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全幅無反集評】Canon EOS R vs. Nikon Z6 vs. Sony A7 III 三機的捉對廝殺!

Mobile01

更新於 2018年12月25日23:42 • 發布於 2018年12月21日01:22 • 吉姆林

全片幅 MILC 相機在 2018 下半年的戰況可說是相當激烈,特別是 Nikon 與 Canon 先後加入戰局,讓消費者擁有更多元的選擇,當然全片幅 MILC 機種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元,本篇集評的情境設定在十萬元左右的購機(一機一鏡)預算,目標又放在全片幅 MILC 機種的話,Canon EOS R、 Nikon Z6 與 Sony A7 III 這三台 2018 年推出的新機將會是你的最佳選擇,至於該怎麼選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當年我們還在對 MILC 系統的延遲感及影像品質有所質疑的同時,MILC 正持續且不斷的在進化中,今年隨著全片幅 MILC 新品的問世也讓消費者感受到明顯的進步,而促使 Canon 及 Nikon 出手的品牌沒有別人,這答案肯定是「Sony」!Sony 相較於 Canon 與 Nikon 這兩間傳統的光學大廠來說,它總是不按牌理出牌,相對它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市場!這也是多年前我們未曾預料到的情況。未來 MILC 的佔比肯定有機會超越甚至是取代 DSLR,或許不用十年就有機會達成這個目標。

2018 年全片幅 MILC 的戰況可說是相當有看頭!第一季由 Sony 率先推出 2420 萬畫素的 A7 III,搭載 Exmor R CMOS 背照式感光元件,內建 5 軸 5 級機身防手震,加上 10fps 連拍追焦能力與 4K 30fps 錄影功能;在全片幅 MILC 市場耕耘多年的 Sony,在這領域相對較有經驗,而且原生鏡頭群也相當完整。

趕在 2018  Photokina 展前 Nikon 與 Canon 也分別發表了自家首款全片幅 MILC,Nikon 採雙機並行的策略搶市,雙機皆具備 5 軸 5 級防手震能力,Z7 搭載 4,570 萬畫素全片幅背照式感光元件,同時採用無低通濾鏡設計;Z6 則是以普羅大眾作為主要客群,有效畫素 2,430 萬並支援 4K 錄影,加上觸控螢幕與良好的握感,擄獲許多死忠的 N 家用戶,更能藉由 FTZ 轉接環使用 F-Mount 的鏡頭群。

Canon 不負眾望推出全新 RF-Mount 系統與 3,030 萬畫素的 EOS R,主打側翻式觸控螢幕與觸控操作能力,搭載  DAF 對焦系統,內建 5,655 個自動對焦框與 -6 EV 暗部對焦能力都是產品亮點之一;「EF - EOS R 轉接環」的表現也很流暢,且同時支援 EF-Mount 與 EF-S Mount 鏡頭。

▌Canon EOS R vs. Nikon Z6 vs. Sony A7 III 三機規格比較

   

▌機身外觀比較

正面

機背

機頂

左側

右側

機底

▶體積 / 重量

首先就來看看三機的外型,就規格數據來說 Canon EOS R 的體積是最大的,其次才是 Sony A7 III 與 Nikon Z6。至於在重量方面 Z6 > EOS R > A7 III,不過差距最大也只有 25 公克基本上可以無視;因為一片 77mm 的偏光鏡都超過這個重量,所以我才會說可以無視。

▶翻轉螢幕 / 觸控

三機中僅有 EOS R 的螢幕支援側翻,取景時最不受限而且還可以自拍,至於 Z6 與 A7 III 僅能在縱向上下翻動,不過這兩種翻轉螢幕並沒有優劣之分,單純是看個人喜好,如果沒有側翻或自拍的需求的話,縱向翻轉算是最常用的取景方式。三機雖然都支援觸控螢幕,不過 A7 III 的觸控反應較差,且僅支援觸控對焦與瀏覽照片時雙擊放大照片,像是選單操作、多點觸控或滑動瀏覽照片均不支援;而 EOS R 與 Z6 的觸控反應則是相當即時且靈敏,猶如操作智慧型手機一般,當然觸控對焦同步釋放快門與多點觸控也難不倒它們。

