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夫婦三月份預購了YYY旅行社的加拿大賞楓團,預計十月底出發,豈料YYY旅行社竟在八月中倒閉,此時,大明夫妻該如何索回繳清的團費呢?別急,讓專業的來幫你…
致旅程特別採訪了「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後簡稱品保)秘書長吳美惠,品保成立於民國78年,是一個受「交通部觀光署」委託處理旅遊糾紛的單位。本身讀法律,在品保擁有30多年協調經驗的吳美惠說:「今天不管旅客去觀光署或是直接來品保申訴,最終都會交由品保處理。」吳美惠語帶自豪的說:「疫後一年平均要處理2,000件左右的紛爭,和解率為70%,大概沒有一個單位能做到品保這麼高,這是因為品保對旅行業瞭若指掌,可對業者提出改善建議;另一方面,也懂客人的痛點,當業者和消費者都對調解心服口服時,和解率自然提高。品保已運作35年之久,算比較有系統、且實際上有在做協調的消費者團體,現在各行各業如小客車業、補教業也仿效品保,成立所謂的協調機構。」
找合法旅行社
旅行社是一種先收錢、後提供服務的行業,旅客繳了幾十萬旅費,現場只得到一紙《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和一張《旅行業代收轉付收據》,因此,在說明消費者該如何因應旅行社倒閉之前,吳美惠率先提出預防的概念:
找合法的旅行社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合法二字在法規上有明確的定義:
一、持有「旅行業合格執照」。
二、依法投保「履約保證保險」。
三、旅客參團旅行社會投保「旅行業責任保險」:參團未投保旅責險算違法,參團如果旅行期間發生意外事故,旅客可請求旅行社向保險公司申請意外傷亡或醫療費用的保險理賠,但在網路平台買機票及訂飯店自由行的旅客,網路平台不會投保旅行業責任保險,建議自由行的旅客出發前要自行投保旅平險。
四、加入「品保」:未加入品保並不違法,但若旅行社倒閉,品保會員旅行社的旅客有額外基金補償,非會員則只能依履約保險理賠且無專責單位協助。
五、簽訂正式旅遊契約:旅行社應提供書面定型化契約書供旅客簽定,未簽訂定型化契約違反旅行業管理規則,會違反消費者保護規範,影響旅客權益,容易造成糾紛。
六、透明經營資訊:旅行社公司基本資料是公開資訊,但如果旅行社不願公開負責人或聯絡方式,旅客需警惕是否為「黑旅行社」?
按最低標準,旅行社在經營上只要符合第一項和第二項,便算合法。至於第三至第六項,缺了不僅違法,且對消費者的保障有差。
履約保證保險
我們先解釋第二項:什麼是依法投保「履約保證保險」?
根據《旅行業管理規則》,旅行社必須向保險公司投保履約保證保險,以確保其服務的合法性與旅客的權益。用大白話來說,官方要求YYY必須替自己投保1,500萬履約保證險(保額依旅行社規模不同),萬一YYY因倒閉而沒辦法履行與旅客簽訂的旅行契約時,保險公司就會出面理賠旅客的繳交的團費損失。
民眾可以上交通部觀光署網站查詢旅行社是否合法?吳美惠:「坊間現在有很多非法業者在招攬旅客,如果他收了錢之後跑了,那就變成你跟他的個人債務問題,只能走法律訴訟一途。」
網站:交通部觀光署 / 旅遊指南 / 旅遊諮詢服務 / 旅行社
品保的重要性
既然YYY有保履約保證險,就代表大明夫妻可以獲得全額賠償,高枕無憂?
這還不一定,因為履約保證險有理賠上限,YYY雖然投保了1,500萬,但有可能受倒閉影響的旅客人數眾多,1,500萬根本不夠賠,這麼一來,大明夫妻就只能拿回部分賠償。
若他們希望全額索回,關鍵就在第四項-YYY旅行社是不是品保的會員?由於本文僅針對如何因應旅行社倒閉,因此暫不討論三四五六項的條款內容。
旅行社要加入品保會員,甲種旅行社得繳納18萬「旅遊品質保障金」(以下簡稱保障金),目前保障金累計約七億元,品保利用七億元的孳息,替所有會員旅行社保了總額一億元的「超額履約保障」。這麼一來,如果YYY是品保的會員旅行社,它不夠賠的部分,品保就會啟動一億的保障對消費者進行賠償,等於替YYY負擔超過1,500萬履約保險的部分。但如果YYY不是品保會員,大明夫妻便無法得到來自品保的理賠。
消費者可上品保官網,查詢旅行社是不是品保會員?
