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美媒:研究顯示若發生核戰 地球恐進入「小冰河期」

新頭殼

更新於 2022年07月11日05:57 • 發布於 2022年07月11日05:57 • 新頭殼newtalk |吳賜山 綜合報導
美國1954年3月1日試爆的1500萬噸巨型戰略核彈「Bravo」。   圖:翻攝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美國1954年3月1日試爆的1500萬噸巨型戰略核彈「Bravo」。   圖:翻攝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新頭殼newtalk

俄烏戰爭延續4個多月,俄羅斯不只一次公開表示可能動用核武。美國《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引述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LSU)研究,指出若真爆發核戰,將影響全球生態,甚至可能進入「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

報導說明,研究是在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發核戰爭的擔憂後開始進行。根據「核冬天假設」(Nuclear winter)理論,LSU研究人員以電腦系統模擬,評估全球性和地區性的核衝突對全球海洋可能造成的影響。研究發現,無論是大規模的全球核戰或區域性的地區戰術核彈攻擊,在所有狀況下,核風暴大火都會釋放出大量的煙塵阻擋陽光,迫使溫度在第一個月就平均下降攝氏8度左右。

模型顯示,中緯度的西風帶將會輸送煙塵,形成一個環繞北半球北緯30度到60度地區的環帶。這些厚的黑雲可以遮擋掉大部分的陽光,時間長達數週。擴大層面來看,環境溫度下降連帶會使海洋溫度也跟著下降,估計將使海冰大幅擴增155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這種黑暗與致命的霜凍,再加上來自放射性塵埃的高劑量輻射,會嚴重地毀滅地球上這個地區的植物。嚴寒、高劑量輻射、工業、醫療、運輸設施被廣泛破壞,再加上食品和農作物的短缺,將會導致因饑荒、輻射和疾病引起的人類大規模死亡。

自然現象形成的「小冰河期」發生在1550年至1770年的220年間,結束於19世紀初期,科學家研究,可能的成因包括天體引力軌道周期、火山噴發活動、太陽黑子活動等。帶來的影響,除了氣溫下降外,還使得植物生長季節變短,土壤降溫,使糧食作物產量變少,穀物價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頻繁出現饑荒與瘟疫。因為死亡率上升,這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在這段時間減緩。小冰期時期也是暴亂、搶掠及死亡的高發期。

歐洲和美國的反核武團體一直尋求達成「核子凍結」協議,希望能禁止核武的使用,但近年擁有核武國家不斷激化對立,甚至輕蔑挑釁。專家憂心,若真發生核戰,不是少數人躲進防輻設施避禍,而是人類文明的終結。

延伸閱讀:

俄軍再向平民開火!烏克蘭當局曝頓涅茨克公寓挨轟 至少15死

北韓向西部海域發射2枚火箭! 南韓:軍方全面戒備「持續密切關注」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