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中提到,在2008年,「愛滋針頭扎人」的傳言又掀起了新一波熱潮。這次,傳言一次襲擊了全台三處夜晚有關的場所:夜市們。
從南部到中部,有三個知名夜市傳出愛滋針怪客出沒的謠言。(圖片來源:wiki)
2008年:逛夜市時,突然感到一陣刺痛
2008年,至少有三個地方的人們都在擔心愛滋針頭。
開頭是4月。被稱為「天下第一夜市」的台南花園夜市,傳出了兩名年輕人在逛台南花園夜市時,被愛滋針扎而感染愛滋。這則「事件」馬上成為BBS、部落格、討論區的討論話題,但經過一個月,都未找到實際受害者,證明又是一場虛驚。
6月,謠言往南散播,在高雄的瑞豐夜市出現。傳說瑞豐夜市出現一名專門以愛滋針筒刺傷女子的怪客,且已有四名女子受害。實際上,雖有兩位女性至疾管處要求驗血,但並未受到感染。
12月,台中的年輕人們收到了以下的訊息:
「最近有人在台中一中街或是逢甲的地方出沒,拿著愛滋的針頭四處刺人,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麻煩傳下去通知不知道得朋友,以免下一個人受害。慈明學校已經有人受害了,是一年忠班的同學,他已經感染愛滋病了,希望他在剩下的日子裡能過的快樂,大家為他多祈禱吧,據說注射愛滋病真的是就讀國立中學的兩名女子,請大家在台中時多加留意小心。」
各大論壇上,這些高中職、大專學生們在問: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討論區上不少學生提到自己就讀的學校甚至貼公告或發傳單,向學生澄清此事只是謠傳,警察局並未接到報案。由此可以知道「一中街愛滋針頭扎人」的傳聞鬧得有多兇。
為什麼儘管有這麼多的澄清,但這些傳言卻永不過時?原因或許就藏在這些傳聞裡的共通之處。
你發現了嗎?
都市叢林中,最可怕的獵食猛獸:人群
你曾想過,在逛街時與你擦身而過的千百人裡,有多少人可能正在尋找下一個受害者嗎?(圖片來源 :sharonang on Pixabay)
在英文版的「愛滋針頭扎人」傳言中,發生的地點總是電影院。在電影院裡,人們被迫與許多陌生人一起,近乎肩並肩地坐在黑暗中一至兩小時。但是在臺灣,傳說所指向的除了電影院,還包括鬼屋、夜市、商圈。
這些地點都有一個共通性,就是短暫的期間內,與眾多不認識的人群同處一地。
身處在人潮快速流動的空間裡,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那麼多人經過你身邊,你不知道有誰是惡意的,或許剛剛無意間撞了你一下的,就存著險惡之心。當你發現時,那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這種恐懼是現代都市裡特有的。因為都市的出現,人被迫要與許多陌生人處在同一個空間。但多數時候,我們無視了這些危險。畢竟大體而言,都市乾淨、明亮,沒有光照不到的死角。
但像西門町、一中街這種滿是人群,但又充滿「死角」的地方,就令人特別感到危險。因此,「愛滋針頭扎人」的傳聞不會出現在明亮的百貨公司,但卻可能出現在西門町。
可是其實除了地點給人的印象以外,傳言出現在西門町還有其他理由。那就是對於特定族群的「關心」與「歧視」。
這三個族群,不意外的,是女性、同志和感染者。
不值得同情的女人:性與愛滋
還記得嗎?1992年的謠言,主角是國中女生。但據當時衛生署的統計,國內愛滋病帶原者沒有國中女生。「國內10至19歲的17名愛滋病帶原者,全部為男性。」(聯合報,1992.4.13)既然台灣的年輕感染者全都為男性,為什麼傳言中卻是「國中女生」帶針扎人呢?
不只此時,台灣的感染者一直都以男性為主。但是系列傳言中,卻總是女性粉墨登場──加害者是女性、受害者也是女性。彷彿「愛滋」和「年輕女性」總是脫不了關係。
這個弔詭反覆地上演。在2008年,台中傳說一中街和逢甲有扎針怪客出現時,針對加害者的身分,討論串裡指出是兩位年輕的女學生,還特別強調是「正妹」。另外,也有人認為是受強暴而感染愛滋的女學生。而又是誰比較容易被害呢?根據討論串,加害者的目標是「情侶,正妹,制服女,短裙女」。
傳聞中的加害者(例如1992年的「國中女生」、2008年台中的「國立中學女子」)或受害者(2001年娜娜鬼屋的「十七歲少女」)、乃至可能的受害者(2008年台中版加害者目標是正妹與短裙女),總是女性。相對來說,很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傳聞中從來沒有男性出現。
難道這是因為「愛滋」和女性的關聯特別密切嗎?
令人驚訝的是,事實正好相反。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至2014年為止,台灣的愛滋感染者以男性為主(占93.7%),女性只占6.3%,男女性別比達15:1。也就是說,每十六名感染者中只有一名女性,感染者絕大多數是男性。既然如此,為什麼在傳言中,出現的總是女性呢?女性感染者並沒有比較多啊?
這是因為,愛滋病在這則傳言中,其實不及另外一樣東西危險。那就是「空間」。若以「空間中的高危險群」來看,則女性頓時成了「比較可能在這類空間遭遇危險」的族群。所以,傳言中的「受害者」,才總是女性。
感染愛滋的少女並不是大眾同情的對象,因為她未能擁有符合期待的「貞潔」。(圖片來源:Women's Voices for the Earth)
那麼,女性作為「加害者」,又隱藏了什麼樣的訊息呢?
