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這一波Omicron所造成的死亡數,超過四個921震災!公衛專家邱淑媞:指揮中心怎麼敢說「Omicron很輕微」?

天下文化出版

更新於 2022年09月27日01:32 • 發布於 2022年09月27日01:30 • 邱淑媞

比頭號殺手癌症死更多,還說Omicron輕微?

當初,定調新台灣模式時,府院都強調三點:

(1)Omicron很輕微,都是輕症甚至無症狀,雖快速傳播,病例數會增加,但無大礙;
(2)管好輕症,做到重症清零;
(3)不是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會密切監測、會減災。並宣稱,新臺灣模式,是防疫、經濟並行,是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

Omicron是不是很輕微?我早自2022新曆年前與舊曆年前,就公開投書國內報紙,於2021年12月24日直陳指揮中心對Omicron的誤判、2022年1月26日戳破防疫的大麻式認知作戰,以國際數據,再三高聲疾呼:

Omicron並不輕微!我國疫苗接種率還不夠!共存將造成健康與經濟的雙輸!奈何政府根本不當一回事,非要台灣人親身遭受死劫,來證明別人早就已經證明過的事!

結果如何呢?從4月1日至7月24日,新冠死亡人數7743人;而且,病例致死率千分之1.8,幾乎2倍於陳時中口中的目標值千分之1(千分之1是一般所稱的流感致死率)。數據本身,打臉府院與指揮中心,也打臉那些聲稱新冠是流感甚至感冒的「類專家」。這個死亡人數,還不包括有確診卻不被認定為新冠死亡的「認定黑數」、有感染卻沒診斷出來的「確診黑數」,以及因醫療排擠、沒感染卻也枉死的「陪葬黑數」。

用涵括所有死亡的超額死亡數來看,依Our World in Data公布之估算,台灣2022年5月份之超額死亡數為2369人,比指揮中心公布之新冠死亡1509例多860人;6月份超額死亡6389人,比官方新冠死亡數4395例高出1994人。光是5-6月之超額死亡8758人,加上7月份之新冠死亡2191人(尚未公布超額死亡數字),這一波Omicron已造成1萬0949人死亡。這樣的死亡,是多還是少?對家屬來說,任何一個摯愛的離開,都是不可忍受之慟!

但,如果真要淡定的用冰冷的數字來看是如何?5月份超額死亡2369人,這導致5月比平時多出總死亡的15.8%;而6月超額死亡6389人,則比平時多出43.6%!也使6月單月總死亡數史無前例的飆破2萬!921大地震造成2454人死亡,各界哀悼、檢討至深,而這一波Omicron所造成的死亡數,不計算超額死亡,就已經超過四個921震災!美國2022年1月的死亡統計顯示Omicron造成的新冠死亡在大多數年齡層都成為美國人的頭號死因,台灣的情況如何?

如圖8-6所示,6月份有4395例Omicron死亡,相當於平均每日146.5人死於Omicron;而所有死因合計多出6389人死亡,相當於每日多死213人;這兩者都高於2020年台灣頭號死因癌症的平均每日死亡數,也就是可預期Omicron在6月應會登上台灣民眾當月的頭號死因,超越任何其他死因。每日超額死亡213人,約相當於每日癌症、心臟病與中風死亡之總和,比平常多出近一半的死亡。

▲圖/2022年6月平均每日Omicron死亡數與前15大死因比較。

如果要讓病人死前都獲得重症應有的醫療照護,全台醫院病床數至少要多出一半,何況中症人數會成長更多。疫情規模不控制,再多病床也不夠住,而想要維持有空床的假象,當然很多人就是死在醫院外面了!

更難忍的是,死了這麼多國人以後,政府還在大眾傳播媒體鎮日播出廣告,繼續聲稱Omicron很輕微,這是何等失德、冷血的公開謊言?這樣的謊言,不只是對逝者的輕蔑、不敬,更是對活人的記憶力與智商的公開挑釁。

致死率解讀,犯要命錯誤,到底誰不懂流行病學?

一開始的死亡數據,真的很低;1~3月死亡3人、4月份雖然已經出現恩恩案,但總共新冠死亡數為15人,直到5月才明顯上升。陳建仁教授一直說Omicron死亡率很低,柯市長回批:死亡率低只是假象,雙方互批對方不懂流行病學。這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不懂流行病學?

事實上,指揮中心一路所使用的致死率數據,是一個自欺欺人的「假數據」。

1~3月死亡3人,這段期間的病例致死率為萬分之4.6(含境外移入)。這麼低,是因為這個階段主要是境外移入的病人,他們大多為商務人士、留學生或勞工,是健康狀況最佳的低風險族群,且大多數已接種疫苗,大多是突破性感染。

如表8-1所示,4月份本土疫情開始上升。與南非及歐美國家一樣,Omicron是從活動力最高、難以避免群聚的年輕族群開始。他們也是低風險族群,而且,是台灣疫苗接種率最高的族群。這時病例數竄升、死亡率卻沒升,是大家歡慶Omicron很輕微的階段。

