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購物興起,消費者親自登門造訪百貨公司的動機被大大削弱,2016 至 2020 年間,美國就有超過千家百貨公司關閉。
各大百貨公司因此改變經營策略,紛紛開起「小型店」、「社區店」。根據數據公司 CoStar 集團的調查結果顯示,零售商在 2023 年前三個季度租下平均 3,200 平方英尺的空間,為該公司自 2006 年開始記錄以來最低。
「小型店」機動性高,商品陳列能跟隨流行客製化
美國零售巨頭梅西百貨就非常積極在經營「小型店」,該品牌自 2020 年 2 月以來已關閉 80 家大型購物中心,同一時期陸續開設 12 家小型商店,單店面積為 3 至 5 萬平方英尺,是其傳統百貨公司規模的五分之一。梅西也計劃持續擴張這種店型,於 2025 年底前增設 30 家門市。
《華爾街日報》分析,相較於傳統百貨的營運方式,這些小型的商店機動性更高,可以提供更即時的庫存,像是流行服飾和主打商品,例如最新上市的樂福鞋或經典 T 恤等等。
特爾西諮詢集團(Telsey Advisory Group)創辦人暨零售分析師特爾西(Dana Telsey)認為,有鑒於線上購物的普及,百貨公司的重點不再以各種商品擺滿店面,而是運用數據,以線上訂單、社群媒體和客流量分析等要素,為購物者做客製化的陳列;此外,零售商也更注重店面基礎設施的升級,讓顧客更容易在門市領貨和退貨。
「許多以往不會在面積上妥協的公司,現在反而樂意擠進較小的空間。」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 Phillips Edison 執行長艾迪森(Jeff Edison)說。
誠品也開「社區店」,主動走進消費者生活
不只國外,台灣零售品牌誠品也不斷拓展「社區店」店型,結合當地社區的特色,落實「誠品在我家樓下」的概念。
2021 年 10 月,誠品生活籌備了 1 年半時間,在內湖開出了首間誠品生活時光。儘管社區店規模較小,但是誠品期望透過多元化的接觸點串成生態圈,來完整掌握顧客旅程(User Journey),而社區小店就是民眾接觸實體店面的重要據點,消費者可以逛逛書店體驗並至線上購買,做到虛實整合,達到多通路綜效。
去年夏天,「誠品生活時光」進駐淡水英專路,結合了餐飲和書店的空間,完美融入當地社區、與之連結,不只是閱讀方面,在生鮮食品及零食、餐飲的部分,也可以滿足需求。
事實上,誠品也確實觀察到有 30% 消費者會同時在誠品生活時光與誠品線上消費,高於一般書店 20% 左右的比率。目前誠品生活時光已展店 7 間,董事長吳旻潔也指出會持續拓店。
同樣走社區路線的還有梅西百貨旗下的布魯明代爾百貨公司(Bloomingdale’s),於 2021 年 8 月開設第一家小型商店概念店,名為 Bloomie’s,目前已開設三家小型門市,計劃持續擴張。
Bloomie’s 旨在透過提供更符合消費者習慣的商品和服務來吸引顧客,每週會多次更新服裝、美容產品和配飾,也擁有比傳統百貨公司更多的開放空間。Bloomingdale’s 執行長斯普林(Tony Spring)表示,新的商店形式提供「更方便、更休閒的概念,符合我們客戶的日常生活需求,我們希望 Bloomie’s 成為他們的鄰居般的商店。」
過去百貨公司的經營重點是「客流量愈多愈好」,但近年來他們不再執著讓人們走進店裡,而是把商店帶到人們附近,這種經營思維的轉變,形成了推展小型店的策略,讓百貨公司成為每個消費者的「好鄰居」。
【推薦閱讀】
◆ Podcast 聽到的東西好想買?2 大原因解釋 Podcast 帶貨力為何這麼強
*本文開放夥伴轉載,參考資料:《華爾街日報》1、《華爾街日報》2、《旅人誌》,首圖來源:誠品。
(責任編輯:廖紹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