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前輪驅動 駕馭依舊 BMW 118i 豪華運動版

小七車觀點

更新於 2019年12月06日03:45 • 發布於 2019年12月03日04:00

新在哪裡?
●採用前驅導向全新 FAAR 平台
●後座膝部空間加長 40mm
●行李廂標準容積較前一代提昇 20 公升達到 380 公升
●導入 NFC 感應手機數位鑰匙、智慧語音助理及 10.25 吋虛擬數位儀錶
●採用光影飾版搭配環艙氣氛燈
●搭載 TwinPower 直列 3 缸渦輪汽油引擎,最大輸出 140hp/220Nm

本次試駕車型為 118i 豪華運動版。

 

代號 F40 的第三代 1 Series 於今年 10 月正式導入國內市場販售,首波供應市場的動力包括了 118i、M135i 兩款引擎,而繼先前試駕最頂級的 M135i 車型 (按此參閱) 之後,此回試駕的車型為 118i 豪華運動版,建議售價為 163 萬元起。

第三代 1 Series 車頭採用更具家族標誌性且首度導入進氣調節功能的一體式雙腎型水箱護罩,LED 頭燈也導入新世代六角形設計元素,引擎蓋採用立體褶線營造肌肉感,車側呈現長車頭且頭低尾高的身形, C 柱小窗較前代向後延伸,並刻意以類無窗框的作法創造動感的視覺效果,也加大了上下車時的便利性。與 M135i 車型不同的是,118i 豪華運動版標配 Sport Line 外觀套件,包括前/後保險桿黑色高光澤飾條、黑色直柵水箱護罩、17 吋鋁圈等等,整體風格較為內斂。

118i 豪華運動版車身長寬高為 4,319x1,799x1,434(mm),軸距則為 2,670mm 。

 

全新六角形 LED 頭燈為標準配備。

 

黑色直柵水箱護罩與 M135i 網狀設計不同。

 

118i 車型採用 17 吋鋁圈,輪胎規格為 225/45 R17。

 

內裝維持 BMW 一貫的傳統駕駛導向設計,同時中控台與車門飾板導入光影飾版搭配環艙氣氛燈,本次試駕的 118i 豪華運動版標準配備了 10.25 吋全數位虛擬座艙含智能衛星導航系統及 BMW Connected 智慧互聯駕駛,中控台上方同樣設有內建 7.0 iDrive 控制系統 10.25 吋螢幕,以及雙前座電動座椅。全車系搭載後座出風口、駕駛座 BMW 字樣迎賓投射燈、智慧語音助理、無線 Apple CarPlay 、 NFC 感應鑰匙及 60/40 分離傾倒功能。

三輻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盤徑不大,握感十足,但很可惜並無換檔撥片設計。

 

10.25 吋全數位虛擬座艙在 118i 豪華運動版上為標準配備。

 

中控台上方設有 10.25 吋觸控螢幕,內建 iDrive 操作介面及原廠中文導航系統,還可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連接。

 

雙區恆溫空調為全車系標準配備。

 

中央鞍座整合線傳排檔桿、 iDrive 操作旋鈕、電子手煞車、 Auto-Hold 開關、動態行車模式切換(Sport 、 Comfort 及 Eco Pro) 、停車雷達開關、怠速熄火開關、 DSC 動態穩定控制系統開關及引擎啟閉按鈕等,前方設有 2 組置杯架、手機無線充電、 USB Type-A 插座及 12V 電源插座。

 

118i 豪華運動版配備雙前座電動調整座椅,具備電動多向調整、電動側翼調整、電動腰靠、手動腿靠及駕駛座 2 組記憶功能,包覆性雖然沒有 M135i 車型來的明顯,但是支撐性及止滑性都相當優異。

 

門飾板運用大量軟質塑料包覆,並輔以車系首見的光影飾版與環艙燈。

 

後座膝部空間較前代加長 4 公分,明顯改善上一代空間不足的問題。地板中央隆起範圍受惠 FAAR 前驅平台後也降低不少高度,不過椅面長度稍短,對於腿部的支撐還有進步空間,椅背角度較挺也可能在長途乘坐時帶來疲憊感。

 

後座出風口及 USB Type-C 插座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

 

安全防護方面,第三代 1 Series 全面搭載 BMW Personal CoPilot 智慧駕駛輔助科技,包括主動防撞系統與行人偵測、盲點偵測警示、車道偏離系統、後方車流警示、後方防追撞警示,更領先同級車導入自動倒車系統,至於 ACC 主動式定速系統等 ADAS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則需額外選配。在基本主被動安全配備部分擁有 DSC 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6 具 SRS 輔助氣囊及 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等,在 Euro NCAP 也獲得 5 顆星的評價。

118i 豪華運動版採用的是 1.5L TwinPower Turbo 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搭配 Steptronic 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於 4,000rpm 時可輸出 140hp 最大馬力,於 1,480rpm 時可輸出 220Nm 峰值扭力。

前懸吊採用常見的獨立麥花臣設計,方向機舵桿、羊角為鋁合金材質,下支臂則為鑄鐵材質,且透過雙層鋼板壓縮減小體積達到輕量化目的。

 

後懸吊為獨立連桿設計,不過用料上相對前懸明顯朝向成本考量,縱向拖曳臂體積相當粗壯,並整合了羊角兼彈簧座。值得一提的是,後懸吊的支撐點都設有配重塊,提升整體的操駕感受。

 

*118i 雖然採用的是入門三缸動力,但引擎、變速箱銜接性高,再透過動態行車模式,操駕的自主性仍舊優異。 *

 

相較先前體驗過的 M135i 車型,118i 的動力輸出明顯溫吞許多,不過在 Steptronic 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傳遞下,在低速時即有充沛的加速表現,且引擎、變速箱的匹配度相當高,換檔與怠速幾乎沒有過多的抖動現象,整體開起來仍舊能感受到 BMW 向來強調的駕馭感受。

1 Series 原本就屬於較為刁鑽取向的短軸距掀背車款,就算改為前輪驅動的設定在一般行駛下絲毫感受不出太多的差異,而 118i 軟中帶硬的懸吊回饋相對 M135i 舒適許多,也更適合一般大眾的胃口。

盡管改為前輪驅動設定,但是 F40 1 Series 過彎感受仍相當俐落,方向盤轉向設定相當精準,開起來駕馭感十足。

 

在底盤轉向前驅 FAAR 平台後,第三代 1 Series 少了後驅的物理操駕特性,但 BMW 擅長利用變速箱與底盤的調校技術來彌補先天的不足,這點在同集團的 Mini 即可見一般。而 118i 車型相對強調性能的 M135i 來說,有著同樣的豐富配備,卻有著更貼近消費者的價格,上手程度也較簡單,相信在未來會是該車系的主力車款。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