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一看到孩子高燒不退,就會懷疑「是不是得流感了?」不過,一名7歲男童日前出現高燒至39度與喉嚨痛等症狀,家長一開始以為是流感,經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診斷後,才發現真正的病因其實是傳染力極強的「猩紅熱」。
張弘昨(24)日在臉書粉專分享診斷經驗,這名男童除發燒外,還出現腹部紅疹、臉頰與脖子泛紅,皮膚摸起來粗糙,伴隨扁桃腺腫大、黃膿分泌物,以及類似草莓外觀的紅腫舌頭。經判斷為猩紅熱後,立即投予抗生素治療,短短三天內退燒、紅疹消退,喉嚨痛也明顯改善。
張弘提醒,猩紅熱是由「A群鏈球菌」引起,好發於5至15歲孩童,症狀除了高燒、扁桃腺發炎外,還可能伴隨噁心、嘔吐、倦怠感,以及砂紙般觸感的紅疹與草莓舌。他強調,這種疾病具有高度傳染性,適當使用抗生素不僅能縮短病程,也能有效預防併發症如風濕性心臟病與鏈球菌腎炎。
根據疾管署資料,猩紅熱主要透過患者或健康帶菌者的飛沫、咳嗽、打噴嚏,或接觸被污染的衣物與器具傳播。流行時節多半集中在冬末至初春,潛伏期約1至3天,若未經治療,傳染期最長可達21天;反之,若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24至48小時內就能大幅降低傳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