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通往 Inveroran Hotel 西高地之路的冬季限定版景色。Photo Credit:劉政暉 提供
從作家謝哲青於 2017 年撰寫的《因為尋找,所以看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到新冠疫情後 KOL 的推薦,西班牙北部的「聖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恰好搭上了國人報復性出國的風潮,瞬間成為近年臺灣人出國旅行關注的熱門標的。
根據旅遊網站統計,光 2023 年,全球就有超過 44 萬名民眾完成走完朝聖之路。也正因為聖雅各之路的盛名在外,這段本該是追求「平靜」、創造「個人對話」的旅程,卻因路上有不少追求派對與享樂的年輕嬉皮旅伴,及沿路上過於觀光化的環境與體驗,而讓事件變得事與願違。
相較之下,蘇格蘭的「西高地之路(West Highland Way)」雖僅為聖雅各之路的五分之一長,但其獨特魅力在於,行走在人煙罕至、腹地廣大的蘇格蘭高地山谷中。根據官方統計,每年僅約四萬人造訪西高地之路,讓此處成為追求寧靜、與自我對話的徒步者心目中替代選項之一。
通往 Inveroran Hotel 的西高地之路。圖/趙芸青 提供
本文將介紹這條壯觀的「西高地之路」,期望有更多旅人有機會造訪這條,貼近自然與自我內在的徒步之路,並將其放進旅遊夢想清單中。
一路向北的「西高地之路」
「西高地之路」歷史不長,一直到 1980 年,這裡才真正成為蘇格蘭史上第一條長距離步道。
這條 96 英里(約 154 公里)的步道,鼓勵遊客由南向北前行,循序漸進地體驗蘇格蘭之美。路線從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開始,在經過一片平緩森林與知名的格蘭哥尼威士忌酒廠(Glengoyne Distillery)後,便會進入如夢似幻的洛蒙德湖(Loch Lomond)區域。最終再一步步踏入蘇格蘭高地,在壯闊的大自然峽谷中緩步向北。
最後一天西高地之路的行程,將會經過全英國本島的最高峰──本尼维斯山(Ben Nevis),最終抵達終點威廉堡(Fort Willian),才算是完成整趟旅程。抵達威廉堡後,旅人們可選擇繼續前往尼斯湖(Loch Ness)、天空島(Isle of Skye)與哈利波特電影中最負盛名的「格倫菲南高架橋(Glenfinnan Viaduct)」等蘇格蘭知名景點。
根據「西高地之路」的官方網站建議,旅人可在 5-7 日內完成這趟旅程,實際時間端看各自腳程與體力,但通常仍建議規劃 7 天的旅程,才能好好欣賞沿路美景。
因蘇格蘭的天氣就像英國大大小小的城市一樣,常常一日可見四季,所以多數人會選擇氣候較溫和的短暫夏日──6 月至 9 月來挑戰。但要注意的是,這季節溫度偶爾會達 20 度,導致西高地容易出現蠓蟲(Midge)滋擾,所以該做好的防蚊準備仍得做足,旅人可隨時根據此網站,來查詢每一段旅程的即時蚊蟲指數。
比起聖雅各之路的「觀光化」,沿路都有咖啡廳、餐廳可歇腳,還有不同的住宿選項任君挑選,蘇格蘭高地就如大家印象中的畫面──風吹草地見牛羊般的寂寥,除了幾個屈指可數的小鎮提供住宿與餐食外,當地就只剩下幾個陽春的露營區。
因此不要說喝咖啡的地方了,走在蘇格蘭高地中,有時候連「人」都看不到。我就有過一整天 20 公里的旅程,只遇到另一個徒步者的經驗,但也因為如此,在蘇格蘭當地沒有大型掠食性動物的自然條件下,旅人真的能放心將自己交給大自然。
但旅人們在出發前也千萬記得,西高地之路的旅館數量、床位都極為有限,在熱門月份很可能提早 3 個月到半年就被預訂完,甚至冬天時常直接歇業,若是晚了一步,往往僅剩高級旅店可選。我就曾遇到一對從德國來徒步的朋友,在享受洛蒙德湖旅程時,就因為各式旅館通通已被訂光,最後得搭船到湖對岸的旅館過夜,隔天再搭船回來繼續走。
不過換個角度想,或許正是這些對旅人的不便,使得造訪這片美輪美奐的西高地變得十分困難,讓它迄今仍能保有極為原始、震懾人心的美麗本質。這趟旅行的成行,端看旅人何時能有這般緣分,恰好碰上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順利走完這條夢幻之路。
如畫般的洛蒙德湖景緻。圖/劉政暉 提供
冬季限定的西高地美景
雖說在溫帶海洋型氣候影響下,面對大西洋的蘇格蘭西高地不至於如北美大陸般急凍,但仍動不動就颳風、下雨、飄雪,那冷到骨子裡的體驗仍讓人望之卻步。不過,對於住在西高地起點的格拉斯哥民眾來說,只要天氣預報兩天內會是晴天,就會試著當機立斷地安排遊程。
