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台積電避開川普關稅,300家墨西哥台商呢?專家解析應戰策略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3月10日03:29 • 發布於 03月05日06:54 • 吳季柔

美國總統川普加拿大墨西哥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徵收新一輪關稅,已於美東4日凌晨生效。此舉不僅引發加拿大、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市場也擔憂貿易戰白熱化,恐進一步推升全球通膨。對此,在墨西哥投資的300多家台企也紛紛繃緊神經,擔憂關稅壁壘將衝擊成本。

美國總統川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關稅,並將對中國原先加徵的10%關稅提升至20%,於美東時間3月4日凌晨12點正式生效。

市場擔憂此舉將推高美國物價、加劇通膨,3日美股應聲下跌。而加拿大、中國也迅速公告,對美國商品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全球貿易戰陰影升高。例如,中國面對出口產品在此前10%關稅的基礎上,再次被加徵10%關稅,北京宣布對部分美國農產品加徵15%的關稅,包括雞肉、玉米、棉花和小麥,都將受到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這回川普的關稅大刀不僅揮向中國,也將重傷「美墨加協議」(USMCA),即原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成員國的加拿大、墨西哥。分析師指出,這是美國貿易政策歷史上的重大改變。

北美貿易伙伴翻臉!加拿大晚一分鐘實施報復關稅

加拿大輸美產品將面臨25%關稅,僅能源獲得豁免,加徵10%關稅。對此,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3日發表聲明,譴責川普的關稅戰「毫無道理」,並公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加拿大於4日凌晨00:01起(美國加徵關稅後一分鍾),對價值3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25%的「報復性關稅」,並將在21天後,祭出第二波1250億美元的關稅名單,範圍包括家禽、蔬菜、酒類以及洗碗機等電器。

他強調,這項影響產品總價值達1550億美元的關稅命令將持續有效,直到美國撤回。杜魯道也警告,美國消費者將面臨食品、汽油和汽車價格上漲,並可能損失數千個就業機會,「關稅將擾亂美、加之間極為成功的貿易關係。」

墨西哥9日回應報復性關稅,300家在墨台商恐受波及

《美聯社》指出,墨西哥總統謝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預計於9日公布對美報復性關稅的名單,可顯示墨西哥有意爭取川普的貿易戰降溫。

事實上,1990年代參與NAFTA談判的墨西哥代表之一德拉卡列(Luis de la Calle)向《華爾街日報》表示,自從NAFTA簽署以來,墨西哥為了迫使美國撤回關稅,至少五次祭出報復性關稅,其中包括川普的第一任期內,而過往美國都願意撤回。

墨西哥在地理位置與NAFTA優勢下,以「加工出口廠」(maquiladoras)模式聞名,吸引國際外資。隨著近年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墨西哥已逐步從一個低薪加工平台,轉變為一個技術先進的工業樞紐,轉型為全球電子產品與醫療設備的重要出口國。

面對提高的關稅壁壘,許多在墨西哥設廠的美國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謹慎計算產品輸美的成本。主要為美國企業提供製造服務、The Nearshore Company共同執行長亨里克森(Jorge González Henrichsen)表示,愈來愈多在墨西哥設廠的美國企業,開始重新精算將產品出口到美國的成本,「以前這並不是企業的關注重點,現在則變得格外謹慎。」

墨西哥總統謝恩鮑姆。取自X@Claudiashein
墨西哥總統謝恩鮑姆。取自X@Claudiashein

墨西哥總統謝恩鮑姆。取自X@Claudiashein

不只美國企業,台商也將受到衝擊。據經濟部統計,在近岸外包、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已有超過300家台廠赴墨投資,其中又以為電子製造服務(EMS)、機械、汽車零組件和紡織廠為大宗。2025年,台商在墨投資額預計將達到40億美元,總雇用員工數達七萬人。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分析,墨西哥對美出口各產業中,汽車受關稅衝擊最大,預計將增加約270億美元的關稅,汽車零組件預計也將增加約190億美元的關稅,電腦設備則約百億美元。

川普貿易戰來襲!專家:短期可善用「進退自如」對外貿易區

面對川普貿易戰升溫,對於在墨設廠的台商來說,短期策略可多加利用海關合規,以降低關稅成本,包括美國「首次銷售原則」(First Sale Rule)、出口退稅(Duty Drawback),以及對外貿易區(FTZ)。PwC US關稅專家Lucy Wan指出,美國是唯一設有首次銷售原則的國家,可使用生產供應商出口的「首次銷售」價格計稅,企業可多加善用。

另外,FTZ也可大幅節省物流風險與成本,因FTZ在法律上屬於國家關稅領土以外,貨物進出無需繳納關稅,貨品可長期存放,轉入美國市場時才需交稅。考慮到當前貿易戰升溫,海關查驗門檻抬高,FTZ「進退自如」的靈活性,有時可協助企業省下大筆資金。

雖說川普任期還有三年多,但仍須觀察他的貿易戰威脅,是否將轉為永久性的法律,以及共和黨的選情態勢。

針對長期策略,企業仍應考慮調整布局、遷移供應鏈以分散風險。對此,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李益甄則提醒,若想將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轉從對美高關稅國移回台灣時,尤其需要注意「原產地分析」,可先向美國海關申請預先認定,避免企業與海關審查認定不同調,導致額外的成本。

川普此波貿易戰不只重傷三大貿易伙伴,也可能推升全球貿易成本,進一步導致通膨加劇。面對如此瞬息萬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企業必須步步為營,適時調整策略,積極觀察政策走向,才能挺過這波風浪。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