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去新加坡?

換日線

更新於 2021年06月03日03:01 • 發布於 2021年05月25日06:13 • 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去新加坡?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去新加坡?

因為 2018 年的電影《瘋狂亞洲富豪》拍出了紙醉金迷的生活,讓新加坡在全球的資本市場,再掀話題。當然,作為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國際化城市,加以透明的制度、完善與嚴格的法治、政治經濟穩定,新加坡本就具備相當良好的基礎,且由於這幾年香港的不穩定因素,新加坡競逐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愈發明顯,不少資金,乃至私募基金與家族辦公室,紛紛遷冊到新加坡。

而早在 2000 年開始,在新加坡管理的資產總額就一直處於增長的趨勢,也因此,不少企業會選擇在新加坡上市,作為在亞洲地區累積聲譽,與籌措資金的首選。

新加坡究竟有什麼魅力?

就資本市場來說,其實不難理解。一如香港在過去的地位,自由化與法治是金融的基本要求,但凡越是開放且有紀律的市場,政府公正廉明、規範完整,且公權力得以保障私有財產,都很容易吸引資金進駐。

若是再有國際化的優勢,那自然會大大加分。新加坡就是個獨立開放的公開市場,上市條件明確,不會有一堆有的沒的潛規則,股票的流通性好,換手率(亦即「交易值/市值」)高,國際投資人也十分活躍。

此外,新加坡也沒有對外匯與資金流設有限制,無論是發行新股,或是出售老股,資金都可以自由進出。至於對即將上市的公司而言,比起台灣、中國 A 股,甚或是納斯達克,新加坡的上市條件相對簡易,符合資格的準上市公司,一般都能在一年內實現掛牌交易,可更快速地從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

並且,對許多無論是台灣還是中國的企業來說,境外上市的靈活性較高,這是因為本國上市企業在融資的成本是相對較高的,但在新加坡證券市場再融資則相對便利,隨時可進行增發,同時,於海外上市,企業亦可快速打響知名度,可謂一舉兩得。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與凱利板

簡單來看一下新加坡資本市場的背景,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GX),簡稱新交所,創建於 1973 年,也是亞洲太平洋地區第一家集證券和金融衍生性商品合一的股份制交易所。在創立初期,其發展歷史背景與過程和馬來西亞關聯密切,例如在在 SGX 誕生之前,也就是 20 世紀初東南亞橡膠、錫礦產業興盛的時候,新馬兩國共用同樣的證券交易體制,可以將各自股票在兩地聯合掛牌並交易。

直到1973年,馬來西亞政府停止了兩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Reciprocal Agreement),新加坡證交所才獨立門戶。在過去,SGX 有兩個交易板塊:Mainboard,也就是「第一股市」(又稱主板),以及 SESDAQ,屬於「自動報價股市」(也稱附板),依據企業的資本額和具體條件不同,可選擇赴主板或附板上市,有點類似於台灣上市、上櫃之分。

SESDAQ 成立於 1989 年,剛開始僅限新加坡註冊公司申請掛牌,不過在 1997 年後,開放外資企業登陸 SESDAQ,而後在 2007 年之後,經過一系列參考並研究國外證券交易制度,SESDAQ 轉型為一保證人監督的上市平台,並重新命名為「凱利板(Catalist)」(可參考台灣證交所出版《新加坡證券市場相關制度》),專為快速成長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低門檻的籌資管道,讓不管是本國或外國的企業,方便能夠接觸更多的國際及機構投資者。當然,選擇直接赴第一股市的企業,只要符合資格,每年也不在少數。

凱利板之所以一度蔚為風潮,是因為其鎖定了那些成立時間較短,處於成長快、變化也快的市場環境,且資金需求高;而傳統的上市規定,包含資本門檻,三年以上的財報,以及須發行新股等規範,不見得符合企業的資質。不過,想在凱利板掛牌,則通通沒有這些規矩,甚至快的話,僅要五到六週就可完成所有程序。

當然,這麼便捷的背後,自然不能忽略風險管控。也因此,想要在凱利板上市的企業,也必須搭配「保薦人制度」,亦即,須在新加坡證交所核准的投資機構中,取得其中之一的背書,等於是把監督審核的責任,部分轉嫁給保薦人來負責。

關於在新加坡上市的嚴謹規範

新加坡股市最大的資本化公司多半屬於房地產、交通、休閒、電信和金融等傳統領域的公司,截至 2019 年,約有 640 多家的企業在主板上市,另約 215 家在 Catalist 掛牌。新加坡之所以能成為與東京、香港齊名的亞洲金融中心,除因股票更具流動性,也與其證交所對於掛牌企業的表現要求有關。

例如,企業基本須營運良好,定期申報合規財報,在主板,過去 120 個交易日中,每日的平均市值不得低於四千萬新幣,否則將被列入觀察名單,若兩年內未獲改善,則會被強迫下市。另外,新加坡金融監理單位,同樣也對企業所提交的資料與財報,進行較為嚴格的審查,以杜絕潛在的虛假與灌水(在新加坡上市的相關規範,可參考《星、馬、泰資本市場競爭力分析》之專題)。

順帶一提,新加坡也是亞洲區僅次日本的第二大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市場,雖然國土面積小,但有 REITs 法規開放與市場國際化,且未限制投放的區域,吸引了不少各國上市櫃公司來新加坡發行 REITs,無論是投資標的還是區域都相當多元,整體收益率也可以達到 5-10% 左右,是除了股市外,投資人也十分青睞的投資領域。

疫情之下的新加坡資本市場隱憂

不過,投資有賺有賠,仍是句老話,且在疫情尚未完全結束之際,全球景氣萎縮,復甦之路漫長,勢必也會影響到高度仰賴外資,經濟發展與國際經貿局勢掛鉤的新加坡。也因此,新加坡雖具備相當的資本市場優勢,卻也正因為它的國際化,且缺乏夠大的內需市場,以至於任何主流市場的風吹草動,都會對其股市與市場造成影響。

執行編輯:任檥
核稿編輯:孫雅為

【延伸閱讀】

●一位新加坡老師的台灣之旅:我們新加坡人,必須自我反省──兩地價值的不同,從「捷運」談起
●「香港已死,台北或成最大贏家」?亞洲三大金融中心格局未變,台北恐怕還差得遠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