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2日公布今(2023)年第三季全台淨海成果及海廢分布地圖,海廢清除總量為6156公噸,回收再利用則高達3114公噸,再利用比例首次過半,占近51%。其中,竹木類廢棄物佔最大宗,大多來自台南市。
第三季海廢清除量海保署已公布於官網,數據顯示,各縣市第三季總清除量6156公噸,略低於去(2022)年同季度的6616公噸,但回收再利用量達到3114公噸(50.59%),占比首次超過一半,更比去年同季度的11.5%成長非常多。
會海洋保育署自2018年起定期統計臨海19個縣市的淨海成果,於每年每季繪製成海洋廢棄物(海廢)分布地圖。統計項目包括各縣市清除海廢類型占比、海漂(底)及船舶產出廢棄物重量、淨灘及岸置垃圾桶廢棄物重量、各縣市清除量占比,以及各海廢類別占比。
海保署指出,以往海廢回收再利用,多以塑膠容器、鐵罐、鋁罐、玻璃瓶及廢紙等可回收資源廢棄物為主,這類垃圾占總清除量比例在10%左右,因此往年的回收再利用比例鮮少超過30%。
而今年第三季統計顯示,海廢回收種類以「竹木」為大宗,竹木類廢棄物清除量就達3000公噸,主要來源是台南市大量清除的季節性廢棄蚵棚竹架。
每年4~10月,台南市政府為避免蚵棚被西南氣流及颱風毀壞,規範此期間不從事養蚵活動,並提供暫置地點,大量回收季節性廢棄蚵棚竹架。台南市也因此成為今年度海廢清除量排名第一的縣市,共清除2499.3公噸。第二、三名分別是台中市的785.3公噸(12.7%),及連江縣的640.9公噸(10.4%)。
海保署表示,以往台南市府多採焚化方式處理,近年與業者合作,經長期試驗,開始回收再利用這些竹架,轉做燃料、肥料摻拌料或土壤改良劑等用途。
海保署署長黃向文說,海廢是目前的熱門議題,也是國際關注焦點,透過公私部門合作,讓海廢回收再利用,結合循環經濟,創造更多再製成品可能,是海廢處理的新課題。
從海廢分布地圖可以發現,桃園市、苗栗縣、嘉義縣的第三季海廢來源都只有淨灘收集。海保署向記者表示,其實這三個縣市不是沒有海漂垃圾,而是海保署的統計數據主要源自政府單位執行清除作業的成果。
海保署表示,另有設立包含政府、NGO團體、公民科學家等各方統計資料的「iOcean 海洋保育網」可供民眾查詢。不過,iOcean平台是依據不同統計單位分別呈現,所顯示廢棄物數量與重量來自不同的資料來源,並無相對應的關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