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去(2024)年 12 月,中國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海域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引發國際關注。外媒引述台灣國安人士提到中國在台灣周圍部署近 90 艘軍艦和海警船,並提到其中三分之二為海軍艦艇。
這一數字在當時令許多人擔心這是否預示著中國即將展開「聯合利劍 -2024C」軍事演習?而不管立場是藍的還是紅的,都藉此聲稱「是因為台灣做了什麼,才會引起解放軍圍台」試圖恫嚇台灣人。
相關報導:
歷年規模最大 中國軍艦海上集結 挑釁台灣及島鏈盟友
中國「低調軍演」成新戰略 藍白遭點名癱瘓國會轉移注意
不過,2024 年已過,「聯合利劍 -2024C」也並未發生。實際上,回顧中國這場最後沒有被命名的軍事行動,與其說是針對台灣的直接威脅,不如說是美中之間複雜戰略博弈的一個縮影。
中國出動90艘軍艦艇 其實大部分是海警船
去(2024)年 12 月 9 日美媒《路透社》(Reuters)引述台灣一名國安人士表示,中國在台灣周圍有近 90 艘軍艦和海警船,甚至提到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海軍艦艇。接著 10 日,《中央社》也引述台灣國安人士表示「這是 1996 年以來最大規模海上軍事行動,逾 90 艘海警、海軍的建置」。
對此,戰略專家、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當時在 12 月 12 日透過網路廣播節目「梟息報你知」表示,若望文生義看到「90 艘軍艦」,就以為這當中都是解放軍海軍艦艇,還號稱說解放軍出動三分之一兵力,那這樣確實會讓人懷疑是不是中國要進行一場大型戰爭。
但何澄輝指出,有許多跡象顯示,事實顯然不是如此。若扣掉相當於海巡的海警船,大概是出動中國海軍現役兵力的約五分之一,也就是 20% 左右,雖然規模還是大的。
不過,這些艦艇並不是像許多媒體拿之前解放軍東部戰區做的圍島圖那樣,圍繞台灣一圈把台灣包圍起來,何況 90 艘也無法把台灣圍一圈。
90艘僅9艘突破第一島鏈 遼寧號未現身
接著,何澄輝引用國防部情報及參謀次長室次長謝日升中將在 12 月 10 日將第一島鏈、第二島鏈比喻為「牆」的說法,指出事實上,這次解放軍的行動,艦艇是出現在這兩道牆附近,而在台灣東部海域出現的解放軍海軍艦艇數量大概是 9 艘。
至於其他軍艦絕大部分,大型軍艦都還是沿著中國海岸附近活動,所以並不是 90 艘都突破了第一島鏈,有突破的是其中那 9 艘。
且多數船隻出航約一天左右的航程後就會返回,如果中國解放軍真的是要將艦隊潛出到第一島鏈外,然後跟美軍進行某種程度的抗衡的話,這些機艦應該會跟隨大量的補給艦隊,還有重要的戰略指標——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應該也要現身,但這些都沒有出現在這場行動中。
不要忘了:同時有三個半美軍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活動
何澄輝強調,之所以各方對這次行動會產生誤解,是因為大家只單獨切出中國解放軍在 12 月 9 日至 11 日的動向進行解讀,而這就會產生問題。
實際上如果把時間再拉長一點來看,就會知道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因為同時根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12 月 2 日公開的資訊,在解放軍之前,美軍已有三個航空母艦打擊群(CSG)正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此外還包括了兩棲攻擊艦打擊群(ARG),它是一種輕航母編隊,也就是你可以想成美軍大概有三個半到四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在這個地區活動。
何澄輝分析表示,美國當初在中國之前的這個部署,主要是在應對擔憂中國會利用美國政權交接時決策可能產生的猶豫,而進行一些軍事冒險。
像軍演又不是軍演 對美表態中國底線
所以對於中國派出這 90 艘艦艇,正確解讀應該是「中國想要對美國展現他的態度、立場以及意圖,就是在美中關係畫出一條底線,意即有些東西中國認為是美中之間不能談的、沒有退讓餘地的」。
這一點可以在 11 月中旬 APEC 峰會期間的美中會談得到佐證,當時習近平到秘魯和拜登談的一些問題中,其實也是畫下哪些東西是不能談的。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可以看出為什麼這次雖然有畫出七個空中保留區,態勢上看起來像軍演但又不是真正的軍演(解放軍沒有正式宣告),何澄輝認為這場行動更像是一個表態。
美中一旦開戰 印太司令:美軍有信心戰勝中國
相對的,美國官方的表態也同樣值得關注。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 12 月 9 日訪問日本期間登上美國航空母艦華盛頓號(CVN-73)並舉行記者會。
當時奧斯汀明確提到:「美國海軍艦艇的部署本身就是對美國承諾的聲明。而當派出航空母艦戰鬥群時,更是一個強烈的表態。」
何澄輝補充說,美軍傳達訊息的方式還包括通過台灣海峽,而如果說派一艘軍艦到衝突水域代表美軍有在關注,那麼派三個航空母艦打擊群的意思就會是「非常關注」。
此外,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12 月 7 日也在加州舉行的「雷根國防論壇」上直言,美軍有信心在太平洋戰勝中國。
不過美國並不希望和中國直接發生戰爭衝突,對美國而言,對抗中國最好的方式是用經濟戰、科技戰讓中國自己衰弱會讓中國面對內部的改革壓力。但若真要作戰,美國便會派軍,而且將會是戰則必勝。
(以下為聽眾提問)
——解放軍海軍系的董軍、苗華相繼出事,是否反映中國海軍須向外界展示自身仍有能力?