傳言中的「加害者」有兩位:1992年西門町的「國中女生」,和2008年臺中的「國立中學女子」。西門町的「國中女生」資訊很少,但台中的「國立中學女子」卻有不少訊息:傳說她是因為「被感染者強暴」而感染愛滋,也有形容她「被男生亂搞」。簡言之,「她」都是因為性(無論是自願或非自願的性)而感染愛滋。
台灣舊有的媒體風氣,將兩類人同樣視為無辜的愛滋感染者:一是男性嫖客,一是因合法丈夫而感染的女性。換言之,女性只要不是在婚姻內感染,她就不是無辜的。
因此,感染愛滋的少女並不是大眾同情的對象,因為她未能擁有符合期待的「貞潔」。而源於對貞潔的想像:善良、溫順、保守,那麼在二元對立的概念下,「不貞潔」就成了邪惡、主動、激進的集合體。於是,這樣的少女樣貌,便在傳言中以「加害者」的形象出現。
不談論就不存在?謠言裡「被消失」的男同志
「愛滋針頭扎人」傳聞涉及的另一個族群,可能是男同志。
之所以說「可能是」,是因為「同志」的訊息在傳言中並不明顯。其實,談論愛滋而不提到男同志,是相當奇怪的一件事。若檢閱新聞,會發現在1990年代,那個每出現一位感染者就要報導的時期,常強調感染者的感然途徑是「同性戀性行為」。2008年,疾管局還鎖定各同志場所進行匿篩,顯然過度意識到同志與愛滋間的聯繫。
迄今,曾有男男性行為者仍被拒於捐血者的門檻之外。原因即在為在刻板印象中,此一族群屬愛滋病高危險族群。然而實際上,感染愛滋病與否,問題在於是否進行安全性行為,而非對象是否為同性。(圖片為捐血示意圖,與影中人性向無涉。來源:Official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在這種風氣中,「愛滋針頭扎人」的傳聞全然不提及男同志,才很弔詭。
或許是因為,在彼時「同性戀」不可說的時代,就連以流言的方式談及同志,都嫌張揚。但「同志」的訊息並未隱沒,它隱身於「西門町」這個傳說目標地之後。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愛滋針頭扎人」的傳言總離不開西門町。
1990年代的西門町被如此描述:
「某些位於台北西門町、北門圓環、萬華及板橋等地附近的戲院,已逐漸成為男同性戀者的聚集地,也成為散播愛滋病的高危險場所。這些戲院,有個共同特色,就是終年到頭都上演些二輪或冷門電影,平常生意不好,因此,最近逐漸被有『特別嗜好』的男同性戀者看中,成雙成對的出入其中。」(聯合晚報,1992.01.07)
同樣在1990年代,網路上盛傳「西門町的戲院座位曾經有被放置愛滋病針頭的惡劣行為」。因為西門町的二輪戲院是男同志聚集之處,而「同志」又和「愛滋」劃上等號,這些二輪戲院便被視為感染愛滋的危險地點。只是在想像中,「在二輪戲院感染愛滋的方式」換成了與同志無關的針頭。但它依然傳達了「(同志聚集的)二輪戲院很危險」的訊息,或是,「同志很危險」的訊息。
「他們」一定見不得人好:疾病加身外,還得承受汙名化的愛滋感染者
第三個「愛滋針頭扎人」傳言談及的族群,是愛滋感染者。
從前面的例子已可以看出來,傳言從來不是奠基在「對愛滋的理解」,而是奠基在「對愛滋的誤解」之上。作為感染者少數的女性頻頻出現於傳言中,傳言卻隻字未及同志。傳言看待感染者的視角,也戴上了有色眼鏡。
2006年的新聞中,仍可見以愛滋作為吸引閱聽大眾目光的負面新聞。這則新聞如果寫成「男毒蟲約男毒販」,顯然就沒有那麼吸引人了。而就和這則新聞中的毒蟲與毒販均是男性,不代表男性都是毒蟲與毒販一般,愛滋病患者也不見得都有吸毒的問題。然而當新聞以此作為標示時,卻極易造成我們對疾病患者的刻板印象。(圖片來源:TVBS)
影響大眾對愛滋認知的重要管道之一是新聞媒體。然而即便到了2008年,媒體還是常將部分社會新聞當事者「扣上愛滋帽」,因此出現「偷車出車禍 愛滋男被逮」、「破電纜竊案 三賊全染愛滋」、「愛滋毒販搶超商」這類標題。 明明可以說是「毒販搶超商」就好,卻說成是「愛滋毒犯搶超商」,這多餘的「扣帽子」之中,就隱藏了對愛滋感染者的歧視。
「愛滋針頭扎人」的傳聞也一樣存在歧視。
傳言中,愛滋感染者「心態不平衡」,會「為了報復社會」而「持針筒亂刺路人」。感染者即便命運多舛,但並不必然心懷惡意。傳言卻預設感染者必然想要「報復社會」,這和「愛滋毒販搶超商」這類標題一樣,都認為感染者絕非善類。既然非善類,那麼就很可能主動將其他人推向悲劇。
真的會嗎?
感染者正是世界上最了解「感染愛滋有多麽痛苦」的人。而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會願意其他人承受這種痛苦。憑什麼感染者就特別沒有同情心、特別希望別人受害?仔細一想就知道了,這並沒有道理。
感染者並非心態偏差的他人,而是和我們一樣的人。若你心中有愛,他心中也不會欠缺。
而「愛滋針頭扎人」——聽完這一串,我想你已經知道它其中隱藏多少歧視、多少錯誤,不只是錯誤地宣傳「被愛滋針頭扎到會感染愛滋」(實際上機率極低),還傳播了對於特定族群的歧視。因此下次聽到傳言時,自然不需要再驚慌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