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影/耳鳴治療方法多 10種常見原因先鑑別

中廣新聞網

更新於 2023年09月24日02:21 • 發布於 2023年09月24日00:30
輔大醫院林岱樓醫師表示,耳鳴患者可以先做聽力檢測,讓醫師找出發生原因對症治療。
輔大醫院林岱樓醫師表示,耳鳴患者可以先做聽力檢測,讓醫師找出發生原因對症治療。

耳鳴是一種非常惱人的症狀,能讓患者心浮氣躁、神經衰弱,耳鳴治療專家林岱樓醫師表示,急性耳鳴如果能即時治療有非常高的治癒率,慢性耳鳴雖可能無法完全根治,但仍可透過治療控制症狀。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以及耳鳴遮蔽器、電刺激等療法,都有機會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急性耳鳴治癒率非常高,慢性耳鳴也可以透過適當治療獲得症狀改善。(圖片資料林岱樓醫師提供)
急性耳鳴治癒率非常高,慢性耳鳴也可以透過適當治療獲得症狀改善。(圖片資料林岱樓醫師提供)

輔大醫院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也是全煜診所副院長林岱樓醫師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耳鳴只是一種症狀,可能原因包括:聽損、感染、頭頸部外傷、咽鼓管功能障礙、迷路炎、梅尼爾氏症、腫瘤或血管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耳鳴。一般而言單側耳鳴相對是急性病症,銀髮族比較多的則是退化性的雙側耳鳴,耳鳴的聲音也可能隨著年齡惡化變大。還有些高齡者耳咽管退化阻塞,患者會有耳朵矇矇的感覺,林醫師建議其實可以自己做些捏住鼻子嘴巴鼓氣或打哈欠等平壓運動來改善,若實在耳咽管塌陷太嚴重,現在也有耳內的氣球擴張手術可以治療。

耳鳴只是一種症狀,常見的發生原因,必須先釐清才能有效治療。(圖:林岱樓醫師資料提供)
耳鳴只是一種症狀,常見的發生原因,必須先釐清才能有效治療。(圖:林岱樓醫師資料提供)

對耳鳴的診斷,除了醫師在門診時以檢耳鏡檢查外耳和中耳狀況外,還可以做理學檢查與聽力測驗,或更進一步進行影像掃瞄,排除惡性重大疾病,找出耳鳴原因和嚴重程度,再給予藥物治療或耳鳴適應性治療、生物回饋與減壓療程等行為治療,另外像耳鳴遮蔽器、電刺激、針灸、重複性顱磁刺激等療法,也都有機會協助患者改善症狀,如果是聽損造成的耳鳴,就建議考慮配戴助聽器來改善。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