父母輪流育兒。爸爸請育嬰假後,可利用這段陪伴孩子的時間,用不同角度思考職涯發展,未來要轉職或做其他得準備,都是很好的轉換。

 

全職爸爸 對孩子和家庭好處多多

值得注意的是,有全職爸爸的家庭,各方面都具有優勢。林希陶分析,爸爸的陪伴,會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同時爸爸投入家庭,媽媽的心情會較愉悅,家裡氣氛會變好。根據研究指出,只要爸爸請兩週育嬰假,便能看到效果,因為爸爸體驗過後,就知道帶孩子很辛苦,因此願意對家庭付出更多心力。

現為臨床心理師的林希陶,因對嬰兒發展過程有興趣,加上自己的寶寶是發生率極低的同卵雙胞胎,所以請了兩年育嬰假,全職照顧寶寶。兩年過後,他自豪地表示,即使身為男性,但照顧起寶寶一點也不比女性弱,更將自己的育兒心得和照護技巧出書,希望告訴其他的爸爸,全職爸爸可以怎麼做。

 

全職爸爸的3個前提

當全職爸爸是一件幸福的事,但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之前,可先評估自己適不適合請育嬰假,再做決定。

是否願意學習育兒相關知識?

林希陶認為,願意學習育嬰知識的態度,以及對孩子發展過程有興趣,是當全職爸爸的必要條件,如果爸爸學習意願不高,不但很難強迫,也難以從育嬰過程中得到樂趣。

 

是否確保家中兩年經濟無虞?

雖然照顧新生兒花費不高,高消費活動和出門玩樂的機會不多,但每人物質欲望和需求不同,爸爸還是須先評估現有存款,在育嬰假兩年內是否夠用。經濟上沒有負擔,照顧寶寶期間較無壓力。

 

是否與另一半溝通好?

爸爸請育嬰假前,應跟媽媽做好充分溝通,有媽媽的支持,兩人才能互相配合,一起撫育寶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家恩
    研究指出,爸爸帶的小孩,長大腦力激盪比較聰明
    2018年09月13日02:0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