▶握感 / 操控感

以握把深度由深至淺分別是 EOS R > Z6 > A7 III,三機中只有 A7 III 在拍攝時尾指會懸空,而 EOS R 與 Z6 則不會有這類的問題,EOS R 搭配 Kit 鏡的握感我覺得也是最均衡,其次則是 Z6 與 A7 III。

再來是進階用戶最在意的操控感,我個人覺得 A7 III 略勝 Z6,而 EOS R 則是敬陪末座,因為 A7 III 的自訂鍵多達 13 顆,共有三轉盤設計另外還有獨立的「曝光補償轉盤」;A7 III 與 Z6 均設有「對焦搖桿」,這也是進階用戶最在意也最常用的設計,雖然觸控螢幕也可以用來選擇對焦點,但眼睛必須離開觀景窗,「拖曳對焦點」也是選擇對焦點的方式之一,但反應絕對沒有比「對焦搖桿」來的即時。

EOS R 採用全新的操作介面,與過去的 EOS 機種截然不同,就算你是 Canon 的骨灰級玩家也需要一段時間去熟悉它,全新的曝光模式選擇器與 Multi-function Bar 的操作體驗都不如實體按鍵或轉盤來得即時,而且唯獨 EOS R 少了對焦搖桿,相信這也是進階玩家入手前會考慮的關鍵。

▶記憶卡 / 傳輸埠 / USB 機身充電

三機之中唯有 A7 III 設有雙 SDXC 記憶卡槽,其中一槽支援 UHS -II 另一槽則支援 UHS-I,EOS R 採單 SDXC UHS-II 記憶卡槽設計,而 Z6 則是採用單 XQD 記憶卡槽設計,XQD 雖然具備高速寫入/傳輸與穩定的優勢,但臨時有需要時取得較不容易,必須搭配 XQD 專屬讀卡機才能大量存取檔案,這也是稍嫌麻煩的地方。傳輸埠的部分三機均內建 3.5mm 的麥克風與耳機監聽孔,檔案傳輸均採用 Type-C 介面,不過僅有 Z6 與 A7 III 可直接以 Type-C 傳輸線為機身進行充電,EOS R 必須另購原廠專屬配件才能以 Type-C 進行機身充電,這樣一來便利性可就大打折扣了。

▌「機身 + f/4 變焦鏡頭」外觀比較

▲上圖由左至右分別是:Canon EOS R + RF24-105 f/4L、Nikon Z6 + Nikkor Z 24-70mm f/4 S、Sony A7 III + SEL24105G;其中 RF24-105 f/4L(NT$ 32,300元)與 Nikkor Z 24-70mm f/4 S(NT$32,000)的定位是 Kit 鏡,也就是有一機一鏡成套的販售組合,這對消費者來說是比較划算的選擇;Sony 的 FE 24-105mm f/4 G OSS 看它的焦段及光圈組合,應該順理成章作為 A7R III 與 A7 III 的 Kit 鏡才對,但或許是因為它推出的時間太晚,在蜜月期階段還無法作為 Kit 鏡,畢竟它的定價高達 NT$41,980。

選擇這三顆鏡頭的主因在於它們是一機一鏡的最佳選擇,售價在十萬元上下,變焦鏡的泛用性也比較高,且在進行本篇集評之前小編也有跟三家原廠討論過搭配的鏡頭,這三顆鏡頭均適合用來測試追焦與錄影時的 AF 反應。

