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問題孩子」的本身不只孩子,很大一部分歸責於大人;觸法少年的共同特徵竟是「已經對人無法產生同理心」

未來Family

發布於 12月09日01:55 • 戴志揚

編按:日前新北市驚傳國三生慘遭同年級男同學持彈簧刀割頸,搶救無效不治身亡的校園犯罪案件。加害者同為國中生,卻手段兇殘令社會譁然,也讓人不禁感嘆與質疑,家庭與學校環境,究竟哪個環節出了錯?
資深社會記者戴志揚也在《誰讓青春沒有明天》一書中,提到跑社會新聞近27年來遇到的青少年犯罪事件,以下文章摘自《誰讓青春沒有明天》

犯罪的面孔,為何愈來愈稚嫩?

跑社會新聞近27年來,每天接觸各類型犯罪,看過不同年齡層的男女嫌犯,常常有人問我:「你認為到底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說實話,我無法回答。我真正關切且想深入探究的是:隨著犯罪的面孔愈來愈稚嫩,到底是什麼原因或動力,讓愈來愈多青少年內心存有暴戾之氣,甚至化為凶手?

令我畏懼的是,青少年殺人事件不只是數量激增,質量上的惡化才讓人膽顫。

過去只是同儕間動動木棒、拳頭,今日孩子的犯罪手法卻愈來愈冷血、暴力,動輒刀槍、凌虐,這是民國80年以前的世代無法想像的。

青少年犯罪者早熟得可怕,不可再被視為年幼無知,也並非只會逞血氣之勇,而是迎合著科技及媒體發展潮流,走向集體化與智慧化的趨勢,犯案的對象也伸向成人。

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有很大的成因是源自家庭問題,背後存在不少令人心疼的故事,不過,很多所謂的正常家庭也會出現行為偏差的小孩,這點,也應該深究。

16歲少年弒母,只因嫌母煩

我見過一名弒母的少年,他當時僅有16歲。

少年的相貌俊俏如韓星,剛在警局看到他時,只以為是個愛耍帥的少年。詢問之後得知,他高中念一半就輟學,屬於新北市某個小陣頭組織,有個威風的外號叫「關羽」。

記不清自己採訪過多少因殺人葬送一生的少年,但是像關羽這樣殺害母親後,還笑得出來的,他是第一個。

「你殺媽媽的動機是什麼?講清楚一點,愈詳細愈好。」刑警單刀直入地訊問。

他似笑非笑地冷回:「省得她找我麻煩。」如此直白的回答讓我打了個冷顫。

一路對孩子呵護備至,竭力滿足孩子生活與物質享受的慈母,人生的終點站,竟是命喪在自己最愛的兒子刀下。

這個慘絕人寰的案例,我身為採訪旁觀者所蒐集到的資訊,處處都能看出母親為了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無限付出。但她在言教或是身教上,正確地教導孩子價值觀與自信地成長了嗎?看似是沒有。偏差的物質觀,讓她的小孩陷入墮落。

台北大學社工系兼任助理教授陳祖輝表示,父母在物質上溺愛,就是從原本的增強獎勵其行為,到視為理所當然一定要獎賞,甚至嚴重到不知為何而獎賞;或認為給予子女物質上的東西是愛孩子最佳的表達方式,不管子女接受與否,會自我合理化孩子將來一定會對父母知恩圖報。

陳祖輝認為,最後就容易造成小孩缺乏是非觀念、欠缺責任感,難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分不清「傷害罪」和「殺人未遂罪」的孩子們

家庭、學校及同儕等許多層面,都可能引發青少年的殺人動機。然而這個時期的他們還是情緒性的動物,常衝動犯案,未思考利弊得失與行為後果可能有多嚴重。

台北市曾發生一起3名高中生當街遭砍成重傷的暴力事件,涉案的7男2女是同校的學生。他們在校園內先毆打過其中一名被害女生,放學後堵在校門口附近,見到女生與男友、同學出現,就湧上前持刀亂刺。這場險些釀成3條人命的案件,起因竟然只是他們不滿那個被打的女同學在學校太高調。

9個人落網後,還在警局內打鬧玩樂,遭到警方訓斥也滿不在乎,直到被告知「殺人未遂」恐犯5年以上重刑時,才嚇得不停問道:「不是只有傷害罪而已嗎?」

影響人生的兩個開關:家庭與學校

青少年犯罪愈來愈殘忍化,原因何在?
衛福部及警政署、社福單位都針對觸法少年的心理狀態做過深究,發現其特徵是「已經對人無法產生同理心」。

感受不到受害者的痛苦,刀棍落在別人身上,自己無關痛癢,加上在網路及多媒體環境下,習慣了暴力場面,對於肌膚痛感與血腥感到麻木。

在這篇文章的開頭提到,有很多人問我認為到底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其實每一個犯罪少年原本都是一張白紙,直到他犯了罪、或甚至成為累犯,「人性本惡」的立論才被端上檯面。

我的看法是,如果我們一開始就不讓白紙被染黑呢?這個想法像是天方夜譚,但以此為出發點,我相信有助於少年犯數量的減少。

孩子會轉為暴戾、自我放棄,內心一定有個「開關」,如果沒人去啟動它,我相信不會有後續的偏差行為產生。

我認為影響他們人生的關鍵開關至少有兩個──

家庭:你了解孩子渴望的「小確幸」嗎?

家庭裡,很多父母疏於陪伴孩子,於是產生彌補心態,而用物質與金錢來表達「我很重視你,我很愛你」。

然而,看看台北市政府年年針對學生做的「子女心目中的幸福是什麼」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心目中最幸福的事就是父母親能夠「抽出時間」,陪他們吃飯、聊天,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適時給予傾聽和協助。這就是對孩子們來說,最寶貴也最值得珍惜的事。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而人格與生存能力的教育養成,需要付出時間與耐心地循循善誘。只不過,「空出時間陪伴」乍看不難,卻是孩子心中多麼奢侈的願望。

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否了解自己孩子心中渴望的那份「小確幸」?

學校:不要對孩子貼上任何標籤

在校園裡,最傷孩子的一件事就是「貼標籤」。

不要對孩子貼上任何標籤。沒有人喜歡自己被當成壞孩子。一旦被強迫分類,等同公開宣示自己不被學校及師長認同,自然會去選擇幫派或是其他同溫層同儕的認同──而學校豈不是成為間接將孩子推入犯罪深淵的推手?

當大人們不斷討論在這個險惡的社會中,該如何自保與教導孩子自保時,不妨回頭想想激使孩子產生暴力傾向及行為的成因。

從多面的角度關心周遭的孩子們,並協助困居在失能家庭中的孩子,才能讓他們擁有自信與希望,看到前方的光亮。

摘自 戴志揚《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寶瓶文化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黃晨宇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崇宇)妮可阿毛
    更可怕的是 現在台灣的社會 只指責孩子 並沒有去看是什麼樣的家庭養出了這種孩子 責任在爸媽身上 卻一昧地只罵孩子
    12月09日07:01
  • Orange
    本來就是家長教壞的 不然呢? 只有教育程度不足的白癡才會認為孩子長大成年了 一切行為就與家長無關了 從小不教導孩子是非對錯 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當然會變成這樣 因為那些家長自己也沒有正確的價值觀 偏偏這種人還很愛生 所以才會導致這種現象好像越來越多的情況
    12月09日07: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