習近平本身沒有解放軍的背景,之前的胡錦濤與江澤民也沒有,前兩任領導者執政時,透過拉攏和收買的方式,在軍隊形成了各種派系,且根深蒂固。
江澤民執政期間,透過收買不同軍種形成的派系更加鞏固。而習近平上台後,面臨如何削弱這些派系的挑戰。然而,習近平不像鄧小平那樣有深厚的軍方背景和系統支持,因此他需要扶植新的力量。
習近平當時拉攏的對象以非傳統解放軍勢力為主,例如海軍及新成立的軍種,包括戰略支援部隊和火箭軍。他試圖透過這些非陸軍的派系來打破陸軍獨大的傳統。
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些新派系也出現了嚴重的腐化與內部鬥爭問題。最近解放軍內部的整肅行動正是針對這些問題而展開的。
2024打虎整肅腐敗 控制軍方 效忠習近平
而 2024 年這一年特別不尋常,副部級以上官員落馬人數截至 11 月就達到 41 人(註:根據《新華社》報導,最終 2024 年有 58 名副部級以上的官員落馬),是習近平上台以來最高紀錄。這波整肅行動除了清理腐敗之外,也意在向外界展示軍方的可控性,以及軍隊對習近平的效忠態度。
同時,整肅的另一個原因是習近平發現自己扶植的軍隊不僅腐化,甚至是「畏戰」,連「敢戰」的意志都不足,這不僅影響對外展示軍力,也對內部權威造成衝擊。
因此,近期海軍動作頻繁,除了向外展示威懾力外,還是對內表忠的一種方式,強調他們「敢戰、願戰」的決心。
加強控制而非準備開戰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最近有傳聞稱中國要召回軍人的境外家屬,雖然網上流傳的相關文件後來被證實是假的,但為阻止軍人將貪腐所得交由親屬運往國外,中國確實有召回軍眷,其目的是加強對軍隊的控制,而非準備開戰。這顯示出習近平更在意軍隊內部的穩定性與忠誠度。
回到解放軍內部的整頓問題,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習近平發現原本倚重的火箭軍普遍厭戰。2024 年初時,習近平突然意識到,解放軍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能不能打」的問題,而是另一層次的問題。
他們的確有能力發動戰爭,但對於極權國家來說,戰爭的意義往往不僅限於軍事勝負本身。對他們而言,發動戰爭本身,對內部政治統治以及權力的集中具有莫大的好處。
厭戰的根源 一旦開戰:沒油水可撈、貪腐曝光
因為一旦進入戰時體制,他可以更加自由地調動經濟和政治資源,甚至動員人力進行全面管控,而權力也會因此高度集中。
回顧疫情期間的封控措施,習近平已從中嚐到了這種權力集中的甜頭。然而,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他忽然發現,解放軍內部原本被寄予厚望、負責「打第一槍」的火箭軍卻表現得極為厭戰。
他進一步追查後發現,這種厭戰情緒的根源在於:對於解放軍內部那些貪腐盛行、弄虛作假的官員來說,戰爭的發動不僅可能威脅他們的利益,還會讓他們的貪腐行為曝光。一旦戰爭打響,上層官員或許能撈到好處,但基層的問題卻會暴露無遺。
也正因如此,習近平從那時起,連續三年在軍隊內部展開了一連串打擊貪腐的行動,試圖清理這些阻礙作戰能力的隱患。
苗華出事 中國政治鬥爭燒到習近平周邊?
