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梅子秘密】脆梅、Q 梅、話梅有何不同?解析梅子百變風情,釀一甕梅酒封藏春天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2023年04月24日20:41 • 發布於 2022年04月08日03:42 • 上下游News&Market
【梅子秘密】脆梅、Q 梅、話梅有何不同?解析梅子百變風情,釀一甕梅酒封藏春天

梅花經過一番寒徹骨後綻放,隨著春陽逐漸和煦,慢慢結出纍纍的梅子。當人們徜徉在紅白相間的梅花花海時,是否曾疑惑:眼前的梅樹都能結出梅子嗎?

脆梅、Q梅、酸梅、梅酒⋯⋯梅子產品琳瑯滿目,聽到就流口水,但梅子有幾種?如何加工?多數人卻一知半解。四月是盛產梅子的月份,《上下游》邀請台南梅嶺有機梅農許鴻文與梅子手作專家許秀嬌,與各位分享梅的秘密,也教大家 DIY 作法,釀一缸屬於自己的梅子滋味。

梅子季節到來,手作脆梅和釀梅酒正夯(攝影/馬振瀚)
梅子季節到來,手作脆梅和釀梅酒正夯(攝影/馬振瀚)

Q1:梅花開了就會結出梅子嗎?

1-2 月是賞梅花的最佳季節,3-5 月則進入梅子盛產期,與梅共舞近 30 年,許鴻文解釋,梅可分成花梅和果梅,花梅屬於觀賞用,只開花不結果;果梅則是會開花也會結果。所以梅花開了,不一定會結出梅子。

花色與花瓣是區分花梅、果梅的關鍵。花梅不僅有單瓣和重瓣的花瓣,顏色更是多樣,從純白、粉紅到桃紅色都有;果梅則只會開出白色單瓣花,無一例外。

Q2:梅子產品百百種,梅子是否也百百種呢?

「青梅適合醃漬,黃梅適合釀酒」,這裡的青與黃指成熟度,而非品種。許鴻文解釋,梅子在成熟的過程中會由青轉黃,此外,也有些梅子在成熟過程中,向陽面有轉紅的現象,果實形狀更接近桃子,且帶有水蜜桃香氣,有些農友將其取名為胭脂梅、桃仔梅或紅邊仔。

「這棵是阿榜種,那棵是肉羹種,肉羹後面的是石塔種,隔壁的是桃仔梅⋯⋯」,許鴻文領著記者一一介紹有機梅園入口處的幾棵梅樹。過去農民會從自己梅園中選育出更有利於收穫或栽種的品系,也習慣以選育者的名字來稱呼梅樹。

他表示,梅嶺的梅子品種有十多種,石塔種是主要品系,由人稱「石塔伯」的梅嶺農民選育。因其開花穩定、產量高的特性,深受大家喜愛,甚至也被帶到高雄、南投等地種植。農業試驗所作物組助理研究員陸明德解釋,目前台灣果梅有許多品系,大都是農民自行選育的地方種,官方並未育種。

結實纍纍的青梅是梅農辛苦一整年的心血結晶。(攝影/馬振瀚)
結實纍纍的青梅是梅農辛苦一整年的心血結晶。(攝影/馬振瀚)

Q3:脆梅、Q梅、酸梅、話梅,有什麼不同?

市售梅子產品五花八門,最主要的差異在於梅子成熟度、加工過程和產品風味。

許秀嬌解釋,製作脆梅會使用成熟度較低的梅子,在經過醃製後,才能保有清脆的口感;製作Q梅的梅子,則比較沒有成熟度的要求,只要不是全熟或過熟就都能使用。

脆梅、Q梅和酸梅的加工過程類似,但加入的糖量不同。許鴻文指出,酸梅的糖度約在 30-40 度,比起糖度在 60 度以上的脆梅和 Q 梅,酸味被保留得更多。話梅與前幾種產品的製作方式不同,需經過反覆日曬乾燥,為了避免果膠和糖作用導致產品濕軟變質,都是以代糖進行調味。

正在享受日光浴的Q梅(圖片提供/許秀嬌)
正在享受日光浴的Q梅(圖片提供/許秀嬌)

Q4:烏梅汁好好喝,是怎麼做的?