▌感光元件的解像力表現

這三機均搭載全片幅感光元件,其中 Canon EOS R 是唯一款搭載傳統 CMOS 的機種,畫素高達 3,030 萬,而 Nikon Z6 與 Sony A7 III 畫素同為 24MP,搭載的是背照式 CMOS,這也是目前最強勢的感光元件,不論是動靜態的表現都比傳統 CMOS 要出色,尤其是高感光度的部分。這單元要測試的是三機感光元件的解像力,因此鏡頭的影響絕對是關鍵,為了減少變因小編向香港商石利洛有限公司商借兩顆 ZEISS Otus 1.4/28,分別對應 EF-mount 與 F-Mount,而 ZEISS Otus 1.4/28 能應付畫素高達 50MP 的機種,應該能輕鬆應付本篇的三位主角。

  • Canon EOS R 使用 EF - EOS R 轉接環
  • Nikon 使用 FTZ 轉接環
  • Sony A7 III 使用 Sigma MC-11 轉接環 

ZEISS Otus 1.4/28(左:EF-mount / 右:F-Mount)

Canon EOS R + EF - EOS R 轉接環

Nikon + FTZ 轉接環

Sony A7 III + Sigma MC-11 轉接環

《風景題材》EOS R / Z6 / A7 III + ZEISS Otus 1.4/28 

首先帶各位來看看三機搭配 ZEISS Otus 1.4/28 的解像力,因為搭配的是同一顆鏡頭,而且 ZEISS Otus 1.4/28 能應付 Canon 5DS/R 這款 50MP 的機種,對這三機自然不成問題;三機之中唯獨 EOS R 的畫素來到 30.3MP,Z6 與 A7 III 這兩款的畫素為 24MP。因為 ZEISS Otus 1.4/28 為手動對焦鏡頭,因此在拍攝時小編是全程上腳架作業,順道一提這三機均有放大檢視與峰值對焦的 MF 輔助功能,不過唯獨 A7 III 缺少合焦確認提示的功能,因此 EOS R 與 Z6 在 MF 時更有效率且大光圈環境下作業的成功率也較高,各位可以參考以下的中央與邊緣影像其解像力。

●曝光參數均固定在:f/8、1/320s、ISO 100、28mm

(原圖)EOS R

(原圖)Z6

(原圖)A7 III

(中央裁切)EOS R

(中央裁切)Z6

(中央裁切)A7 III

(邊緣裁切)EOS R

(邊緣裁切)Z6

(邊緣裁切)A7 III

《人像題材》EOS R / Z6 / A7 III + ZEISS Otus 1.4/28

延續風景題材的測試項目,這單元將題材換成多數人喜愛的人像,Otus 系列引以為傲的就屬開放光圈的工作能力,因此以下的三組的人像測試皆以 f/1.4 來拍攝,100% 放大檢視時便能發現這三組拍攝樣本的銳利度幾乎根本分不出高下啊…不信你自己來看看。 

 ●三組曝光參數均固定在:f/1.4、(1/500s、1/320s、1/800s)、ISO 200、28mm

(A)EOS R

(A)Z6

(A)A7 III

(B)EOS R

(B)Z6

(B)A7 III

(C)EOS R

(C)Z6

(C)A7 III

_

(裁切A)EOS R

(裁切A)Z6

(裁切A)A7 III

(裁切B)EOS R

(裁切B)Z6

(裁切B)A7 III

(裁切C)EOS R

(裁切C)Z6

(裁切C)A7 III

_

▌風景色彩演繹

這項目的測試三機皆是搭配自家的原生鏡頭,選擇最高解析度的 JPG 格式,自動白平衡加上預設的標準相片風格,在相同的環境下使用同樣的曝光參數來看看各家的預設發色是如何,但說實在從下列的三組場景來看,還真的不容易看出差異欸,我只有覺得 Nikon 的藍天與綠植物似乎比較搶眼一點。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隨身帶著走!Canon Mini Photo Printer PV-123迷你相印機發表

【抽獎】猜中明日「相機集評」的品牌型號,就有機會抽中小惡魔限量桌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eden
    我是進來看妹的
    2018年12月24日04:22
  • Mjölnir
    點進來的原因不是因為相機
    2018年12月22日09:3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