苗華出事尤為引人關注。他是中國軍隊統治最高階層的軍事委員會六人小組(編制為七人,其中習近平為掛名,實際由其他六人運作)當中負責政治意識形態和人事的關鍵人物,也是習近平親手提拔的代表之一。
原本以為是換了第三任的國防部長董軍出事,但隔天證實是苗華出事,這才令人震撼,這顯示中國內部整肅或政治鬥爭已經燒到習近平周邊,甚至讓外界猜測是否習近平面臨權力的挑戰。正因如此,當前的軍事行動與演習,除了對外展示實力外,也是在向內部釋放信號,展現對習近平體制的效忠。
了解這些邏輯後,便能明白最近解放軍海軍頻繁行動與表態的內外動機。
——這次行動是否是對 11 月美日聯合軍演的回應?
表面上看,中國的行動確實帶有回應美日聯合軍演的意味,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軍事與外交行動一貫帶有「出口轉內銷」的特徵,也就是說,這些對外行為往往服務於內部政治、經濟問題的解決。
相比之下,美國對這類行為的重視度相對較低。美國民眾普遍對海外事務關注不多,因此美國傾向於透過軍事領導者的表態來強化決心。
對台軍售隨著台海情勢變化而改變
例如,前述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的發言就明確傳遞了美國的立場。他提到他的任務來自於兩項法律授權,包括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第一公報,強調兩岸問題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基於這一點,他反向解讀出自己的責任是竭盡所能遏制武裝衝突,這種表述是「美國拿中國的魔法打中國」,對中國而言可能非常震撼。
其次,帕帕羅還援引《台灣關係法》,明確指出美國有義務協助台灣防衛,包括提供武器和軍事服務;此外,第三公報寫明,對台軍售的遞減將依據台海軍事化遞減而定,反之亦然。這些公開聲明清楚地表達了美國的態度。
中國利用台灣議題 解決內部矛盾
相比之下,中國的對外行動背後更多是內部考量。很多時候,是在利用台灣問題來緩解國內的政治經濟壓力或應對權力鬥爭。
因此,我們需要用更全面的視角來理解中國解放軍的行為。遺憾的是,台灣部分媒體與研究者經常陷入一種誤區,認為台海局勢的升溫是台灣自身行動招致的結果,暗示「只要台灣不做什麼,中國就不會有動作」。
這種邏輯是錯誤的,甚至是一種「自卑轉自大」。實際上,台灣對中國來說並非那麼重要,中國利用台灣問題,更多是為了解決內部矛盾。
找死?! 中國跨過第一島鏈挑戰美國
不管台灣是表態反對還是支持中國統一都沒那麼重要,反正對中國而言總有一天都要拿下台灣,問題只在於「是否有能力」和「時機是否成熟」。
這兩個問題才跟台灣有關,如果台灣國防實力增強,並與國際社會保持緊密合作,中國便會無法輕易動武;但若台灣防禦薄弱且在國際間被孤立,那麼即使向中國示弱甚至趴在地上跪舔,也難逃被壓制的命運,中國還是會一腳踩過來。因為中國這些動作的本質是要回應國內,所以如果對手越弱,他越會樂於選擇展現武力來塑造「文治武功」的形象。
至於解放軍標榜的「戰之必勝」,喜歡講什麼「解放軍對外戰爭未嘗一敗」,這其實也要看對手是誰。回顧過去 80 年來,直接與中國相鄰的 14 個國家當中除了過去的蘇聯及現在的俄羅斯,並沒有其他軍事強權,這也成就了它的「強大」形象。但現在中國試圖跨越第一島鏈,直接挑戰美國,這坦白說就是「找死」。
作者:陳怡菱,報呱副主編
參考資料連結:
2024/12/09 Reuters Taiwan raises alert as China deploys 90 ships in likely exercises
2024/12/09 中央社 中共台海等海域部署90艘艦艇2/3為軍艦 規模勝前2次聯合利劍軍演
2024/12/10 中央社 共軍近30年最大規模海上行動 國安人士分析未宣布演習4原因
2024/12/09 國防部發布新聞稿,針對「中共設7處空域保留區」乙情說明
2024/12/10 中央社 國防部:共軍震懾對象不僅止於台灣 想把台海內水化
2024/12/02 USNI News Fleet and Marine Tracker: Dec. 2, 2024
2024/12/09 DOD Secretary of Defense Lloyd J. Austin III Holds a Press Availability Aboard the 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 73) in Japan
2025/01/02 新华社 “打虎”超50名!反腐败持续高压力度不减
2024/12/25 新华社 2024年中国正风反腐“成绩单”
2024/12/10 TFC 【錯誤】網傳公文「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發布通知,召回各軍境外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