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南博特調員 開箱道文物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1年04月22日22:41 • 發布於 2021年04月22日22:41
成大歷史系攜手二中學子化身南博特調員,以鄭成功文物館館藏,轉譯為微型展示箱。(記者林雪娟攝)
成大歷史系攜手二中學子化身南博特調員,以鄭成功文物館館藏,轉譯為微型展示箱。(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鄭成功文物館將轉型為市立專業博物館,不讓古文物靜躺在館中,文化局和成大,大手攜小手,帶領高中生進行「南博特調員」計畫,學生將古物歷史文化轉譯,透過年輕人的眼,以微型展示箱訴說百年文物故事。

鄭成功文物館館藏近五千件文物,配合文化部推動博物館升級計畫,預計兩年內,以館藏文物為核心,轉型為專業博物館,不過聽到古物,許多人可能沒有興趣,文化局號召高中和大學生,成立南博特調員,由成大歷史系、南二中歷史選修科學生合作,除認識館藏並透過不同世代、社群觀點,以微型展示箱方式,多元介紹經典文物,也希望透過共筆書寫,讓老文物能展新貌。

文化局表示,「特別調查員」讓市民更了解台南的歷史文化,成為博物館最有力伙伴;「特別調味員」特調出台南人獨特的地方滋味,老物件以生動有趣方式,讓世人知曉。

特調員以館內重要典藏,包括羅秀惠蟒袍、明代首飾、林朝英書法木刻、兒玉源太郎頭像、云友安平壺、鄭成功畫像、傳寧靖王玉笏等文物為主角,策劃微型特展「台南選物開箱」,從文物看台南史。

二中校長林晏旭感謝文化局牽線,讓二中新課綱課程可以結合大學、社區、博物館;二中教務主任余月琴指出,二中選修課開出上百種不同課程,協助學生適性發展,透過小組思考探究與實作,產出跨域策展作品。成大則由歷史系副教授謝仕淵領軍,讓大學與高中進行資源整合和和合作,透過微型展示箱具有輕便、靈活和簡易特性,打破傳統博物館空間限制,讓展覽走出館舍。

學子表示,以前對鄭成功長相沒有印象,透過成功洋芋片包裝,引起他們探究其相關事蹟,也認知身為台南人,更應知台南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