青梅經過木柴燻焙之後就是烏梅,製作方法和龍眼乾一樣,許鴻文解釋,傳統烏梅使用土窯大灶慢慢燻製,過程中渾圓飽滿的梅子會逐漸乾縮,顏色也會轉為深褐色,但不會完全變成黑色。

許鴻文表示,烏梅是一種中藥材的藥引,烏梅汁則是由烏梅加上多種中藥材一起熬煮而成。烏梅汁的配方各家不同,近幾年也有加入桂花或洛神花的創新作法。夏天來一杯酸中帶甜又會回甘的烏梅汁,不僅生津解渴,還能讓人一解盛暑的悶熱。

Q5:為什麼梅子都要加工?可以吃新鮮梅子嗎?

「新鮮的梅子真的太酸了!」許秀嬌說,新鮮青梅吃起來既酸又苦澀,即使熟透後會微微轉甜,也很難被認為是好吃的水果,這也是梅子主打加工而非鮮食的原因。

許鴻文解釋,青梅不只「苦澀酸」俱全,內含的天然有機酸也會傷害牙齒珐瑯質,因此梅子都會經過加工才販售。但也因為這酸味會刺激唾腺,光是想到就能紓緩口乾舌燥,即成語「望梅止渴」的來由。

新鮮的梅子又酸又苦澀(攝影/馬振瀚)
新鮮的梅子又酸又苦澀(攝影/馬振瀚)

Q6:梅子在高高的樹上如何採收?

在產季走進梅園,會看見兩種截然不同的採收場景,一種是拿著長長的竹竿敲打梅樹,讓梅子掉落在樹下預先鋪好的墊子裡,另一種則是梅農一顆一顆用手摘採,放進胸前的籃子內。「竿打梅」和「手採梅」會對應不同的梅子加工方式、產品與通路。

許鴻文解釋,竿打梅的採收方式會讓梅子直接墜地並造成損傷,因此多半供應給加工廠製造成無需考量外觀的梅粉或蜜餞等產品。但要供應給鮮果市場或要製作成脆梅和果醬的梅子,考量到外觀完好、或需採用特定熟度的梅子,而必須使用手採梅,採收成本比竿打梅高出一倍。

台南梅嶺種梅三十年的有機農民許鴻文,解說竿打梅和手採梅的不同(攝影/馬振瀚)
台南梅嶺種梅三十年的有機農民許鴻文,解說竿打梅和手採梅的不同(攝影/馬振瀚)

Q7:為何梅子只有山上有?

許鴻文解釋,台灣多數梅子樹是由日本人引進,是喜低溫的溫帶植物,因此在氣候炎熱的台灣,只有山區環境適合梅樹生長。梅樹過去種在海拔約 400 至 500 公尺的山區,但近年受全球暖化的影響,近期適宜高度已來到 600 至 700 公尺左右。

據農委會統計,高雄、南投、台南與台東是目前台灣梅子的主要產區,產地多分佈在阿里山、玉山和海岸山脈的山區之中,並以南投信義鄉、高雄桃源區和台南楠西區為大宗,佔整體產量的 56%。

Q8:台南有梅嶺,嘉義有梅山鄉,高雄也有梅山里,台灣怎有這麼多梅山?

提到梅嶺的由來,許鴻文笑著說,「其實我們這裡以前叫做香蕉山」。近百年前,日本人將香蕉、梅子一起帶進這座山頭。由於香蕉生長較快,先成為當地重要經濟作物,而後梅子收成日漸成長,開滿白花的梅樹才取代蕉葉成為主要風景。1981 年副總統謝東閔到此視察,發現香蕉山沒有香蕉,反而開滿了梅花,因此改稱梅嶺。

嘉義梅山鄉地名的由來有二。梅山鄉所在位置是進入阿里山的要道,早期是原漢交易的商貿重鎮,當時有攤販在此賣米糕糜(粥),供往來旅客食用,久而久之就被稱為「糜仔坑」,音近「梅仔坑」。另一說是此處早年長滿野生梅樹,得名「梅仔坑」。1920 年官方將此地更名為「小梅」,1946 年再改為「梅山」,並沿用至今。

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是南橫公路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的門戶,亦為布農族梅山部落的所在地。梅山部落的族語名稱叫做 Ma-Su-Huaz(馬舒霍爾),指長滿黃藤的地方。梅山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顏國經解釋,當地除了黃藤,本來就有原生梅樹,日本統治期間也帶來果梅樹,而後國民政府將此地改名為梅山,而梅子也是族人重要經濟作物。

這三個地方與梅子有著不同的緣分,今日也都能看見梅花綻放,梅與土地緊密深刻的連結,深植在代代居民的記憶之中。

梅嶺上自日本時代存活至今的老梅樹(攝影/馬振瀚)
梅嶺上自日本時代存活至今的老梅樹(攝影/馬振瀚)

Q9:正統梅酒怎麼釀?