依指揮中心公布之數據,臺灣2022年迄4月28日止,6萬3006例確診本土病例中,40歲以下占63.6%,而70歲以上僅2352例、占3.7%;這階段共累計9例死亡,致死率萬分之1.4,甚至比1~3月還更低──因為感染者大多年輕人,而且,1~3月病例數(分母)很小,這時分母一下子膨脹好幾倍了,但死亡數(分子)因時間差,還沒跟上來。

▲圖/Omicron累積確診數之年齡占比及致死率隨疫情進展之變化。

等到從年輕人傳染到高齡者、並經過發病至死亡的時間差(死亡延遲現象),死亡人數上來後,致死率(感染者的死亡率)也才會開始上升。到5月底,70歲以上占比成長到6%,而致死率上升到萬分之6。到7月28日,70歲以上已占所有病例之7.1%,致死率已達千分之1.78。

所以,不同時間計算出的致死率不同,除了與病例的年齡組成有關以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死亡延遲現象,也就是病人經過感染、發病、重症再到死亡,這中間會有時間差。新冠疫情的發病曲線與死亡曲線,時間差約相隔1~2週。

從圖8-7可看到,在疫情呈指數爆發階段,每3~4日感染人數即倍增,成長可觀,但死亡數還沒出來,致死率的分母(病例數)形同快速好幾倍的膨脹、灌水,造成致死率嚴重被低估(例如最下方估算的4/16、5/1致死率)。

▲圖/新冠每日確診/死亡曲線與2022累積致死率

可怕的是,疫情爆得愈快,分母愈大幅灌水,外行人就會沉醉在這種致死率很低的假象中,陶陶然以為不必擔心,就更相信正常生活似乎是很OK的,不肯在疫情正氾濫最嚴重時拉剎車,殊不知,感染人數養這麼多,等於也就排好要死亡多少人了,等到疫情成長趨緩,潮水退去,死亡人數的增加速度冒上來了,致死率才明顯高上來,但這時感染的已經感染了,來不及了,只有眼睜睜每天報著之前感染、在現在陸續死亡的個案數,一切已經太慢了!

這個現象,在2021年就出現過了,各界一直不了解其背後原因:病例致死率在5月疫情快速上升時,竟然快速一路下滑(因為社區篩檢快速找出大量病例,但死亡卻尚未出現),在5月22日降到最低,其後,死亡病例增加,致死率才開始上升(見圖8-8)。尤其是5月底6月初,疫情反轉後,致死率卻「反而」一路向上衝,就是因為分子增加速度開始加快了,而分母增加速度卻已經在下降,一升一降,而有這種現象。疫情一定是發生率曲線走在死亡率曲線前面,發生率會先上升、也會先下降,導致致死率先降後升的現象,是必然的結果!偏偏,外行人搞不清楚,不但不知大禍將至,還得意洋洋,等到西洋鏡被拆穿,還堅持繼續用假訊息洗腦。

▲圖/台灣累積病例致死率於2021年5月疫情期間之變化

對於陳建仁教授批評不懂流行病學、並堅持說Omicron死亡率很低,台北市長柯文哲於4月30日回批:死亡率低只是假象,是因為從發病到死亡,中間有時間差;是死亡還沒出現,不是真的死亡率那麼低。柯市長是對的!「死亡與確診之間會有時間差」這個事實,一般人應該也很容易了解。

如果非要用流行病學來解釋,那麼,不論是用2021的數據或用2022的疫情曲線,都可以獲得驗證,所以,要計算致死率,標準做法是必須觀察足夠時間。

可悲的是,這件事──「為什麼疫情下降了,致死率卻反而在上升」,在2021年6、7月,媒體就已經大幅報導過、討論過了,但很多人,不知是執迷不悟,或故意誤導,總之就繼續反覆誦唸著Omicron很輕微、Omicron是流感的害人魔咒。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對於「嚴重度」與「衝擊」的混淆。這很像流行病學上「相對危險性」與「可歸因危險性」的差異。學術上常重視相對危險性,但公共衛生上要看的是衝擊、可歸因危險性。例如,台灣2021遭遇Alpha疫情,Alpha變種的致死率(在臺灣)是5.7%,假設Omicron致死率跟流感一樣低,是Alpha的1/50(約1.1/1000),即使如此,只要感染人數超過去年50倍(去年4~10月有14,527人感染),即約73萬人感染,死亡人數就可追平去年,但事實上,感染人數已達400多萬人,超過300倍,死亡數可達Alpha之6倍,但實際上,Omicron致死率是1.8/1000,死亡衝擊也就約Alpha的10倍了!哪裡有比較輕微?

執著於致死率(嚴重度),忽略Omicron秋風掃落葉般的傳染力,也就完全輕忽了它的衝擊。但,政府忽略了,民眾卻不會忽略,於是,就自力救濟,減少出門、購物、旅行,加上政府不作為,疫情未能快速收斂,結果,對經濟的衝擊,就不僅非常大,也更久。

➢【書籍資訊】《臺灣新冠疫情的衝擊與反思》

➢【延伸閱讀】
台灣防疫從榮耀走到失速共存!公衛專家邱淑媞新書《臺灣新冠疫情的衝擊與反思》以科學及數據解析政府效能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