網站: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 / 消費者專區 / 品保會員查詢
最理想的狀況是,大明夫妻第一順位,獲得YYY旅行社履約保證險的理賠,萬一不足還可以獲得第二順位,來自品保的超額履約保障理賠。根據吳美惠的經驗,這兩筆金額加起來,至少可讓九成以上的旅客拿到100%的理賠。
所以,你只要滑滑手機,查查資料,便可做到最簡單的風險預防。
合法從業人員
好,現在你決定付錢購買產品了,吳美惠建議最好刷信用卡或者匯款到旅行社帳戶,比較不建議付現金或是匯到個人戶頭,因為你明明是跟旅行社交易,業務卻叫你匯到個人戶頭,這是異常的警訊,首先,旅行業從業人員的名字一定會登記在某家旅行社,你不確定來接洽的業務員是不是在這家公司任職,這會發生什麼問題呢?比如A君沒在ZZZ旅行社任職,卻說自己是ZZZ旅行社的業務,也印了ZZZ旅行社的名片,跟旅客收了錢之後人間蒸發,消費者去找Z旅行社理論也沒用,ZZZ旅行社會說:「A君不在我公司任職,他只是印了名片,冒ZZZ之名在外招搖撞騙。」
再來,你匯到業務個人戶頭,到底是團費還是個人借貸?縱然是團費,如果他沒有交給公司,那將來這項業務ZZZ承不承認?這又是另一個麻煩的問題,吳美惠:「前一陣子,有旅客遇上非法的從業人員,結果人到機場才發現什麼都沒訂,疫後非法從業人員很多,如果不幸遇上,你真的求救無門,消費者面對業務員時,最好花點時間確認他是不是真的在他口中這家旅行社任職?」
在交通部觀光署行政資訊網上,消保事項這塊區域可查詢旅行業從業人員,甚至還能查詢帶你出國的領隊有沒有執照,不過都需要真實姓名或身分證字號才能查到,不過只要花一點時間,就能大大降低團費損失的風險同時增加權益的保障,絕對值得。
信用卡的優勢
刷卡支付團費有另一項保障,在出發前發現旅行社倒閉無法出團時,可以以旅行社未提供服務為由,向發卡銀行提出申訴,請發卡銀行暫停付款或將其繳付的款項扣回,避免損失發生。不過各信用卡國際組織對「帳款疑義處理程序」有制定或變更規則、解釋及仲裁會員機構爭議之最終權限,所以持卡人主張爭議帳款,不表示一定可以退款或就分期付款未付部分無須再繳款,以下摘錄兩大信用卡系統的條文:
Visa
當商品或服務未提供時:需於交易清算日或服務約定提供日起120日曆日(含例假日)內提出,且追溯時間不得超過交易清算日之540日曆日。
舉例說明:如98年1月15日以Visa金融卡購買某俱樂部會員資格,但俱樂部在99年2月10日停業,而持卡人之會員資格仍為有效時,發卡機構得於99年2月10日起120日曆日內,且不超過自該交易清算日起算540日曆日提出扣款請求。
MasterCard
當服務或商品未提供時:需於交易清算日或服務約定提供日起120日曆日內(含例假 日),且追溯時間不得超過自交易清算日起之540日曆日。
理賠必備文件
品保確認Y旅行社倒閉後,網站會貼出公告,告知YYY旅行社是向哪一間保險公司投保,消費者可將下列文件直接寄到該保險公司去申請理賠。或者是來品保,我們這邊可協助代轉,必備文件如下:
1. 旅遊契約書正本(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由旅行社提供,載明行程、費用、責任等條款。
2. 旅行業代收轉付收據正本:確保付款有憑據,若以刷卡支付,可附上信用卡對帳單。
3. 繳費證明正本(若收據遺失,可用以下替代):匯款憑證(銀行匯款單)或信用卡刷卡單。
4. 基本資料:身分證字號、聯絡地址、電話、e-mail。
5. 旅行社倒閉公告或證明:由品保協會或保險公司公告,證明旅行社確實停業或倒閉。
5. 保險公司理賠申請書正本:由保險公司或品保協會提供,旅客須填寫相關資訊。
吳美惠:「由於2024年2月發生的富國島旅客丟包事件,以及疫後團費全面調漲,目前的旅行業履約保證保險額度顯然不夠。所以交通部出面指導,從2025年1月1號開始調高履約保證保險,投保額度從500萬元調高至1,500萬元、這將使消費者端更有保障,品保協會也依然會就不足的部分做賠償。這些保障,只有參團合法旅行社才有。」
現在,為什麼參團要找合法的旅行社?相信你已經很清楚了,下次我們再邀請吳美惠秘書長來跟讀者分享旅責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