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是「證件載具」而非「電子錢包」!「數位憑證皮夾」拚年底試營運

TVBS

更新於 03月12日15:00 • 發布於 03月12日14:25 • 葉郁甫 羅士朋,李明輝
圖/TVBS
圖/TVBS

數發部推行的「數位憑證皮夾」,雛形在日前正式公開。名稱從「數位皮夾」調整修改,代表這項措施,首要目的並非電子支付工具,而是成為國人的證件載具。藉由這個服務,讓民眾在超商取貨等場合,在驗證身分時更為方便,同時保護個資。數發部目標在年底達成試營運,不過,資安防護必然成為迫切挑戰。

圖/TVBS
圖/TVBS

超商店員vs.民眾:「你好,我要取貨,請問手機末三碼XXX,好,請問姓張嗎,對,稍等一下喔。」

超商櫃台前彼此陌生的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超商店員vs.民眾:「跟你核對一下身分證件,好,謝謝你喔。」

圖/TVBS

絕對不是我有意偷聽,取貨民眾和店員核對身分,可能連第三人都在不經意之間,聽到個資或看到證件,這能怪罪店員嗎,包辦基礎行政服務的超商,明明已經善盡職責。

電子支付公司總經理劉美玲:「我想其實從過去,其實報稅一直到在疫情期間的領口罩,或者是全民發現金,其中很重要的關鍵流程,就在於必須要知道是誰來做這件事,也就是說身份確認變得很重要,所以對於我們像這樣的金融業,尤其是電子支付行業,我們很重要一開始,其實很重要的流程是在於KYC,就Know Your Customer。」

數位憑證皮夾宣導影片:「不需再出示整份證件給店員,輕鬆決定要分享哪些資訊,掌握數位自主權。」

新年新政策,數發部數位憑證皮夾,運用雛形三月正式出爐,白話解釋概念,這個皮夾並非錢包,而是「個人證件載具」。

數發部數位國際司司長莊盈志:「因為我常常出差,租車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拿駕照,可是呢我常常會遇到一件事情,駕照忘了(帶),對,那我就在想說,那是不是有可能有一個方式,讓民眾這些證件他是可以隨身攜帶,而且在提供的時候,他能夠選擇,我所必須要揭露的資訊就好。」

數發部政務次長林宜敬:「我們在數位時代,我們不能再有一大堆的紙本的那些憑證,這個管理起來非常的麻煩,而且非常的危險。」

取貨、領藥、租車或是存放票券,目標靠著一支綁定所有身分憑證的手機,就能全數搞定。措施三大優點,除了讓台灣實現數位社會,接軌國際,分散式授權將有效避免個資全都露,無論實體空間或是線上。

資安專家劉彥伯:「由於它的授權方式是屬於是,有進到它正式的白名單裡頭,你才可以做相關的授權交易,也就是防止說,有一些假的購物的網站,它並沒有在正式的白名單裡頭,所以這個在個資的保護上面,確實會比以前好。」

做法國內首見,其實西方國家推行已有時日。

數發部數位國際司司長莊盈志:「而且歐盟他們也要求,規定在歐盟的整個成員國,在2026年他就每個成員國,就要推出這樣的一個數位憑證皮夾,讓他們的國人去使用。」

計畫將遵循歐盟標準,登入數位皮夾後,掃描對口的QR code,系統對應已經內建的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駕照,甚至專業證照等各種身分憑證,使用者接著選擇揭露欄位,再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人臉辨識,就完成驗證,數發部進一步宣布,沙盒試驗將從三月底開放,邀集各個公部門,金融業和部分電商,參與開放修改,同時也強調證件數位化,並非數位身分證換個說法。

數發部部長黃彥男:「這個不是eID(數位身分證),我們並沒有發新的證件,那個原來的身份證還是保留。」

資深記者葉郁甫:「依照目前的官方定義,正名後的數位憑證皮夾,只是政府推出的新工具以及服務選項,未來不會走向強制使用,更不會為此推出新的卡證,看起來跟過去,曾經爭論一時的數位身分證,走出了不一樣的路,不過資安防護整備,依然是迫切挑戰。」

產業面角度來看,工具終究是為了服務而生,因為金管會的最新統計,2024年國內非現金支付的筆數超過83億筆,年增率達到20.18%,如果要比肩日本目標在今年提升至40%,數位皮夾不該和支付劃清界線。

圖/TVBS

電子支付公司總經理劉美玲:「要讓顧客覺得這個是,他覺得沒有安全疑慮,如果都有數位皮夾,而未來跟金融業能夠有效的介接,我可以快速確認顧客的身分,在KYC做的體驗更好,那顧客當然就更有意願來申請,怎麼把體驗安全便利,這一向都是金融業,一直永不止盡地在追求的。」

數發部之所以一併喊出資安系統高規格,一部分原因,就是測試成功的程式模組,未來可能開放經濟應用,但是專家提醒,先慎防使用端被趁虛而入。

資安專家劉彥伯:「事實上詐騙集團或是駭客,也會透過這種假的數位皮夾的方式,或假的釣魚的方式來欺騙民眾,就因為你是Open Source,所以當這個有心人士可能是駭客,他事實上可以看到本身的程式碼,跟整個你的架構,你在這個被授權的這一方,就是這個可能是公部門,比如說這個區公所,或是相關的財政部財政局等等,他們這邊是不是還可以有效保護,民眾的個人資料。」

科技始終來自於追求便利的人性,各界的期待,可能禁不起一次個資外洩造成的重傷害。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一APP存證件、重要卡片! 「數位憑證皮夾」3月底啟動試驗拚年底上線

馬偕1660萬病人個資疑遭PO網 駭客開309萬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