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有雷影評心得│是枝裕和古裝喜劇《花之武者》: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報仇之前先和好。

yamMovie電影特區

發布於 2018年10月11日07:20 • 維維安

因為坎城金棕櫚獎加持的關係,是枝裕和大概是今年最常在電影院中可以看到的名字了。選擇重新放映《花之武者》是一個滿新鮮又有點冒險的舉動,因為這部電影並不是是枝裕和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說是知名度和評價都不高的作品。

《花之武者》跟其他是枝裕和作品的風格都不一樣,不僅是古裝劇,更是帶有不少搞笑的元素,不說的話其實很難相信這是是枝裕和的電影。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太過胡鬧搞笑,是是枝裕和難得的商業電影。雖然這部電影確實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是枝裕和,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其實並沒有偏離是枝裕和一直想要探討的議題—家庭與生死,而且這是我看過最可愛的是枝裕和作品了。

是枝裕和在《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時提到《花之武者》其實是從美國911事件中得到的靈感。所謂「善惡二元論」是真的嗎?人一定是非善即惡,非惡即善嗎?報仇真的就是繼承父親的遺志,讓父親的死變得有意義嗎?在武士道的精神中,生死被看得很淡,為了復仇、為了主君,即使切腹自殺也在所不辭。但是是枝裕和卻透過《花之武者》告訴大家,其實在崇高的武士道精神下,也有很多肉腳的「落跑武士」。

這部電影的場景設定在一個貧民區,如果說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是從貧窮看透人性的「惡」,那麼《花之武者》就是透過貧窮看透人性的「軟弱」。因為貧窮,為求溫飽都來不及了,誰還有閒心去管吃狗肉會不會被詛咒?所以看似崇高的武士道精神到了貧民區也變成了一場胡鬧的兒戲,甚至最後變成騙錢的手段,相對於那些為了一點小事就切腹自盡的武士,這些「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做法反而才是人類智慧的展現。

「從有意義的死發現無意義卻豐富的生」,這段話是是枝裕和在《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中提到他在拍《花之武者》時的附註。武士喜歡把生命比喻作櫻花,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夠像櫻花一樣盛放卻又快速地凋零。片中最沒有受過教育的阿孫說出了一句最貼近電影主旨的話:「櫻花之所以快速凋零,是因為知道明年還會再度盛開。」如果像武士一樣一生為了追求「有意義的生」的話,很容易就會導向「無意義的死」,但如果度過了「無意義卻豐富的生」,那麼死的時候自然是會有意義的。

雖然不像其他作品那麼直接去描寫家庭關係,但《花之武者》仍然討論著家庭的傳承與父子關係。主角宗左原本一直為了替死去的父親報仇而不斷尋找著仇人,卻在與進之助和仇人的孩子小吉相處的過程中發現了人生除了復仇之外的意義,因為他父親教給他的不只是劍術,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殺父仇人在兒子的眼中是英勇的戰士,還不識字的進之助以為母親每天晚上看的仇人畫像是自己父親的畫像。善與惡其實沒有邊界,或者應該說有善就有惡,善與惡是並存的。既然如此,那不如報仇之前先和好吧!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推薦指數:9分(滿分10分)

加入「yamMovie電影特區」LINE好友,隨時掌握熱門電影動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