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一樣純釀造 醬油價差11倍 消基會:貴也要有道理 成分標示應透明化

中時新聞網

更新於 2016年12月14日21:15 • 發布於 2016年12月14日20:10 • 吳泓勳/台北報導

消基會昨天公布市售醬油標示及價格抽查結果,發現市面上所謂「100%純釀造醬油」,價差竟高達11倍,且有些非純釀造醬油售價甚至高於純釀造產品。呼籲政府應督促醬油業者將成分透明化外,也提醒民眾,現行研擬的醬油標示法規尚未施行,選購時不必過度相信「純釀造」等標語,反而應留意廠牌、生產過程等資訊是否充分揭露。

醬油是每個家庭餐桌必備的民生用品,消基會表示,根據媒體報導,我國醬油市場年產值超過80億元。但民眾平時從產品外包裝標明的「純釀造」、「零添加」、「甘醇」、「精釀」等用詞,其實無法精準判斷產品好壞。

消基會表示,本月初至PChome 24h網購隨機買入10款醬油,結果其中2款宣稱100%純釀造的醬油價差竟高達11倍。純釀造醬油部分,價格最低的統一四季醬油每毫升售價0.07元,但跟六堆釀豆油伯「金桂醬油」每毫升0.8元比較,兩者價差竟高達11.4倍,甚至部分非純釀造醬油售價還高於純釀造醬油。

消基會指出,衛福部食藥署今年7月預告「包裝醬油之品名與標示規定」草案,強化規範之餘卻也放寬醬油標示,允許微生物發酵後總氮量每毫升0.8克或黑豆醬油總氮量每百毫升0.5克,就能標示為「釀造醬油」,但可能因而使用添加物讓總氮量達標。

消基會建議,醬油的製造與生產,不應該僅僅以總氮量作為裁量分級,實際上,包含業者製程、穀物來源、穀物栽種方式及豆子新舊等都有所影響,認為醬油業者應提供製造資訊相關QR code,督促業者資訊透明化,讓純釀造的醬油貴得有道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