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疫」常焦慮!有人猛噴消毒水 有人染疫康復被排擠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1年12月12日21:29 • 發布於 2021年12月12日21:30
如何在疫情中維持身心健康
如何在疫情中維持身心健康

〔記者羅綺、林惠琴、吳亮儀、邱芷柔/台北報導〕COVID-19疫情延燒兩年,有人因其他家人確診,出現嚴重焦慮及強迫症,消毒水一天就用掉好幾罐;有家人打疫苗後意外染疫,全家人陷入憂鬱情境;更有染疫康復者出院後長達兩、三個月都檢出陽性,辦公室沒人敢與他共事,情緒幾乎潰堤。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許正典表示,一名個案在家人確診而被隔離,每天用大量酒精不停消毒,在家人勸導下就醫,到院時包得密不透風、「像個保鮮膜人」,稍微咳嗽就懷疑自己染疫,所幸經兩、三個月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症狀好轉。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袁瑋分享一名染疫者的困境,他解除隔離後都沒有症狀,卻持續檢出陽性,即使醫師開立證明背書工作沒問題,但主管、同事沒人敢跟他同一辦公室,外縣市家人也請他不要回家,讓他覺得被排擠且失去價值,一度憂鬱得很嚴重,幸好兩、三個月後檢驗終於轉陰,狀況才改善。

袁瑋並提到有一家人求助,原因是九十多歲的婦人接種疫苗發燒住院,未料遭同住的確診患者傳染,痊癒後卻退化快成植物人,當初堅持請媽媽打疫苗的兒子自責不已,全家人都陷入憂鬱。

疫情帶來情緒問題新病人

至於一般民眾,袁瑋指出,疫情確實帶來情緒問題的新病人,例如新聞不斷播報負面資訊,對於未來失去盼望;在家工作要兼顧小孩、照顧失智症長者角色,壓力倍增;以及疫情影響工作、收入而鬱悶。

另外,有精神科病人則恐懼疫情而未回診,北醫附醫精神科主任李信謙舉例,一名思覺失調症病患藥快吃完了就減半吃、結果病情惡化。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