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助產不接生1/新設助產所擬免接生 助轉型還是走向滅亡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因應助產機構開業環境變遷,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聯會等團體,參考物理治療所設置標準及職能治療所設置標準規定,全聯會理事長林桂美表示,現在生產不一定要在產台,且如癌症篩檢等項目,有些婦女仍希望由女性進行,放寬標準有助年輕世代助產師開業;資深助產師則反對,認為「不接生開什麼助產所」,直言是讓死過一次的助產業,「進入加護病房等死」。

林桂美指出,有些產婦為了讓家人參與迎接新生命到來,會選擇由助產師到家協助居家生產,助產人員要花更多時間、體力、開支,重新評估整個醫療環境的安全性等,除了年輕、海歸產婦外,逃逸移工也會因為不願意到醫院生產,加上經濟考量,會找比較偏僻的助產所生產。

由於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嬰幼兒和產婦的死亡近年呈現上升趨勢,國健署提出孕產婦高風險關懷計畫,林桂美表示,各縣市的衛生局,幾乎都是和當地跟助產師公會合作,設置標準調整,讓年輕助產人員,可以申請助產所做社區健康關懷,癌症篩檢也是另一個會由助產師執行的項目。



「我們要與時俱進」,因為「助產」在台灣曾被中斷過,民國80至88年連教育都被中斷,林桂美說,助產師從青少女性教育就要開始介入,也幫想懷孕的人做諮商,沒有準備好如何孕育新生命?開業助產所老助產士反對,理由多半也是過去同樣被這麼嚴格要求。

「當廚師可以不進廚房煮菜嗎?助產師你不進產房,你是助產師嗎?」資歷逾50年、接生上萬名嬰兒的助產師周玉惠持反對意見,有核心的接生工作,才會有後續的衍生出的產前檢查、產後訪視、嬰兒護理等業務,但這些其實都可以由護理師執行。

周玉惠的母親也是助產士,她14歲就跟著從事助產工作,「助產師曾經死過一次」,當時學歷被停掉,學校沒有再教育助產人員,全民健保開辦時也未被納入給付對象,等於斷了生路,產婦多半會選擇到有健保的醫院生產。

當時,周玉惠和一群助產士姐妹們走上街頭抗爭,才讓助產人員被納入醫院編制、健保給付,同時恢復助產教育和考照制度,因為當時抗爭成功、恢復學歷,才能薪火相傳到現在,但現在新生代的助產師,很多其實根本不敢接生,如果覺得一個人接生膽量不夠,可以幾個人一起做,這個問題產官學要共同解決,不能放水到隨便1、2項就給開,否則無疑是濫竽充數。

一名不願具名的年輕助產師則說,他們的處境其實很尷尬,就像是在看媽媽和奶奶吵架的孫輩,可以理解老一輩為什麼很反對,因為他們會有些擔心,這些不接生的助產所到處林立,除擔心競爭,也怕他們好不容易撐下來的江山,會被誤會說助產所都沒在接生,只有在做抹片,因為不接生的助產所愈開愈多,會不會有些人想找助產所卻找不到,所以他們不覺得這個法案是可以被通過的。

此外,開業後客源是否穩定也是一大考量,該名助產師表示,現在生產數很低,可能需要靠子宮頸抹片的收入支撐,一個月可達5至8萬,但多半在年初就會做完,後面的收入還是得靠接生才能完成,技術、知名度又是一大挑戰,「接抹片場也需要人脈,不是想接就能接」,難以作為單一的收入來源,所以開業的風險是收入沒有很穩定,但如果人脈或知名度夠就不用擔心,收入會比較好。

即時新聞不漏接,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助產師周玉惠認為,如開設助產所不一定要有接生業務,形同讓死過一次的助產行業,「進入加護病房等死」。記者黃義書/攝影
助產師周玉惠認為,如開設助產所不一定要有接生業務,形同讓死過一次的助產行業,「進入加護病房等死」。記者黃義書/攝影
助產師周玉惠表示,有核心的接生工作,才會有後續的衍生出的產前檢查、產後訪視、嬰兒護理等業。記者黃義書/攝影
助產師周玉惠表示,有核心的接生工作,才會有後續的衍生出的產前檢查、產後訪視、嬰兒護理等業。記者黃義書/攝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