梅酒做法有兩種:以基酒泡梅子,或以梅子加糖發酵。

以基酒泡梅子釀成的梅酒,濃度較適合直飲,且製作容易、成功率高。許秀嬌指出,自釀梅酒多以米酒、高粱作為基酒,並將梅子投入後封存靜置。

如果要用梅子加糖慢慢發酵釀製梅酒,從一開始層層鋪疊在罐內的過程需非常注意,發酵中也要定期翻動,釀成的原漿更需另外稀釋與調味後才適合飲用,因此門檻較高。

哪種梅子適合釀梅酒?裡外熟透、由青轉黃的梅子最適合,許鴻文說明,青梅原有的苦澀在轉黃時慢慢褪去,而香氣則越發濃郁,釀梅酒最佳。他也補充,許多農友會推薦用胭脂梅釀梅酒,一方面是可以解決胭脂梅外皮脆弱、不利運輸的問題,另一方面,胭脂梅的水蜜桃香氣,能在風味上帶來更加豐富的層次。

適合釀梅酒的黃熟梅子(攝影/林怡均)
適合釀梅酒的黃熟梅子(攝影/林怡均)

Q10:日本的梅子加工品也很有名,跟台灣的作法有何不同?

曾與日本進行醃漬梅交流的許秀嬌指出,日本加工梅子只用鹽而不加糖,但台灣醃梅子,糖是箇中關鍵。添加糖的比例不同,在風味與口感上出現差異,也造就不同的品項。她指出日本醃梅的味道偏鹹且酸,但台灣則是酸中帶甜,甜中有鹹,兩地梅子風味差異甚大。

「早期我們梅嶺的梅子全都外銷日本做醃梅」,許鴻文回憶小時候梅嶺滿山滿谷都是梅樹的景象,當時部分以鮮果外銷,部分則是在台灣完成醃製後才銷往日本。他也說,日本醃梅子的方式與台灣不同,日本重鹹而台灣酸甜。

梅子 DIY,釀一甕自己的春天滋味

梅子手作專家許秀嬌提供脆梅、Q 梅與梅酒的獨門製作方式,供《上下游》讀者嘗試!

手作脆梅:

  • 選擇七、八分熟的青梅,用清水將其洗淨後瀝乾。
  • 加入鹽巴(梅鹽比例約 10:1)均勻搓揉,製成梅胚。
  • 將每顆梅胚拍裂(可使用肉鎚或木工膠槌),灑上適量鹽巴醃漬約 8 小時(需讓每顆梅子能均勻裹上鹽巴)。
  • 將醃漬好的青梅去除蒂頭,泡過濾水 1 天(中間換水四次),並瀝乾。
  • 煮紅冰糖水(梅糖比例約 2:1),煮好的紅冰糖水需放涼。
  • 盛裝的玻璃罐先以沸水消毒、瀝乾後,將梅子裝罐,倒入放涼後的紅冰糖水,放至冰箱醃漬。
  • 在冰箱醃漬約1-2天後,即可食用(食用完畢前,皆需要放冰箱保存)。

手作Q梅:

  • 醃漬 Q 梅無需挑選特定熟度,但要注意避免使用過熟的黃梅。
  • 加入鹽巴(梅鹽比例約 10:1)均勻搓揉,製成梅胚。
  • 將梅胚完全浸泡在鹽水中 7-14 天,以清水清洗後瀝乾並日曬或烘乾約 1 天。
  • 將曬好的梅子剔除蒂頭。
  • 梅子以「一層梅子一層糖」的方式醃漬,約 3-4 天後重新換糖,並循環四次。
  • 煮紅冰糖水(梅糖比例約 2:1),煮好的紅冰糖水需放涼。
  • 盛裝的玻璃罐先以沸水消毒、瀝乾後,將梅子裝罐,倒入放涼後的紅冰糖水醃漬。

釀梅酒:

  • 選擇全熟的黃梅。
  • 將梅子清洗後,剔除蒂頭並風乾。
  • 盛裝的玻璃罐先以沸水消毒、瀝乾後,將梅子裝罐並倒入紅冰糖或蔗糖,以及基酒。基酒推薦使用高粱、清酒或米酒頭,也有人使用威士忌、琴酒或蘭姆酒,帶出不同的梅酒風味。
  • 浸泡約半年後可飲用,放置兩、三年的梅酒風味更佳。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