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風評:休克狀態的ECFA,惡化台灣的不平衡

風傳媒

更新於 01月15日00:15 • 發布於 01月14日23:20 • 主筆室
對岸宣布研議中止4大產業的關稅減讓,讓ECFA呈休克狀態。(資料照片,AP)
對岸宣布研議中止4大產業的關稅減讓,讓ECFA呈休克狀態。(資料照片,AP)

總統大選投票前夕,對岸再公布研議要中止ECFA中的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4大產業產品關稅減讓。撇開對岸此舉是否「介選」、經濟脅迫、甚或對那黨選情有利的口水不提,對岸此舉是讓ECFA進入「休克狀態」,同時惡化台灣的「不平衡」。

去年12月21日時,對岸才公布中止ECFA早收清單中的丙烯等12項稅目進口產品關稅減讓,當時外界認為中方既然已死了「讓利之心」,不再認為這種作法有什麼效果,未來就會陸續公布後續要中止的項目,而且可能在選後開始。不過,對岸是快手快腳的就動手了,投票前夕即公布研議中止更多ECFA項目。

相較上次的12項稅目產品中止關稅減讓,這次不在細瑣的產品項目上糾結,直接就「砍掉」整個產業的關稅減讓;例如農漁產業在ECFA中享有關稅減讓的項目有近20項,現在是全部中止;而列入機械產品的項目則是超過百項以上,按正常分類,工具機設備也多列入此項目;至於紡織產業中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項目更多,超過130項,汽車零組件也有50項左右。

因此,雖然只是簡單、輕描淡寫的說研議中止4大產業產品關稅減讓,但如果細看項目則可能涉及超過300項,以ECFA早收清單的關稅減讓項目539項計,其實應該是「半壁江山已去」,加上預料後續仍有項目會被中止─特別是選舉結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對岸應該會繼續「掐緊、掐死」ECFA,說ECFA已要進入「休克狀態」甚至「瀕死狀態」應不為過。

官方對中方中止ECFA關稅減讓項目的反應,已經有一套「膝射式」式的官式說法與反應,第一個一定是指責對岸把經貿問題政治化,說得好像自己純正無瑕、從來就是「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第二個一定是強調對岸此舉對台灣經貿的影響不大、民眾可安心等。然後就是發動側翼、1450之流者繼續痛斥對岸、說關稅減讓影響只有「區區幾個百分點」所以沒差、甚至駡台灣傳產不爭氣、沒提升等。

是否把兩岸經貿「政治化」的問題就甭多談與爭論了,「大哥莫笑二哥」,台灣早早就已把兩岸經貿政治化,而且大部份國家都或多或少的把經貿問題政治化,看看美國的川普、拜登之流吧。再者,從純經貿規則談,台灣對中國產品的進口,確實存在著「不公平貿易」的「貿易障礙」與歧視,過去對岸為讓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是回歸「公事公辦」

倒是影響大小之事是有討論餘地。有些官員會拿那些列入ECFA清單中的傳產跟科技產業比較,強調因ICT產品不課稅,而台灣以出口ICT產品為主,因此影響很小。只是即使真是影響小,因傳產本已是利潤較低的薄利產業,就那麼幾個百分點的差距,沒了ECFA的關稅減讓加持,其影響可能不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是生死一線間的差異了。

而企業的生死不是僅影響老闆、股東賺錢與否,更影響著員工的就業與生計;相較科技產業,傳產員工平均年齡較高、轉業再就業的機會較少。

雖然台灣以「科技島」、「矽島」為傲,但不同產業間的平衡、風險的分散都不能不顧,實務上更不可能讓全部製造業都變成科技產業。近幾年因中美科技戰加上新冠疫情、供應鏈重塑等多項因素影響,台灣科技業更強勢。台灣出口與GDP的比重從過去55%左右,上升為65-70%左右,ICT產品占比上升。

現在ECFA逐步把原本給予那些傳產的關稅減讓取消,對那些傳產的短期影響當然是出口量可能減少,中長期則是投資也會受影響。ICT產品因為受惠於WTO (世貿組織)的資訊科技協定(ITA)而免稅,因此台灣的ICT產品出口既不受ECFA變動影響、也不因台灣未能與重要經濟體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而受挫,但這些因素通通會影響傳產出口。(推薦閱讀:《德國之聲》看2024台灣大選:中國經濟脅迫加劇,選前施壓有別以往

ECFA是台灣與大型經濟體唯一有的FTA,雖然早收清單只有5百多項產品,但涵蓋不少傳產,也對這些傳產出口有助益。沒有ECFA加持後終究會受衝擊,台灣內部的產業不平衡會因此更形惡化,對國家經濟與產業的發展、甚至民間就業與所得的平衡,都會有負面與深遠的影響,政府應正視並擬妥對策因應。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