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站隊川普或習近平?對等關稅陰影,越南「竹子外交」備受考驗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4月22日02:31 • 發布於 04月21日03:15 • 吳季柔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腳剛走,美國高階官員即將到訪越南,並展開美國—東協對話。眼下,越南一邊是華盛頓的關稅大刀,一邊是有著南海爭議的北京,當前的處境愈發艱難,越南的「竹子外交」恐將再度受到考驗。

川普關稅海嘯的重災區,除了中國,還有台商聚集的重鎮越南,面臨高達46%的對等關稅陰影,甚至被眾多國際媒體點名是關稅「最大受災戶」。箇中原因就在於,身為東南亞製造和組裝重鎮的越南,高度仰賴中國進口,同時又以美國為最大出口市場,對美出口占總出口的三成、名目GDP的27%,從經濟到政治,皆夾處兩強之間。

對美貿易順差破千億!2026經濟成長恐腰斬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模擬「最佳情況」,即美國經濟並未衰退、貿易伙伴並未採取報復手段,且投資並未受到不穩定的環境影響,關稅衝擊將導致越南2026年的經濟產值,較關稅前下滑3.5%,幾乎等同於經濟成長率腰斬。

雖說當前獲得90天暫緩,但越南政商界依舊人心惶惶。關注非西方世界的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指出,越南企業已意識到過往享有的成本優勢不再,「悲觀情緒正在間蔓延,有些人感覺天要塌下來了。」

此前,隨著中美貿易戰升溫,「中國+1」成為企業避險策略,科技巨頭如蘋果、三星,紛紛向東南亞轉移生產供應鏈,越南也逐步成為重要基地。不僅如此,越南更是製鞋業的重要產線,如運動品牌Nike、Adidas,《經濟學人》分析, 37%的越南製造的鞋類、52%的玩具和體育器材都銷往美國,這些都將成為關稅戰下的重災區

37%越南製造的鞋類銷往美國,將成為關稅戰下的重災區。段詩潔攝
37%越南製造的鞋類銷往美國,將成為關稅戰下的重災區。段詩潔攝

37%越南製造的鞋類銷往美國,將成為關稅戰下的重災區。段詩潔攝

尤其,2024年,越南對美貿易順差達1230億美元,成為美國繼中國、墨西哥之後,第三大貿易逆差國。越南深知,當前巨額貿易差額恐引起「關稅人」川普的注意,1月川普上任以來,便頻頻對美釋出善意,包括率先調降部分商品關稅,並承諾增加採購美國的飛機與農產品。

4月2日「解放日」後,越南更迅速反應,越共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蘇林( To Lam)是第一批與川普通電話的國家領導人,他積極表示,願意與美國協商零關稅協議,並派出代表團前往華盛頓協商。

《路透社》報導,越南航空公司預計,將敲定採購波音飛機的協議,藉此釋出對美經濟合作誠意。只不過,當前越南的籌碼,能否影響美越之間的關稅協商,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18個月內二度訪越!中越合作聚焦鐵路、航空

另一方面,越南與中國的高度經濟倚賴,以及如南海爭議等歷史情仇,也讓中越之間的關係愈趨複雜。

4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東南亞行啟程,首站便來到河內,這是18個月以來,習近平第二度造訪越南。雖說這趟東南亞之旅早在關稅之前便已安排,但當前敏感時刻仍引起各界關注。

兩人會談結果,蘇林與習近平共同簽署45項合作協議,並發表《中越聯合聲明》。進一步分析協議內容,從新質能源、人工智慧、農產品貿易、海關檢驗檢疫,其中,鐵路與航空合作也是一大重點。

此前,北京便已長期致力於越南民航局通過對中國製飛機認可。據《路透社》取得協議草案,越捷航空和中國商飛(COMAC)4月13日已簽署諒解備忘錄,越捷航空將租賃兩架中國商飛C909飛機,由成都航空的機組人員運營兩條國內航線。

免費訂閱【國際趨勢報】👉專業主編導讀3篇文章,助您掌握關鍵洞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與越南國家主席梁強(右)會面。取自中國政府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與越南國家主席梁強(右)會面。取自中國政府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與越南國家主席梁強(右)會面。取自中國政府網

另外,根據蘇林4月14日刊登於中國官媒文章,「越南將推進連接兩國的三條標準軌鐵路,作為戰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的最大優先事項。」此次兩人會面,也包括啟動「中越鐵路合作機制」,即越南國會於2月通過,預計12月底開始興建的老街—河內—海防鐵路,將由中方援助貸款,使其從原先法屬時期的鐵路軌距,改建為符合中國鐵路的設計。

針對「洗產地」行為,越南工貿部長於10日簽署文件,對內要求企業管控商品和材料原產地,避免倚賴單一市場,並擴大稽查詐欺行為。另一方面,越南也與中國簽署諒解備忘錄,加強越南工商會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合作,如核發「貨物原產地證書

學者:越南「竹子外交」不會靠邊

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向《遠見》分析,越南必須優先處理原產地標示、國內市場開放等問題,以迎合美國期待。但另一方面,「越南也不可能切斷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因為這正是越南對美國技術、資金等出口產能的來源。

至於東南亞國家對替代市場的需求,將擴大與「全球南方」互動包括印度、中南美洲、非洲、中東國家。此次聯合聲明中,越南也表示有意就成為「金磚四國」(BRICS)伙伴國展開討論。此前,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3月拜訪越南時,也邀請越南參加7月於巴西主辦的金磚國家峰會。

接下來,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高階官員歐尼爾(Sean O'Neill)將於4月16日至25日出訪越南、柬埔寨、日本及夏威夷。並於4月21日與柬埔寨共同主持「第37屆美國—東協對話」。

左正東分析,美國採取分批談判的形式,「這表示東協國家對美國貿易的挑戰、美國想解決的問題上,有很高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透過先從周邊國家開始貿易談判,有望削弱中國可以施展的空間,「透過這些國家的讓步,形成籌碼,進一步對中國形成必須上談判桌的壓力。」

雖說當前越南的政經處境愈發艱難,左正東認為「竹子外交」並不會轉變,河內將持續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越南會繼續在兩強之間,確保自主性跟尋求最大的利益。」

川普的關稅衝擊全球,也再度凸顯全球經貿與地緣政治之間的複雜性。身在海嘯第一排的越南,如何在應對兩強夾處的窘境下保持自主性,全世界都在關注。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