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女子慘被「500多隻蟎蟲」啃食臉 竟是常見皮膚炎所致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2019年06月12日10:42 • 發布於 2019年06月12日10:42 • 記者汪瑋琪/台北報導

一名31歲女性罹患酒糟性皮膚炎6年、經常反覆發作,擦外用類固醇已超過四個月雖然剛開始症狀不嚴重,但後來慢慢地開始丘疹膿皰起起伏伏,甚至只要停藥一天就大爆發。檢查發現臉上每平方公分竟有高達五百多隻蠕形蟎蟲,甚至連眼睫毛佈滿蟎蟲,經過合併除蟎蟲治療兩個月才恢復正常皮膚。醫師表示,根據臨床發現,酒糟肌患者臉上蠕形蟎蟲過量每10人就有高達9例確診。

開業皮膚科醫師黃輝鵬表示,酒糟肌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炎,好發於30至60歲的女性,男性也會發生,臉部會有臉部微血管擴張、潮紅的病徵,或佈滿痘痘般的丘疹和膿疱,因致病因子複雜而難以根治,而酒糟性皮膚炎共分為四型,其中丘疹膿疱型大多恐是「蠕形蟎蟲增多的酒糟性皮膚炎」,大部分患者常誤以為是青春痘或過敏而延誤治療。

黃輝鵬說,根據臨床統計發現,酒糟肌患者臉上蠕形蟎蟲過量每10人就有9例確診,其中有5成是其他治療方式效果不彰,輾轉求醫才確診酒糟,有3成曾經接受類固醇治療,若以自行研發的「拇指甲擠壓法」採樣收集擠出的毛囊內容物,發現不論是丘疹膿疱型,或是紅斑血管擴張型酒糟患者都有9成蠕形蟎蟲超標的情形。

黃輝鵬強調,蠕形蟎蟲靠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啃食毛囊的表皮細胞維生,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毛孔變大和敏感脆弱,尤其夏季和冬季更是酒糟的好發季節,酒糟肌患者千萬不可大意。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主治醫師陳彥達表示,臨床上不少酒糟肌患者對於保養、上妝感到困擾,由於過量的蠕形蟎蟲長年佔領肌膚,泛紅臉頰恐是發炎遭受蠕形蟎蟲啃咬,造成皮膚表皮層受損,引發敏感造成大小坑洞;殺蟲後留下的屍體會導致皮膚發炎、發紅及血管增生,患者如果忽略清潔、修護步驟,只靠上妝遮掩泛紅,容易導致膿痘爆發、肌膚更加惡化,也有不少患者常常在使用新的保養品後導致丘疹、膿疱大爆發,恐是保養品成分太過刺激。

黃輝鵬說,治療蠕形蟎蟲增多的酒糟肌治療三步驟「抓蟲、殺蟲、修護」,「抓蟲」就是必須正視蠕形蟎蟲的問題,經由檢查肌膚暗藏的蠕形蟎蟲有無超標,才能對症下藥,接著第二步「殺蟲」,新式藥膏不但可殺死惱人的蠕形蟎蟲,還能抗發炎,成分不含類固醇,讓酒糟肌患者不必擔心類固醇上癮,而第三步就是「修護」,因為殺蟲後蟲屍會殘留在毛孔,而在蠕形蟎蟲死後,蟲屍含有基丁質、細菌和排泄廢物,如果沒有溫和清潔和修護,容易造成皮膚發炎、發紅的狀況,後續輔療品愈簡單愈好,再配合減少刺激因子,以及抗紅斑、潮紅藥物,讓皮膚不再紅通通。

陳彥達也建議,可選擇用成分溫和、低敏基底的保養品,同時也能減緩殺死蠕形蟎蟲時的不適,因為殺蟲後蟲肚子裡的細菌和排泄物瞬間釋放出來,前期4至14天嚴重的惡化期就需要特別修護,加強肌膚保濕並且保護受損泛紅的肌膚,更能舒緩發炎不適等症狀,讓患者從殺蟲到修護保養輕鬆搞定。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