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21歲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生洛伊克(Olga Loiek)一直在互聯網上尋找觀眾——但從來沒有想到會以現在這種方式獲得關注。
去年11月,來自烏克蘭的洛伊克在 YouTube 上開設了一個頻道。不久之後,她發現自己的形象被盜用,並由人工智能技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出現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平台。
這個跟她身材長相完全一樣的人,自稱是精通中文的俄羅斯女孩,感謝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並通過出售俄羅斯糖果等產品賺點小錢。
更吊詭的是,這些虛假賬號在中國都擁有數十萬粉絲,遠遠超過了洛伊克本人。
洛伊克告訴路透社記者:“這就像是我的臉在說著普通話,背景是克裡姆林宮和莫斯科,我在談論俄羅斯和中國有多麼偉大。這真是讓人毛骨悚然,因為我這輩子都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貌似俄羅斯女性的形象,用流利的中文表達對中國的熱愛,並稱要通過銷售來自祖國俄羅斯的小商品來支持戰爭中的俄羅斯。洛伊克的遭遇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然而,這些女性並不存在。專家說,她們是人工智能通過盜用網上真實女性的形象生成的。通常這些女性並不知情。這些虛構的形象被用來向中國單身男性推銷產品。
以洛伊克形象創建的賬戶擁有數十萬粉絲,並銷售了數萬美元的產品,包括“俄羅斯糖果”。其中一些帖子包含免責聲明,稱其可能是使用人工智能創建的。
兩大AI流派角力:如何對待人工智能的發展?
“AI制作圖像在中國很普遍”
XMOV 是一家開發先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柴(Jim Chai)說,在中國,制作這種圖像的技術非常普遍,很多人都在使用。
他說:“例如,要制作我自己的二維數字人,我只需要拍攝一段30分鐘的視頻,然後再重新制作。當然,它看起來非常真實。如果你想改變語言,唯一需要調整的就是對口型。”
人工智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洛伊克的故事揭示了隨著創建和傳播的強大工具在全球普及,人工智能的潛在非法或不道德應用所帶來的風險。
近幾個月來,隨著 Chat 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的普遍應用,人們對人工智能助長錯誤信息、假新聞和盜版的擔憂也在加劇。
今年1月,中國發布了人工智能行業標准化指南草案,提出到2026年將形成50多項國家和行業標准。
歐盟的《人工智能法案》本月生效,該法案對高風險的人工智能系統規定了嚴格的透明度義務,樹立了一個潛在的全球基准。
盡管如此,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戴昕表示,監管者正在跌跌撞撞地追趕人工智能發展的步伐。
戴昕說:“我們只能預測,隨著越來越強大的信息創建工具的出現,假信息的出生和傳播基本上時時刻刻都會出現。”
他說:“我認為,這裡最關鍵的問題是數量太大了……不僅是在中國,在整個互聯網上都是如此。”
AI何時比人更聰明?馬斯克:兩年內
(路透社)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留言 2
Jeffrey
再來希特勒也會在中國網路上賣東西的啦
06月24日01:30
Mike 張
學中文幹嘛?中國都快倒了,學別的比較有用.
06月23日12:1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