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bo 在發表了大尺寸的 Elipsa 後,終於輪到原本的 8 吋的機型,不過顯然這次 Sage 的更新是新系列的開啟而非單純的舊系列升級,不但加入了有聲書播放功能與筆記功能外,連產品系列都變更了,功能也趨近於 Elipsa,比同時推出的 Libra 2 多了筆記功能而做了區隔。
由於尺寸與售價上的差別,Sage 在外觀氣勢上雖不若 Elipsa 那般有「存在感」,不過功能上兩者是對等,也都保有高階機才有的 dropbox 同步功能,因此說 Sage 與 Elipsa 是並列雙旗艦機型應是合理的,接下來我們就來體驗一下這款旗艦新機相對於上一代的 Forma 做了哪些升級與變動。
面板對比升級有感
先從最直接的顯示尺寸來看,Sage 面板維持原有的 8 吋,解析度也同為 1440 × 1920(300ppi),不過根據 Kobo 的資料來看採用的 eink 面板由 Carta 1000 升級為 Carta 1200,官方宣稱將有更鮮明的對比度、更快的翻頁速度,我們以同樣一本書籍內容利用 Forma 與 Sage 進行比對下,的確發現在文字的對比上有明顯的差異,在文字的黑顯得更為深沉。
▲ 文字的呈現在肉眼上可以看出 Sage 字體感覺較黑且似乎略粗,不過從照片上看到的差異沒有肉眼看到的那般明顯。(左側是 Forma;右側則為 Sage)
▲ 在全黑的畫面中,Sage 呈現的就幾乎是全黑的呈現,不像 Forma 那般不夠黑隔著一層紗的感覺。(左方為 Forma;右側為 Sage)
對比提升上在圖片上更為明顯,以漫畫的網點來說,原本在 Forma 幾乎細不可見的的部分,在 Sage 上居然浮現出來,其他的線條也有類似的效果,這個升級調整應可以解決以往使用者抱怨 Kobo 顏色過於柔和的問題,不過缺點是只能透過換機升級來達成,而不是透過軟體讓舊機也能調校對比。
▲ 從網點可以看出 Sage 在可以看到的網紋地方,在 Forma 則部分消失了。(上方為 Sage; 下方為 Forma)
▲ 黑色更黑多,從漸層中也可以看出 Sage 在灰階半色調的呈現比較完整,在 Forma 看以白色的地方,在 Sage 都可見到灰階。(左方為 Forma; 右方為 Sage)
▲ 特別調暗照片亮度下,可以看出背光不均與露光的問題仍有,不過已不若 Foma 那般明顯,但意外發現最高亮度似乎也縮減了。(左方為 Forma;右方為 Sage)
翻頁速度有沒有變快?
翻頁速度上,Kobo 宣稱在採用了新的四核心處理器而有所提升,實測下這點反而有點微妙,在與Forma 利用各種不同內文的書籍進行比度,但最終結果居然是各有勝負,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仔細研究下,Sage 似乎採用不同的模式在更新,在快速翻頁後速度反而沒有 Forma 那般瘋狂加速。Sage 採用較「紮實」的頁面更新方式,不若 Forma 採用刷淡的模式來快速翻頁,在某方面來說可說 Sage 兼顧了品質與速度,或許這與採用新的 Carta 1200 的面板是否有關吧。
▲ 在快速翻頁下,Sage(左)也會很確實的刷新,也比較不容易有殘留,Forma(左)很明顯地就出現殘留。
在採用慢動作拍攝兩機種在連線翻頁下的動作時,便可看出兩機在頁面刷新模式的差別,所以這也導致兩機在翻時出現了互有高下情況,而且多次交叉測試下很難確切說出什麼樣形式的內容在哪一款閱讀器比較快,不過 Sage 的確有較佳的翻頁品質,也較不易有翻頁殘留。以慢動作拍攝也發現 Sage 的 PWM脈波寬度調制已不若 Forma 那般明顯。
▲ 仔細觀看慢動作影片可以略為看出頁面更新的方式有別。(左邊為 Sage;右邊為 Kobo)
看來 Sage 採用了與 Elipsa 相同的四核心處理器,對比只更動面板而沒有升級處理器的 Libara 2 來看,應不是為了翻頁加速,應與手寫與手寫辦識 OCR 的需求有關。
尺寸重量微增
在添加了機能與效能下,Sage 就難以保有與 Forma 一樣的的輕薄了,重量增加了 43.8 公克,這看似不多的重量其實讓主機拿來重了不少,畢竟電子書閱讀器也不過 200 公克上下,40 多克的重量幾乎就是 1/5 的重量,單手持握下會比較明顯感受到那份重量感,不過比起紙本書籍來說,還是輕鬆太多了。
