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盛大開展,五件公共藝術重現眷村生活的情感與記憶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10月22日05:00 • 發布於 10月21日16:00 • 亼光工作室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亼光工作室策劃的「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即日起至11月3日於臺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盛大開展!展覽以清水眷村文化為核心,透過藝術的語言試圖喚起這段往事歷史,從稻田、家屋到人情的細膩描繪,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將觀眾帶回那段與現今截然不同的生活場景。藝術家們運用各種眷村生活的關鍵元素,如織品、房舍、聚會場所等,呈現出眷村生活的點滴,也讓觀眾感受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溫情與團結。

藝術家吳建興的作品《出雙入對 - 祈願居》。圖片來源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從物件到情感,藝術家們如何透過作品傳遞眷村記憶

你是否曾聽過阿公阿嬤講述眷村生活的故事?那段充滿家庭溫暖與鄰里情誼的時代,隨著時光流逝,已經成為許多人共同的回憶。而如今,這些回憶透過藝術的形式,讓我們得以重溫,重新連結那段充滿情感的過去。

透過藝術季展現清水眷村特色與藝術家本身的作品特性。將田間記憶、低矮卻親切的家、空軍、女工、織物等關鍵字挑出;同時閱讀、爬梳清水眷村的資料,發現在這一帶區域有清水中社遺址,以及當時的眷村居民有一大部分的人都在傘製所工作,縫製降落傘,再利用傘廠不要的碎布、零碼布等製作家裡的窗簾,連麻將桌用的桌布也是用碎布製成,可以說是眷村風的拼布藝術了,這些有趣且富有記憶溫度的過去,成為本次策展的重要靈感。

藝術家王詩捷的作品《降落的地方》。圖片來源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五件公共藝術,邀請觀眾走進眷村生活場域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共展出五件臨時性公共藝術,每位藝術家各自代表一個想法,首先是吳建興的《出雙入對 - 祈願居》。這件作品代表家與記憶,藝術家用木製家具堆疊出一個家屋的形狀,這些原本用來存放東西的櫥櫃、窗格等物件,卻變成了家的支撐結構。整個作品好像經過了幾何扭曲,展現了家庭裡面那種互相纏繞的關係,也隱藏著家庭內部的權力和倫理。觀眾站在這個作品前,會不由得開始思考,家到底是什麼?是物件的堆疊,還是關係的累積?

藝術家吳建興的作品《出雙入對 - 祈願居》。圖片來源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接著是李柏均的《紅牆》,這件作品代表的是鄰里互動和集體生活的記憶,來自眷村生活中那種既親密又有界限的鄰里關係。眷村裡的房子往往擠在一起,但大家在擴展生活空間的同時,又會相互尊重彼此的界限。藝術家用一面低矮的紅牆來象徵這種邊界,作品呈現的是一個景觀座椅,民眾可以坐在這個景觀座椅上,感受到彼此依存充滿張力的邊界,也能坐下來靜觀清水眷村園區的新與舊的變化。

藝術家李柏均的作品《紅牆》。圖片來源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此件作品使用紅磚及稻稈等清水眷村在地元素作為材質,以循環材料為基底作為外層表現材。中層紅磚色使用清水眷村改建遺留的營建廢棄物的碎磚,曲線造型以頡欣機械製作3D水泥列印結構,樂土及C-Cube團隊指導循環材料調配與工法,展現歷史的層層疊覆,回應清水眷村地底中社考古遺址到近代的種種脈絡。

藝術家李柏均的作品《紅牆》。圖片來源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王詩捷的作品《降落的地方》則是從眷村住戶的故事出發,特別是那些曾在杭州降落傘廠工作的人們。她用珠簾、彩色磁磚圖案、降落傘、編織面料以及空軍軍裝的細節,把這些元素拼接在一起,做成一個降落傘形狀的軟雕塑。這件作品讓人聯想到那些遷台後的眷村居民,他們帶著故鄉的記憶,並在新環境中重新編織自己的生活。作品充滿懷舊的氛圍,既反映了眷村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勾起了人們對過去的集體記憶,展現眷村生活記憶的酸甜苦辣。

藝術家王詩捷的作品《降落的地方》。圖片來源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三古三土藝術計畫的《泥土在陽光下長草》是一件特別強調與觀眾互動的作品。這個作品收集了清水各區土地公廟附近的泥土,再結合當地作物等元素,如:稻殼、稻稈、各種植物種子,甚至是園區整建時留下的營建碎片,這些材料經過分類、加工和展示,讓人們可以觸摸和參與,創造與土地深刻連結。

這件作品代表的是土地,土地乘載著不同文化時期的各種人事物,藝術家在找尋採集點的途中意外發現幾個不在地圖紀錄上的土地公廟,其中有一座就建在稻田中央,要經過一條田埂才能到達,在那裡可以同時感受到氣候、土壤、作物跟人文信仰的存在,也是作品想傳達的理念。

三古三土藝術計畫的作品《泥土在陽光下長草》。圖片來源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藝術家從作品核心中延伸設計了一個土地公拐的工作坊,讓觀眾親手使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土地公拐,為這片土地帶來祝福。這件作品不僅是在展現土地的力量,更是一種讓大家與土地連結的方式,讓人們重新感受到土地的重要性。

三古三土藝術計畫「土地公拐工作坊」,使用稻稈、竹子等素材,象徵著對土地的敬意與祝福。圖片來源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最後,黃英誠的《每個人心中的靈光》代表的是未來願景。這件作品以空軍、天空、飛翔和自由為主題,並用飛翔的飛機來象徵每個家庭成員的靈光。飛機在作品中象徵著希望與未來,它代表了每個人的知識和靈光碎片,像是天空中閃爍的星光,集結起來,推動著時代的力量。這件作品讓人感受到,家庭不僅是回憶的載體,還是推動未來的動力。

藝術家黃英誠的作品《每個人心中的靈光》。圖 /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用行動體驗眷村文化,參與藝術創作的每個片段

除了作品展示,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還包括藝術家導覽、工作坊及座談會等,透過藝術帶動眷村文化的活化與新生。活動如「創意短影音徵集」「眷村大舞廳」「清水眷村廚房」等,讓參與者能夠在展覽中感受眷村的文化特色。此次藝術季的五位藝術家,無論是海外經驗還是與臺中和眷村的連結,皆在作品中展現出對眷村記憶深厚的情感、土地和家的連結與文化脈絡。期望觀眾透過這些藝術作品,能更深入理解眷村與藝術共存的可能性,以及清水眷村所蘊含的歷史意義與未來。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至清水眷村文化園區FB查詢。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

展期|2024/10/1(二)-11/3(日)

時間|週二到週日 9:30-17:30

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台中市清水區中社路信義巷44號

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策展團隊|亼光工作室

策展人|方希文

參與藝術家|吳建興、李柏均、王詩捷、三古三土藝術計畫、黃英誠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