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與18,對海星高中來說,是一組關鍵密碼,只要參透它所帶來的意義,對於衝擊HBL預賽門票的機會,或許就越高。
「2」是乙級與甲級每節比賽時間的差距,乙級賽事每節打8分鐘,海星教練許肇文說:「這兩分鐘代表的,是一個很遙遠的距離,很大的差距,可以改變很多事情。」
許肇文指出,要習慣打10分鐘的比賽,就要很多的準備,還有裁判從原本的2個變成3個,也得重新適應,球員的思維與教練的調度,都有不同的影響。
北科燕盃賽事結束後,距離HBL資格賽開打,就剩下18天,「這18天很關鍵,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找出任何可以幫助我們晉級預賽的方法。」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暑假可以打的盃賽少得可憐,海星打完菁英盃後,也只剩北科燕盃是最後調整機會,許肇文說,這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也是累積經驗的重要舞台。
「就算被修理,也是好事,讓小朋友見識外面的世界。」許肇文說,泰山高中與光復高中派小隊來參賽,就算輸了,球員也會覺得反正不是大隊,看得沒那麼重。
同樣要打資格賽的隊伍,贏了幾場後,球員的心態又飄了起來,直到第二天被萬能工商擊敗,許肇文認為,萬能真的是海星的「貴人」。
雖然7分輸給萬能,但海星在各方面都被萬能徹底壓制,「如果我們真的能晉級預賽,那萬能就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把小朋友給打醒。」
許肇文提到,萬能的球風很特別,海星的球員第一時間就適應不了,同時萬能又是打過12強複賽的球隊,「資格賽有太多球隊我們很陌生,屆時跟他們一樣難對付的球隊肯定更多。」
一直把資格賽視為「墳場」,許肇文解釋,因為只要輸一場,可能就無緣晉級,有多少球隊前仆後繼,在這個階段拼了命還是被淘汰,想代表花蓮在HBL佔有一席之地,沒那麼容易。
「不論是我們還是花體,只要有一隊進去16強,花蓮就會不一樣。」許肇文認為,花蓮的小朋友也在看,如果球隊老是進不去預賽,那打球的孩子們,還是會選擇往外縣市發展。
海星不希望再度於資格賽打包,也不想打上去後,被各隊視為戰績的「補藥」,他們就只能帶著在北科燕盃所吸收的養分,利用最後的18天時間,做最後的摸索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