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一名54歲女性長期務農,需要大量手指活動,三年前,手指遠端指節腫脹疼痛,口服消炎藥疼痛稍有改善,但手指逐漸變形,輾轉到中山附醫,採用動脈注射療法,將藥物注入手部動脈,慢慢流入發炎的指尖關節,減低異常新生血管血流,治療後,患者手指疼痛大幅緩解。
中山附醫醫學影像部醫師梁耕維表示,高齡化社會來臨,退化性關節炎成為常見的生活困擾,除了膝蓋、髖關節、腰椎,手指關節也是退化性關節炎好發位置。長期從事重複性手指用力的工作,例如美髮業、老師或家庭主婦也是好發族群。最常發生症狀的部位是指尖正後方的遠端指關節,其次是近端指關節與大拇指腕掌關節。早期症狀不明顯,可能只有手指酸痛,之後逐漸出現關節緊繃、脹痛,甚而產生結節性腫脹。
情況嚴重者,輕輕觸碰都會劇痛,長久置之不理,最終會導致手指歪曲變形。以往治療有限,除了早期預防,一旦發生疼痛,只能使用口服止痛藥、少量關節內藥物注射等方式緩解症狀,多數病患需長期依賴藥物治療,維持生活品質。近期研究發現,慢性關節炎疼痛與異常新生微血管密切相關,經動脈注射治療,可有效減少手指退化性關節炎產生的異常新生微血管、改善因慢性關節發炎導致的手指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