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籌資不外乎幾個管道:早期的3F個人天使投資、創投基金或企業投資、銀行貸款──上市?那是更遠之後的夢想──然而在台灣幾乎不存在一種籌資方式:股權群募(equity crowdfunding)。
股權群募的概念類似群眾募資,只是投資人(一般民眾)獲得的不會是產品,而是一家公司的股權,也就是說一般人都有機會變成天使投資人。
為什麼台灣沒有這樣的制度?為了保護投資人。
近期一家馬來西亞的牙醫新創Ocean Wealth在股權群募後倒閉、投資人血本無虧的案例,說明了股權群募的風險,也應證台灣政府不開放股權群募的想法。「其實一般人對投資新創的風險理解非常低,這是股權群募平台可以教育市場的地方。」圓夢工場創辦人吳文彬表示,而那家倒閉的項目,正是在圓夢工場底下的股權群募平台MyStartr發起募資。
面對負面風波,吳文彬並不忌諱談論這個話題,反而認為這是一次機會讓更多人認知何謂股權群募以及投資新創的風險。
圓夢工場推動股權群募平台MyStartr契機:讓更多人支持新創
從創業競賽起家的圓夢工場已經持續經營馬來西亞華語創業社群8年時間,透過競賽、篩選、課程輔導等活動加速馬來西亞新創的發展,不過圓夢工場的團隊有個特質:科技團隊是少數,更多的是品牌類型的創業。
「馬來西亞以貿易起家,科技發展受到的關注相對少,當大家呼籲要有更多科技發展時,這些品牌創業就更不容易獲得創投、加速器或政府的青睞,所以我們也想支持這群創業家。」吳文彬說。想要成立自有品牌的創業家常見的狀況是「創業思維不足」,例如說認為只要有一個可以賣的手工產品、開餐廳就等於創業,但如何擴大營收規模、讓團隊成長,則是這群創業家沒有想過的事情,也是圓夢工場服務的初衷。
圓夢工場早期關注的是早期輔導與創業家思維,後來為了能讓品牌創業者能更加壯大,開啟了股權群募平台MyStartr。吳文彬解釋,資金是新創團隊成長的重要資源,然而投資品牌創業的早期投資人相對較少、要這群創業家直接走到LEAP板(類似台灣創新板)公開募資也不實際,因此能讓一般民眾加入的股權群募就成為了很好的籌資管道。
馬來西亞從2015年開始推動股權群募,也是東南亞第一個推動的國家,從前4年總募資額8,000萬令吉,到現在一年可以突破1.2億令吉(近新台幣8.5億元),而且股權群募平台數量已經來到10家,展現了馬來西亞股權群募的蓬勃發展,而2023年的募資額當中,有一半都是從MyStartr上獲得的,可見MyStartr的影響力。
然而這樣快速發展的榮景其實隱含了一個危機,這次Ocean Wealth的倒閉事件可以視為是「破掉的泡沫」。
疫情催生馬來西亞股權群募爆發,但是需要讓民眾知道「投資新創」的意義
「在2019年之前,馬來西亞的股權群募4年總共只募到8,000萬令吉,2020年卻飆升到1.25億,2021年更來到2.4億,成長非常誇張,我認為跟疫情有絕對關係。」吳文彬分析,疫情期間電商、直播帶貨,或是泡麵、冷凍食品等「速食」需求高漲,成為股權群募平台上的籌資主力,像是圓夢工場的餐飲Meet Mee在疫情期間無法經營實體店面,因此到MyStartr上以股權群募的方式籌資開發泡麵來應對衝擊;另一個促成股權群募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的原因則是投資人的恐慌,因為二級市場受到疫情衝擊,因此把資金轉向以新創為主、更有活力的股權群募平台。
馬來西亞股權群募成功率,在疫情前約85%,在疫情期間則飆升到近92%,顯示大家的信心。
馬來西亞股權群募成功率,在疫情前約85%,在疫情期間則飆升到近92%,顯示大家的信心。
注意到股權群募旋風式崛起,馬來西亞政府也多次調整政策來應對新創籌資需求。在2020年之前,新創公司最多總共只能募資500萬令吉(約新台幣3,500萬元),而且一次的募資上限是300萬令吉;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政府將單輪募資上限提高到1,000萬令吉,且不設有募資次數的限制,2021年更是將單次募資額再提高一倍到2,000萬令吉。
所有人都在為股權群募「打雞血」,背後的潛在風險卻被忽略了——一般民眾不太知道投資新創代表的意義。
「我們發現股權群募的投資人背景有7成來自朋友與家人,他們對風險理解是非常低的,大多是因為關係而投資。」吳文彬說,像是這次Ocean Wealth的投資人的100位投資人就是這樣的情況,但是投資前他們並不曉得新創有倒閉風險,現在錢拿不回來的情況下,除了認賠外,還會對親情、友情的穩定性造成打擊。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感情用事永遠是最危險的。
「前難把關、後難管理」成風險漏洞,股權群募需要更多管理權限
股權群募的模式不同於一般創投,創投要對出錢的有限合夥人(LP)負責,因此會嚴謹地對新創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ligence,DD);然而MyStartr的角色是平台,不存在對一般民眾負責的權利,因此只能對上架的案子進行是否有真實營運、公司是否真的存在等較淺的盡職調查。
另一方面,創投可以對新創進行投後管理,但是當前馬來西亞的法規並未授權股權群募平台這麼做,股權群募平台也無人力對大量案源進行後續監管,前難把關、後難管理,風險就這麼變成不定時炸彈。
「但是如果真的發生倒閉事件,大家會怪的是平台,就好像你在某電商平台買到假貨一樣,你也會先怪平台,我們也是一樣的。」吳文彬表示,疫情後投資額下滑加上此次倒閉清算事件,已經是對馬來西亞股權群募生態的一個警訊,因此呼籲政府進行以下調整:
- 比照上市櫃公司,在法規上要明確規定獲得投資的新創,必須對股東報告公司的營運狀況和帳務資訊
- 平台該加強投資教育,例如圓夢工場計劃在今年成立加速器跟投資基金,加強對投資後的新創進行管理
台灣政府對待股權群募的態度就與馬來西亞不同,因為股權群募是網路行銷也是募資行為,投資人獲得的是股權,涉及分潤、償還本金保證等內容,屬於《證券交易法》與《銀行法》管轄範疇,所以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的話是不能私自進行股權公開募資的。
目前台灣合法的股權群募業者包含第一金證、 元富證券和大昌證券,之前協助新創加速育成的創夢市集也成立過股權群募證券公司,但因為諸多限制,目前沒有明顯的成功案例。不過在區塊鏈技術成熟後,現在也有以代幣形式發行有價證券的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證券型代幣)案例。
如果說台灣還在觀望階段,馬來西亞則是已經從2020年前的慢慢培養、2021年加大力道推行,到現在的逐步限縮與調整,或許馬來西亞的經驗可以給台灣借鏡,也讓台灣推出股權群募時的制度更加完善。
延伸閱讀
8年僅完成3件募資,為何台灣「股權群募」不成功?從國外案例看台灣如何借鏡
前進大馬新節點:股權群募平台MyStartr設創業基地,宣布與台灣新創MYFEEL合資新事業
投資民主化!美國放寬股權群眾募資限制,台灣新創Codementor也初試水溫
疫情黑天鵝下的SPAC狂潮:當人民也可以進行早期投資,未來還會需要創投機構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