前幾天,在格拉斯哥度過連續兩週令人厭世的嚴寒雨季後,我碰上了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因此即便天氣預報溫度仍是零度以下,我與一位友人抵擋不住陽光灑落、覆蓋著厚厚白雪的西高地美景呼喚,說走就走地決定了翌日的西高地健行「一日遊」。
我們一早先從格拉斯哥搭了兩個小時的火車到 Bridge of Orchy,下車後往北走到 4 公里外的 Inveroran Hotel 後折返,再一路南下走 12 公里到 Tyndrum 火車站作為終點。如果是一路從南到北挑戰「西高地之路」的旅人,從 Tyndrum 到 Inveroran Hotel 的路程,便是官方網站建議的七日行程中「第五天」路線。
格拉斯哥有火車可以直達「西高地之路」的起點。圖/劉政暉 提供
這一段路大致上起伏不大,還可遠眺公路,我們偶見車子銀色身影通過,為行走增添了些許樂趣。
本次旅行中,西高地如我們預期般被一片秀麗雪白覆蓋。踩在積雪的步道上,那整路「刷刷刷」的腳步聲,為亞熱帶長大的我們帶來種神奇的幸福感受。古老陸塊的西高地,多半擁有和緩溫潤的山形,點綴其間的積雪乍看下就像一球球冰淇淋,在一片藍天作襯下,景色無與倫比。
走著走著,我們巧遇了路旁放牧的羊群,牠們過度緊覺地盯著少見的入侵者,讓此幕增添幾分喜感。而整趟途中最為夢幻的經驗,莫過於我們遇到近二十頭的高地牛群(Highland Cattle)。牠們那極具特色的蓋眼瀏海,總讓人摸不清牠們到底在想什麼。所以當我們戰戰兢兢地經過牛群時,牠們那本來富喜感的可愛牛角,也瞬間讓我們感到威脅。幸好,當時在路程上的牛群善良地讓我們先行通過,還讓我們拍下那如明信片般的蘇格蘭標誌性美景。
西高地之路上因旅人們的出現而警覺的羊隻。圖/劉政暉 提供
在西高地之路上巧遇高地牛群。圖/劉政暉 提供
這趟長達 20 公里的冬日徒步路程,儘管有些路面已完全結冰,我們必須手腳並用才能慢慢通過,但這堪比瑞士、卻沒有觀光客滋擾的冬季蘇格蘭限定景緻,無疑將成為我們一輩子難忘的美好回憶。
從格拉斯哥開始的一日徒步行
從 1980 年開始推出「西高地之路」後,蘇格蘭政府開始有系統地規劃更多長距離徒步路線。許多人以為「西高地之路」的標誌僅代表此條路線。然而事實上,它代表的是整個「蘇格蘭徒步之路」,而此標誌中間的圖案正是蘇格蘭國花──薊花(Thistle)的剪影。
在西高地之路上,沿路都有指示牌。圖/劉政暉 提供
另一條由西向東橫貫蘇格蘭、連結大西洋與北海的路徑──約翰.繆爾之路(John Muir Way),同樣是從格拉斯哥附近的海倫斯堡(Helensburgh)出發,最終結束於國家公園之父(Father of National Parks)約翰.繆爾的家鄉──Dunbar。
這位舉世聞名的環保先驅出生於蘇格蘭,並在這片土地上啟蒙了對大自然的興趣。隨著他移居到美國,進一步影響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並掀起全世界環保意識的浪潮。
這條以他為名的「約翰.繆爾之路」於 2014 年正式開通,不僅展現自然生態環境之美,也承載著深刻的紀念意義。當地進行路線規劃時,特別考慮到單車騎士的需求,推出騎士友善的騎行路線,並設計大眾交通工具可到的一日遊建議。
無論從西邊的格拉斯哥或東邊的愛丁堡(Edinburgh)出發,單車騎士及徒步者都能輕鬆走近蘇格蘭的大自然,親身體驗當年讓約翰.繆爾流連忘返的絕美景色。
約翰.繆爾之路有小部分與西高地之路重疊。圖/劉政暉 提供
當你攤開蘇格蘭地圖,不難理解西高地為何會受到觀光客歡迎。這裡地勢起伏大、擁有眾多湖泊與港灣,讓位在美景入口的格拉斯哥,成為探索這片美景的絕佳起點。
從格拉斯哥出發,除了西高地外,還有不少知名步道,只要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就可以抵達,例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與美麗瀑布的新拉納克(New Lanark)、可遠眺西高地的 Kilpatrick 與Dumbarton,以及擁抱壯麗海灣的 Largs 等。
Kilpatrick 的美麗夕陽。圖/劉政暉 提供
未來,旅人們若有機會到訪蘇格蘭,除了拜訪知名的愛丁堡外,別忘了留一些時間給這座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在這裡,你除了可以感受當地後工業時代的城市氛圍、大啖得獎的異國美食外,不妨可以安排一兩天輕鬆探索那些鮮少觀光客進入的秘境步道。相信不用威士忌,你也能沉醉於蘇格蘭迷人的自然之美。
【延伸閱讀】
●「人民成就了格拉斯哥」:一座我眼中「最值得臺灣學習」的英國城市
●「英國除了倫敦、劍橋、牛津以外,還能去哪?」──在英十年資深玩家公開私房秘境!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