從規格表中的數據比較,兩款主機尺寸長寬微幅增加並不明顯,比較大的差異是 Sage 採取厚薄一致的設計,而非 Forma 由薄至厚的楔型設計的關係,只些微保留最側邊的些微的彎折設計,沒有 Forma 那麼大幅度,但剛好可用大姆指扣住,穩定性上反而比 Forma 更佳,不過也因無法像楔型結構可把機身重量集中在持握手,單手持握時那份重量感比起 Forma 就益加明顯了。
▲ 在側邊的持握上,Sage(左)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雖然彎曲角度較 Forma 小(右),但卻相對地穩定輕鬆。
▲ Sage 採用與 Libra 相仿的獨立按鍵,按起來比 Forma 更為確實。採用新的平面設計下,按鈕下的平面與螢整合材質也相同,除了美觀外,也不容易卡灰塵,也比 Forma 更容易保養(看看 Forma 那些歲用痕跡)
▲ 側邊可看出採用新一代的 USB-C 連接埠,與 Forma 相同仍為台灣在地生產製造。
▲ 開機改與 Libra 相同改置背後,也解決 Forma 那若有似無的電源喚醒鍵。上方四個接點是為電源背蓋所留下的連接點。
解放雙手的有聲書
在 Sage 與 Libra 2 更新也加入了有聲書的功能,Kobo 閱讀器在中階機以上可說是全面支援了有聲書,這顯示了 Kobo 對有聲書市場的重視。由於 Sage 並未內建揚聲器,因此要聆聽有聲書,要過藍牙耳機或喇叭,藍牙的連線並不複雜,除了在系統「設定」中先行連接好之外,也可以在開啟有聲書之後再行連接或接換。
▲ 藍牙耳機的連接很簡單,除了在「設定」中先行連接好之外,也可以在開啟有聲書之後再行連接或接換,如果多項藍牙設備連接也可以自由切換。
有聲書的播放界算簡潔明快,除了快轉或順轉外,播放速度也可以進行調整,從最慢的 0.75 倍速到最快的 2.75 倍共九級,對於有些時間較為緊湊的人士來說,快速播放不但可以節省時間,也可空出雙手做其他事務,算是對忙碌商務人士充實自己的一個好選擇。
▲ 音量控製在選單列上,相比與手機與平板較不直覺一點。
▲ 播放速度也可以進行選擇控制。
閱讀筆記與畫線對準應用族群
在繼 Elipsa 後,Sage 是唯一一款加入筆記功能的機型,在這部的功能機制與 Elipsa 相同,可利用另外的觸控筆來快速畫線,手寫摘要與重點,可說是滿足了喜歡在書上寫註記的族群,而且好處是這些寫了東西可以擦掉或隱藏,完全不會弄壞或弄髒書籍,畫起完全沒壓力,觀看檢索起來也很方便。
▲ 書籍中的註記與快速畫線功能,可以滿足那種在書上猛畫重點的欲望。
唯一的缺點是,在直接書籍中寫的文字不能做文字辨識以方便檢索,而內文做筆記只能用螢幕按鍵輸入不能手寫,有時用起來不免沒那麼直覺就是了。另外要注意的是,畫線在 Kobo 各個機型都能同步,而手寫註記的部分就不會同步到其它沒有支援觸控筆的 Kobo 電子書閱讀器上,手機與平板上也同樣看不到。
▲ 手繪註記與畫線的內容在列表會各自以文字與圖片呈現,相當清𥇦。
單獨的筆記功能與 Elipsa 也相同,也說只有尺寸的差別,沒有功能上的差異,雖然支援手寫辨識與繪圖功能,但在功能與速度還是與平板電腦有所差距,個人會把它視為是電子書閱讀器附加了記事、思考筆記的地方,可以免除掉來自平板、手機各種訊息干擾讓人可以集中思考的小小天地。
Forma 使用者該升級嗎?
此次 Kobo Sage 的訂價可以說是相當有誠意,在這一年多來原物料短缺與漲價的情形下,Kobo Sage 在功能增加、效能升級在下,訂價還比 Forma 一開始時的訂價低,因此若是偏好與紙本書相近的閱讀尺寸的新機使用者,這款旗艦機型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對原有的 Forma 使用者來說,如果你是習慣在書籍上畫線、寫註記與筆記的人,以及對有聲書需求的人,那麼也是考慮換機。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喜歡看漫畫的人,在對比度增加下,Sage 閱讀起來的舒適感也會比舊機更佳。至於沒有這些強烈需求的人或許可以再撐個幾年,留待下一代新機再來隔代升級也是種選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